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读书笔记
作者托马斯·莫尔于1478年2月7日出在英国伦敦一个不太显赫的富有家庭。
莫尔幼年丧母,由父亲带大。
《乌托邦》一书共分两部。
在第一部里,莫尔借拉斐尔之口主要对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弊端,统治阶级的专权残暴、厚颜无耻,以及广大下层群众的悲惨处境予以辛辣的嘲讽和深刻的揭露。
那些统治者们所关心的只有两件事情:要么疯狂地掠夺人民的财产,为此他们可以耍尽各种手段,设下最阴险而卑鄙的圈套;要么挑起掠夺性战争,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可以寻找种种借口,不惜牺牲人民的性命或致他们于伤残。
平时还要豢养一批雇佣军,对社会治安造成严重危害。
统治者们以严苛的刑罚对付下层群众,根本没有什么公正可言,"盗窃犯被处死的比比皆是,有时一下子就有二十个人被送上同一台绞刑架。
"莫尔认为,这样一来,造成的后果只能是"本来只想去盗窃的人,便可能连人也杀掉。
除非能保证被抓到后不会有太大的危险,否则为了能够更安全就必须干掉知情者来掩盖罪行。
因此当我们用酷刑去恐吓盗贼时,却给无辜的平民带来了灭顶之灾。
"
莫尔的这些大胆揭露,为当时的英国社会勾勒出一幅立体画,也为第二部分描述乌托邦的社会制度作了陪衬。
正是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中,莫尔得出了若干空想社会主义的重要结论。
在《乌托邦》一书的第二部,莫尔将自己对人类美好国家制度的憧憬投射在他所假想的乌托邦岛上。
在这部分里,莫尔用了八个不太引人注目的标题,系统地为我们规划了理想社会乌托邦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社会生活、宗教、对外关系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在政治方面,莫尔主要涉及了乌托邦人民实现民主的最高形式、乌托邦的官员、乌托邦的社会分层,以及乌托邦的法律制度。
首先,乌托邦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民主,即除奴隶之外的全体乌托邦人当家作主。
乌托邦人实现民主的最高形式是全岛大会和议事会。
议事会设在首都亚马乌罗提城,由岛上的五十四座城市分别派出三名年老而经验丰富的公民组成,其成员每年更换一次,他们商讨那些关系全岛公共利益的事务,他们规定,如果一部法令在距颁布之日三天前没有经过讨论,那么它就不能被批准实施;而且,议事会有惯例:不在一个议案提出的当天对它进行讨论,而要留待下一次会议;其次,乌托邦有一套完备的官员制度。
岛上设总督、特朗尼菩(或称首席飞拉哈)、摄护格朗特(或称飞拉哈)三级行政官员。
总督为最高行政长官,由岛上的二百名摄护格朗特主要从亚马乌罗提城下辖四个区的四位候选人中经秘密投票选出。
第三,从社会分层上看,乌托邦社会由自由公民和奴隶构成。
乌托邦的奴隶来源于两个方面:一部分是国内犯了重罪而被罚为奴隶的人;另一类是在国外犯罪而被判为死刑的犯人。
在这里,莫尔试图对第一部分中,人们提出的"该如何惩办盗贼"这一问题,做出详细的回答。
最后,乌托邦的法律制度也颇具特色。
乌托邦几乎没有法律,也不存在律师,由人们自理诉讼,法官也能够热练地权衡各种供词,出恰当的判决。
在经济方面。
首先,乌托邦人的一切经济活动是以人们的生产劳动为前提加以展开的。
在乌托邦,所有的城市及其附近的乡村,不分男女,只要年龄和体力适合,都要参加劳动。
那些摄护格朗特,虽然可依法免于劳动,但他们不会利用这个特权,而是通过以身作则来吸引其他人更好地去进行工作。
其次,乌托邦人讲求经济效益。
他们的劳动者所从事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自然需要和便利要求"所必需的职业。
其中,最主要的是农业,它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最受重视,不分男女,无一例外,乌托邦都要轮流从事农业劳动。
第三,在乌托邦没有
贷币,不存在商品流通,人们视金银如粪土。
乌托邦人的生产、分配和消费都是计划调节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乌托邦实行财产公有。
所有产品公共管理,按需分配。
因而没有流浪者和乞丐。
人们在这里可以享受着公共食堂可口的饭菜,可以享受到公共医院优质的服务。
在这里,"无论在哪儿都不会找到一样私有财产。
实际上,每隔十年的时间,他们便要通过抽签的方式来调换他们的房屋。
"财产公有是整个乌托邦社会得以存在的物质前提。
在科学文化方面。
首先,乌托邦人注重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他们要求,工作、睡眠和就餐之外的时间,要尽可能用于学术探讨。
他们甚至将人们心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乌托邦宪法开宗明主义阐述了他们所追求的唯一目标:"为了使所有的公民,在公共需要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从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并致力于寻求精神自由和心灵完美。
"其次,乌托邦人注重促进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
他们选拔那些个性良好、智力超常、学习兴趣浓厚的人,作为专职学术研究人员,并享有一些特殊的待遇。
因此,在音乐、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哲学等方面都有相当高的发展水平。
另外,他们还很注重学习外来文化,并有着惊人的消化、吸收外来文化的能力。
在社会生活的方面。
首先,乌托邦人采取的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在乌托邦根本找不到虚度光阴和借口旷工的机会。
这里没有酒馆、妓院、赌场、贼窝,人们在闲暇时间从事的是一些正常而健康的消遣娱乐。
其次,这里盛行的是一种平等,互助、融洽、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
家庭伦理对乌托邦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在家中,妻子服侍丈夫、子女服侍父母、年轻人服待老年人,长者在乌托邦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都受到了人们的尊重,拥有很高的权威。
最后,乌托邦具备新型的男女关系,女性可以与男性平等地参与社会各项活动,并对促进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
在宗教方面,乌托邦人采取了很明智的宽容态度。
在这里,有的人崇拜太阳,有的人崇拜月亮,有的人崇拜其他的某个星辰。
人们可以自由地宣扬自己的宗教,任何人都不会由于自己的信仰而受到惩罚,但任何人也不允许将自己的信仰强加于人。
此外,莫尔在这部分还对乌托邦的人口、教育、城市规划、交通运输、婚嫁习俗、语言文字、医药生,乃至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了描述。
以上简要叙述了莫尔《乌托邦》一书所反映的一些基本思想。
从中可以看出,生活在四百多年前的莫尔,不仅深刻地洞察和揭露了那个时代的各种矛盾,对当时刚刚兴起的,将私有制历史地发展到了最高顶点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给予当头一棒;而且还富于天才性地为人们描绘了人类理想社会的美好图景。
莫尔也正是以这些天才性的设想而被世人公认为西欧第一位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他当年的很多设想已经变成了今天的现实,有些至今仍是我们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
然而,作为一位生活在十六世纪的人文主义者,受其所处特定历史条件和他本人思维方式的影响,莫尔又有很大的局限性。
莫尔写作《乌托邦》的目的在于规劝当时的统治者进行社会改良,他的基本立场还是维护当时的社会统治秩序。
《乌托邦》原作采用的是拉丁文,这便是决定了它只能在上层社会传阅,而不会对下层社会造成什么影响。
这与当时自下而上兴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这首先是由莫尔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莫尔在十几年的为官生涯中,屡任王室秘书,王室请愿裁判长、枢密院顾问官、副财政长官、下议院议长、兰开斯特王国首相、大法官等要职,他始终忠心耿耿地维护现实的社会法律宗教秩序。
其次,是由于莫尔的英雄史观。
人文主义时代
的思想家们几乎普遍将他们的理想建立在一种天真的、超阶级的人类理性和信仰的基础之上,期待着贤明的国君来启迪人们的理性,唤起人们高尚的信仰。
作为一位人文主义者的莫尔,也没有能够摆脱这种局限性。
最后,莫尔所采取的这种态度也是由当时的社会条件所制约的。
在资本原始积累的资本主义阶段,无产者还没有作为一个阶级而存在,更不会展示出她所具有的先进性和革命性,莫尔还不可能将他们视为实现人类理想社会的主导力量。
这些都是我们在阅读此书时应予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