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八年级语文试卷(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11分)1、名句默写。
(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2)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5)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6)____________________,万水千山只等闲。
(毛泽东《七律长征》)2、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5分)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没有阅读的日子是什么样的日子,我们是无法想象的。
如今,各种读书活动如火如荼.,我们也应该找点时间来阅读。
寂静的夜晚万籁具寂,捧一本好书,或低声吟咏,或沉思遐想,不仅给心灵以慰藉,而且可在心力憔悴时振奋精神。
节假日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我们可径自漫步书城,感恩般地从大师的理性和睿智中汲取营养,从此便有了对未来的信心……(1)给加点的字注音。
(1分)如火如荼.()鳞次栉.()比(2)语段加横线的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1分)改为(3)解释成语。
(1分)鳞次栉比:(4)语段加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分)二、阅读与理解。
(49分)(一)阅读下列面这首诗,完成3~4题。
(5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本诗第二至第六句,一句一景,这些景物依次是:春水初平,____________,燕啄春泥,乱花迷眼,草没马蹄。
最后两句中的“_______”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2分)4.这首诗写钱塘湖动植物美景与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写潭中之鱼时,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3分)(二)阅读《骆驼祥子》第三章节选文字,回答5~9题。
(18分)祥子把骆驼拉了起来。
一迈步,他后悔了。
骆驼——负重惯了的——是走不快的。
不但是得慢走,还须极小心地慢走!而祥子是想逃命呀!一切都交给天了,白得来的骆驼是不能放手的!的是光,在天的东南角纵横交错。
绿的田,树,野草,都由暗绿变为发光的翡翠。
老松的干上染上的骆驼,祥子也笑了笑。
就凭四条这么不体面的人与牲口,他想,居然能逃出危险,能又朝着太阳走路,真透着奇怪!道儿北有个较比阔气的人家,后边是瓦房,大门可是只拦着个木栅,没有木门,没有门楼。
好吧,他就在这儿休息会儿吧,万一有个好机会把骆驼打发出去呢!“色!色!色!”祥子叫骆驼们跪下;对于调动骆驼的口号,他只晓得“色……”骆驼们真跪下了,他自己也大大方方的坐在一株小柳树下。
坐了一会儿,院中出来个老者,蓝布小褂敞着怀,脸上很亮,一看便知道是乡下的财主。
祥子打定了主意:“老者,水现成吧?喝碗!”“啊!”老者的手在胸前搓着泥卷,打量了祥子一眼,细细看了看三匹骆驼。
“有水!哪儿来的?”“西边!”祥子不敢说地名,因为不准知道。
“西边有兵呀?”老者的眼盯住祥子的军裤。
“教大兵裹了去,刚逃出来。
”“啊!骆驼出西口没什么险啦吧?”“兵都入了山,路上很平安。
”“嗯!”老者慢慢点着头。
“你等等,我给你拿水去。
”祥子跟了进去。
到了院中,他看见了四匹骆驼。
“老者,留下我的三匹,凑一把儿吧?”“老者,留下我的三匹,凑成一把儿到口外去放青。
欢蹦乱跳的牲口,一夏天在这儿,准教苍蝇蚊子给拿个半死!”祥子几乎是央求了。
“说真的,小伙子;倒退三十年,这值三个大宝;现在的年头,又搭上兵荒马乱,我——你还是到别处吆喝吆喝去吧!”“给多少是多少!”祥子想不出别的话。
他明白老者的话很实在,可是不愿意满世界去卖骆驼——卖不出去,也许还出了别的毛病。
5.联系选文和原著下文的情节,完成下列填空题。
(6分)(1)起因:祥子因为,被大兵捉去。
(2)经过:祥子抓住时机,牵着三匹骆驼逃脱到一个村庄,并恳求一位老者能买下骆驼。
(3)结果:老者,并且给了祥子一件小褂,一些吃的。
祥子卖骆驼的钱最终结果是。
6.自选一个角度赏析文中A处画波浪线的句子。
(3分)7.结合整本名著的阅读,分析选文一开头作者设计祥子逃跑不舍骆驼这个情节的作用。
(3分)8.文中B处老者强调“这年头不是养骆驼的年头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9. 文中C处画横线的句子写老人呆呆地看着自家院中的四匹骆驼。
请结合你的阅读揣摩他此时的心理活动。
(3分)(三)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
(11分)【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选自《治水必躬亲》) 【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①,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②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③,吾侪④小人,当效命。
”雨日夜不止,轼庐⑤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节选自《宋史 .苏轼传》)【注】①败:倒塌。
②禁军:北宋称正规军为禁军,按规定,发兵需要枢密院颁发兵符。
③涂潦:路上积水,“涂”通“途”。
④侪:同辈;同类的人。
⑤庐:简陋的房屋,这里是住简陋房屋的意思。
10.解释加点的词(2分)(1)非咨询不穷.其致 穷: 。
(2)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是: 。
11.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 ) A.泥于.掌故 泛于.梁山泊 B.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以.其境过清 C.如.好逸而恶劳 庭下如.积水空明 D.似与游者相.乐 非相.度不得其情1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译文:(2)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译文:13.苏轼在徐州当政期间治水与海瑞治水在措施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苏轼另外还采取了哪些得力措施?(3分)(四)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4~18题。
(15分)夜深了,花睡了三 毛我爱一切的花朵。
在任何一个千红万紫的花摊上,各色花朵的壮阔交杂,成了都市中最美的点缀。
其实我并不爱花圃,爱的是旷野上随着季节变化而生长的野花和那微风吹过大地时的感动。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迫不得已在花市中捧些花回家。
对于离开泥土的鲜花,我总有一种疼惜又抱歉的心理,可还是要买的。
这种对花的抱歉和喜悦,总也不能过分去分析。
在所有的花朵中,如果要说“最爱”,我选择一切白色的花,尤其是长梗的百合。
许多年前,我尚在大西洋的小岛上过日子,那时,经济拮据,丈夫失业快一年了。
我在家中种菜,屋子里插的是一人高的枯枝和芒草,那种东西,艺术品位高,并不差的。
我不买花。
有一日,丈夫和我打开邮箱,又是一封求职被拒的回信。
那一阵,其实并没有山穷水尽,粗茶淡饭的日子过得没有悲伤,可是一切维持生命之外的物质享受,已不敢奢求。
那是一种恐惧,眼看存款一日日减少,心里怕得失去了安全感。
这种情况只有经历过失业的人才能明白。
我们眼看求职再一次受挫,没有说什么,去了大菜场,买了些最便宜的冷冻排骨和矿泉水,就出来了。
不知怎么一疏忽,丈夫不见了,我站在大街上等,心事重重的。
一会儿,丈夫回来了,手里捧着一小束百合,兴冲冲地递给我,说:“百合上市了。
”那一瞬间,我突然失了理智,向丈夫大叫起来:“什么时候了?什么经济能力?你有没有分寸,还去买花?!”说着我把那束花“啪”一下丢到地上,转身就跑。
在举步的那一刹间,其实我已经后悔了。
我回头,看见丈夫呆了一两秒钟,然后弯下身,把那些撒在地上的花,慢慢拾了起来。
我向他奔过去,喊着:“荷西,对不起。
”我扑上去抱他,他用手围着我的背,紧了一紧,我们对视,发觉丈夫的眼眶红了。
回到家里,把那孤零零的三五朵百合放在水瓶里,我好像看见了丈夫的苦心。
他何尝不想买上一大缸百合,可口袋里的钱不敢挥霍。
毕竟,就算是一小束,也是他的爱情。
那一次,是我的浮浅和急躁伤害了他。
之后我们再没提过这件事。
四年后,我去给丈夫上坟,进了花店,我跟卖花的姑娘说:“这五桶满满的花,我全买下,别担心价钱。
”坐在满布鲜花的坟上,我盯住那一大片花色和黄土,眼睛干干的。
以后,凡是百合花上市的季节,我总是站在花摊前发呆。
一个清晨,我去了花市,买下了数百朵百合,在那间房中摆满了它们。
在那清幽的夜晚,我打开家里所有的窗和门,坐在黑暗中,静静地让微风吹动那百合的气息。
那是丈夫逝去了七年之后。
又是百合花开的季节了,看见它们,我就仿佛看见了当年丈夫弯腰从地上拾花的景象。
没有泪,而我的胃,开始抽痛起来。
14.请简要概括作者最爱“百合花”的原因。
(3分)15.结合语境,体会下句中“红”字的表达效果。
(4分)他用手围着我的背,紧了一紧,我们对视,发觉丈夫的眼眶红.了。
16.简要分析文中“丈夫”的性格特点。
(4分)17.文章写了哪几件往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三、写作。
(40分含卷面分2分)18、请以“那个深深影响我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名、地名;③不少于600字。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注意:本试卷凡主观题意思答对即给分。
一、1.(1)黑云压城城欲摧(2)铁马冰河入梦来(3)留取丹心照汗青(4)自缘身在最高层(5)金就砺则利(6)红军不怕远征难(每条1分)2.(1)tú zhì(2)具-俱(3)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形容房屋等密集。
(见课本p142 答出划线句即可)(4)去掉“寂静的”(或者“万籁俱寂”)二、(一)3.早莺争春(莺争暖树)最爱(2分)4.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
这首诗中颔联写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为动景,颈联写乱花迷眼、草没马蹄为静景;《小石潭记》中写鱼“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为动景,写鱼“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为静景。
(3分)(二)5.(1)想得到两块钱车钱(大意答对即可,得2分)(3)()用35块大洋)买下了骆驼2分);被孙侦探搜去。
(2分)6.这句话运用了环境描写(景物描写)(1分)写出了天亮太阳出来时周围景物的明亮(耀眼)(1分)烘托了祥子逃出来之后的喜悦(快乐、轻松)的心情(1分)(如答:写出时间到了早晨,暗示了祥子整整走了一夜;或者写出了景物的明亮,暗示了下文祥子卖骆驼的成功也可酌情给分)7.(3分)骆驼是祥子当时唯一的财产,是祥子买第二辆车的资本,象征着祥子生活的希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