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 ppt课件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 ppt课件


A.维持有效三呼三吸三,B.遵医嘱用药
D
C.合理喂养五六七,D.积极复温 十三十三一,
E.预防感染
6.患儿男,五早七产十儿三,二胎十龄一35。周,出生后5天。2日 来发现患儿小不儿哭头,颈拒=乳9+、(反12应-年低龄下)。体温30℃, 双面颊、肩双部下、肢臀=部46、-(下1腹2-部年、龄大)腿及小腿外侧
后逐渐调至正常所需热卡
C.补液10%葡萄糖及生理盐水60 mL~80mL/
(kg.d),糖盐比为4∶l
D.青霉素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防治感染
E.地塞米松静滴,每次0.5mg~lmg/kg,1
次~2次/日
.
16
5.男婴,胎龄35周,出生6天。因低体温、反应
差、拒乳、尿少、双小腿外侧皮下脂肪变硬入院。
该患儿最关键的护理措施是
【发病机制】
.
3
护理评估——身体状况
本病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出生后一周内多见。 1.一般表现:早期吮乳差、哭声低,反应低下, 严重时表现为不吃、不哭、不动。 2.低体温:指体温<35℃,严重者<30℃,腋温肛温差由正值变为负值。感染或夏季发病者可 不出现低体温。
.
4
护理评估——身体状况
3.皮肤硬肿:硬肿为对称性,顺序为依次为小 腿、大腿外侧、臀部、面颊、上肢、全身,严 重时肢体僵硬,不能活动。 4.多器官功能损害:早期心率减慢,微循环障 碍,严重时休克、心力衰竭、DIC、肺出血、肾 衰竭等。
.
15
4.患儿男,早产儿,胎龄36周,出生后5天, 两
日来发现患儿不哭,拒乳、反应低下。体温34℃,
双面颊、肩部、臀部、下腹部、大腿及小腿外侧
皮肤发硬,按之如橡皮样,考虑为新生儿寒冷损
伤综合征。首选的治疗是
A.复温,逐渐调高暖箱温度,使体温逐渐达
36℃左右
B.滴管或鼻管喂养,开始80cal/(kg.d),以
第八节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定义
简称新生儿冷伤 ,也称新生儿硬肿症, 是指新生儿期内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低 体温和皮肤硬肿,常伴多器官功能受 损的综合征
与寒冷、早产、感染、缺氧、窒息等
可能有关。
.
1
护理评估——健康史
▪评估患儿的胎龄、日龄、体重、出生史、生 后保暖情况以及有无感染和其他缺氧等病史。
.
2
皮肤发硬,按之如橡皮样,属重度新生儿寒冷损
伤综合征。 其损伤的面积为 A.5%~10% B. 10%~15%
E
C.20%~30% D.30%~. 40% E.大于50% 17
7.患儿女,早产儿,胎龄33周,出生后6天,
近3日患儿哭声减弱,活动减少,拒乳、反应
低下。体温29℃,双面颊、肩部、臀部、下腹
护理评估——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动脉血气、电解质、血糖、尿素氮、 肌酐、DIC等,必要时查ECG及X线胸片等。
.
7
护理诊断
1.体温过低 2.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4.潜在并发症:肺出血,DIC 5.有感染的危险 6. 知识缺乏
.
8
护理措施
1.复温原则:循序渐进、逐渐复温(首要措 施)。 ①体温为>30℃ ,腋温-肛温差为正值的轻、中 度患儿,置于30℃的温箱中,每小时提高温箱 温度1℃,不超过34℃ ,使患儿体温于6~12h 恢复正常。
.
5
硬肿症病情分度
程度 硬肿范围 肛温 腋-肛 全身情况和脏器功能
轻 <30%
>34℃

中 30%~50% 30-34℃ 0或 负
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差,功能损害明显

>50%
<30℃ 负值
出现衰竭、休克 DIC、肺出血
★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及腰骶
部14%,双下肢26%,臀部8%.
6
硬肿。如采取暖箱复温应测量体温
A.每半小时1次
B.每小时1次
B
C.每2小时1次
D.每 3小时1次
E.每4小时1次
.
19
防止烫伤。
.
10
2.细心喂养,保证能量及水分的供给
静脉滴入的液体应加温至35℃
3.预防感染
做好消毒隔离,加强皮肤护理,更换体位, 尽量减少肌内注射,防止皮肤破损引起感染
4.病情观察 T、P、R及硬肿的变化,记出入 量,一般情况,是否出现并发症
.
11
5.治疗配合
▪ 纠酸:5%NaHCO ▪ 改善微循环,纠正休克:扩容、血管活性药 ▪ 抗DIC:肝素 ▪ 4.出血倾向:VitK、止血敏、输全血或血浆
部、大腿及小腿外侧皮肤发硬,按之如橡皮样,
属重度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恢复正常体温
需要时间是
A.1小时~2小时 B.2小时~4小时
E
C.4小时~8小时
D.8小时~10小时
E.12小时~24小时
.
18
7.患儿,出生胎龄33周,日龄4日。生后第2日开
始吃奶不好,吸吮无力,哭声低微。体格检查:
体温29℃,精神差,皮肤冰凉,下肢及臀部皮肤
.
12
1.关于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机制,下列说法哪项 不正确 A.新生儿进食少,释放能量不足 B.新生儿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成分多,熔点高, 体温低时易于凝固 C.新生儿期体温调节中枢不够完善易致散热与产 热之间失去平衡 D.新生儿体表面积大,皮肤薄嫩,血管多,易于 散热而致体温低下 E.早产儿棕色脂肪含量少,产热贮备力差,易发 生硬肿
.
9
护理措施
1.复温原则:
②肛温≤30℃ ,腋温-肛温差为负值的重症患儿,先
将患儿置于比其体温高1~2℃的温箱中开始复温,
每小时提高温箱温度0.5~1℃ ,不超过34℃ ,使患
儿体温于12~24h恢复正常;
③如无上述条件者可采用母亲怀抱、热水袋(水温
<60℃)、热炕、电热毯等保温复温,要注意温度,
.
13
2.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皮肤硬肿发生的顺序是 A.下肢一臀部一面颊一上肢一全身 B.臀部一面颊一下肢一上肢一全身 C.上肢一臀部一面颊一下肢一全身 D.面颊一臀部一上肢一下肢一全身 E.面颊一下肢一臀部一上肢一全身
.
14
3.患儿,女,出生后5天,诊断为新生儿硬肿 症,肛温34℃,腋温35℃,复温时先将患儿置 入暖箱温度为 A.29℃ B. 30℃ B.C. 31℃ D. 32℃ E. 3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