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账实不符专案审计
(三)在盘点过程中,由于人的主观意识行为以及责任态度,商品存在漏盘、误盘、错盘现象,致使盘点结果的不准确;
(四)进销存管理系统出现故障。2009年开业初期前四个月的盘亏差异金额波动辐度较大,2009年11月更换管理系统后,盘亏金额总体趋于减少,但由于09年10月启用新系统,本处无法对更换前的系统进行查核,无法评价该管理系统对开业初期前四个月盘亏数的影响;
(五)开业时间不长,缺乏管理经验,未能做到定期抽盘;
(六)人员不足相互替换班现象普遍存在导致责任不清,员工之间未能做到各司其职;未能指定责任人对数据资料等进行归档保管,数据资料等保存不完整。
三、审计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超市管理的现状,本处建议:
(一)总务处对以前亏损提出处理意见报院领导审批,财务部门按批准的处理意见调整库存物资账面余额,以使账实相符。
※据××超市管理部门汇报,××超市自2009年6月开业至今,每个月均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形,经过多次自查均未能找出原因。为查清账实不符原因,超市管理部门特申请医院审计部门对超市的账目进行核查。依院领导对《申请协查超市账目的请示》的批复,审计处(下称本处)接受总务处经营办的委托,于2010年8月25日至2010年9月25日对××超市账实不符的原因进行了专案审计。现将审计情况报告如下:
报告人:核准:时间:2010.10.18
内部审计报告
审计项目名称
××超市账实不符专案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编号
院审字2010年第05号
审计范围
2009.6.15~2010.9.25,由于超市开业初期数据保存不完整,本次审计主要关注账面盘亏情况。
审计目的
1.查找账实不符的原因
2.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
审计方式
现场观察、系统查询、口头沟通、重新计算
一、基本情况
××超市自开业以来,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697,366.79元,营业成本3,371,192.46元,毛利率
为28.23%。账面盘亏累计68,249.17元,实际核销金额33,328.87元,截至2010年9月25日,库存物资账面金额与实物相差34,920.30元(详见附件1)。
二、存环节的管理,在收货过程中仔细检查,拒收残损品,销售过程加强
防盗。人防:如重点区域加派营业员、在营业员不足情况下,关闭其中一门只留一个出口、于后门货架放置促销商品,借助促销员以加强看管。物防:如重点区域加装摄像头、重点商品上加装防盗器。
(三)完善超市相关制度,规定超市的损耗比例(一般行业内为0.5%,以行业内0.5%为标准,截至9月25日超标51393.21元,详见附件2),并与目标责任制挂钩;如盘点超标,则影响业绩奖金。重点商品(如奶粉、烟酒等)如有损耗,则由当时营业员赔偿。
(四)落实对目标责任制的执行,提高超市员工待遇,配备足够的员工,非特殊情况员工之间不能相互替换班,以分清责任;增强在职员工的归属感与责任感降低员工流失率。
(五)每日对重点商品、经常丢失的商品进行抽盘。
(六)对每月初盘不符的商品进行复盘,主要选择体积小、单价高、量多易错商品。
(七)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包括对电脑熟悉程度的掌握、商品的验收以及对盘点的培训。如盘点表的填写,必须书写规范,不能随意涂改;盘点完毕相关人员必须签字确认。点数时计数单位统一,样品必盘赠品不盘等。
(八)取消院内签单。实行院内签单初衷是本着服务医院各部门,努力增加销售收入的原则。据本处统计,开业以来,院内各科室签单收入仅占销售收入不到2%(主要顾客为住院病人),但每月需花费大量时间催收(催收周期较长,各签单部门未能积极配合,给催收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更多不及百元账单需多次催收)及单独进行账务处理(需与超市日常作业分开)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在现有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建议暂时取消院内签单,更有利于超市的规范管理。
××超市自开业以来,由于开业初期前四个月的毁损数据缺失,无法统计具体的金额,截至2010
年9月25日账面盘亏68249.17元。经查核和分析,在超市管理上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商品收货过程对商品的检查不仔细,造成损耗品(如残损品)进入卖场;
(二)销售没有完全入机。内部原因可能为营业员舞弊:熟人、亲戚、收银员与营业员之间通过非正常手段将商品从收银通道带出。外部原因可能为偷盗:超市目前营业面积将近150平方米,正常情况下员工每个班有3人,休假情况下只有2人(员工辞职频繁,长期人手不足),平均每个人看管的面积为50平方米,并且超市前后有两个门,看管不过来;再由于员工多为新手,防盗意识不足,营业过程中的签单作业、交班、调整、吃饭等,使得员工不可能随时紧盯商品。其基本的行为是:商品金额大的商品用小金额商品条码扫描、不扫描或者少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