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1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1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蚂蚁和蝈蝈》是苏教版第二册中的一篇童话故事。

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本文共有三个自然段,篇幅较短,却富有教育意义,课文配有三幅插图,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认识新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满头大汗”、“自由自在”。

4、图文结合,进行“有的……有的……”的句式训练,训练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和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表扬激励的手段,增强孩子的识字信心。

2、利用图画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的道理,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劳动,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进行“有的……有的……“的句式训练;(3)品析重点词句,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教学难点:品析重点词句,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结合课文感受“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个性化的阅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另外,课堂教学不单单是知识学习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历程。

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再到学生的发展,整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

基于动态生成的观点,我们的课堂教学应真实自然,重感悟、重体验。

设计思路:运用图片的直观感受学习,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质疑,深入文本进行阅读;利用图文结合的学习方式,表演阅读,读中感悟,对比明理,明白只有辛勤劳动才有幸福生活的道理。

第三课时安排指导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指导背诵,指导写字,是抓好语言文字的积累,夯实基础。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用图头饰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从童话王国里给大家带来两位神秘的朋友,同学们想认识他们吗?(想)(1)师出示蚂蚁贴图,谁能认识它?指名说后,师板书:蚂蚁,指导读准读音。

(2)出示蝈蝈贴图,有谁能认识它?指名说后,师板书:蝈蝈,指导读准第二个“蝈”的轻声。

(3)彩色粉笔书写“和”,写完课题后,师:蚂蚁和蝈蝈怎么会碰到一起呢?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下面让我们来学习课文就会明白了。

[设计意图:利用动物图片的出示,营造有情趣的学习氛围,激起开篇学习的兴趣,在轻松的情境中指导学生读准字音,一举多得。

]二、初读课指导,整体感知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认读生字词,复习巩固(1)出示生字词洞里又冷又饿自由自在满头大汗呼呼冬天粮食乘凉刮风(2)、认读生字词,读准字音①学生自由读。

②教师领读。

③指名读。

④比赛读[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激起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巩固生字学习效果。

](3)哪些词语的意思你已经懂了,请大家相互交流一下[设计意图:课堂词语理解的交流,一方面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词语理解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因而教师应抓好课前预习习惯的养成,在课堂中引领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 (4)谁有好方法记住这些字?[设计意图:交流记字方法是学生思维想象的充分展示,通过同学间的彼此交流,学生可能会很轻松地学习生字。

]3、指名再读课文,要求不丢字、不漏字,处理好长句子的停顿。

长句子: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4、找一找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主要说了什么内容?(全文共有三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夏天蚂蚁忙着搬粮食;第二自然段写蝈蝈在大树下乘凉笑蚂蚁傻;第三自然段写冬天到了,蚂蚁和蝈蝈有着不同的结果。

)[设计意图:安排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对课文有个大体的了解,认读生字词,巩固预习效果,为由浅入深的进入文本学习奠定基础。

]三、挑选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或句子多读几遍。

四、作业1、认读生字词。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认读生字词,复习巩固1、出示生字词夏天自由自在乘凉冬天呼呼满头大汗粮食洞里2、开火车做小老师领读,读对了大家一起跟着读,读错了就请大家帮帮他。

[设计意图:复习生字词这一环节的设计虽然比较老套,但低年级字词教学、巩固是重点,抓好字词是基础。

]过渡:小朋友的认词本领可真大!相信课文会学得更好。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品读搬粮,感悟“勤”>1、齐读第一自然段2、课文一开始就写了夏天(出示:太阳图),你觉得夏天怎么样?(随机出示句子:夏天真热。

)①指名读。

②指导读。

③齐读。

3、出示图片,请同学们看看图中的小蚂蚁在干什么?4、出示句子:一群蚂蚁在搬粮食。

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指名读句子。

演读理解a.师:小蚂蚁在搬粮食,它们是怎样搬粮食的,谁有本事给大家演演?(标出:背、拉)b.指名上台表演,师生评议,相机引导理解,背、拉、满头大汗c.演读:谁有本事一边读一边演?我们一起来学小蚂蚁搬粮食。

d.你觉得小蚂蚁怎么样?5、看图说话:他们还会怎样搬粮食?(学生回答后,教师随即引导做“抬、推、举、扛、抱”等动作)师:搬粮食的办法可真多,你能学着课文,也来做回小作家吗?句式训练:一群蚂蚁在搬粮食。

他们有的,有的,个个满头大汗。

6、你想不想对小蚂蚁说些什么?7、指导读全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师:炎炎烈日下,蚂蚁们在树下搬粮食,蝈蝈又在干什么呢?下面让我们来学习文章的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2、炎炎烈日下,蝈蝈们在干什么?3、学生读后交流:它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①(出示图片)我们来看,这只蝈蝈在唱歌,这只在干什么?另一只又在干什么?②你能开动小脑筋想想——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时,还可能做些什么?③生说完后,句式训练: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有的,个个自由自在。

4、师:蝈蝈们自由自在(板书),他们看到蚂蚁们在搬粮食,蝈蝈是怎么认为的呢?(都笑蚂蚁是傻瓜)他们都在笑蚂蚁!他们为什么笑呀!是觉得搬粮食好玩吗?5、刚才我们做了勤劳的蚂蚁,下面我们也来做做蝈蝈吧,请你们演一演,你们是怎么笑话蚂蚁的?可以加上动作。

(1)同桌互说(2)指名交流。

6、你觉得这又是一群怎样的蝈蝈?7、感情读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由“图”入手,图文结合,边学边演,理解语言文字。

让学生带着画面从多角度讲文字与现实生活接轨,利用表演学习课文内容,将抽象的文字变得鲜活可爱,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愉快的学习中去,不仅进行了语文思维训练,又是语文学习的迁移,让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品读冬天,结果对比中感受“乐”与“苦”>(一)渲染环境,加强对比1、播放西北风的声音。

师:你听到了什么?觉得冬天怎么样?2.生答后指导朗读。

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

指名读,齐读过渡:冬天这么冷,蚂蚁和蝈蝈又在干什么呢?请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

(二)对比结果,追根溯源,揭示中心1.自读课文。

2、找一找,蚂蚁和蝈蝈又在干什么呢?3、男同学读写蚂蚁的话,女同学读写蝈蝈的话。

4、你觉得现在的蚂蚁怎么样?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躺装满)5、出示图说话,让我们一起去小蚂蚁家看看,他们在洞里做些什么呢?感受蚂蚁生活的幸福6、看图想象:听,老师仿佛听到他们一边哭一边在说——他们在说什么呢?7、勤劳的蚂蚁在寒冷的冬天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而懒惰的蝈蝈在寒冷的冬天却过着凄惨的生活,让我们带着感情齐读第三自然段[设计意图:开头呼呼北风声音的设置是营造环境的变化,与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夏天来了”形成反差,接着对比蚂蚁和蝈蝈的不同结果,追根溯源,揭示中心。

句式的训练培养学生发挥想象,说完整话的能力,进行实实在在的语言训练。

]五、循根求源,揭示寓意。

1、为什么蝈蝈会这么惨?2、为什么蚂蚁冬天能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生答后师小结:是呀,蚂蚁在夏天的时候赶紧搬粮食,为冬天作准备。

这样到了冬天就能舒舒服服地躺在洞里过冬了,这就叫“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示词读词)3、故事学完了,你们认为到底谁傻呢?(只有像蚂蚁那样,用智慧和勤劳才能创造幸福的生活。

如果贪图享乐,懒惰就只能换来蝈蝈一样痛苦的结局。

这才是真正的傻瓜呢。

)4、现在老师这有两只又冷又饿,快要不行的蝈蝈,他们十分需要别人的帮助,你想办他做些什么?想对他说些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理,;通过探究、争论展示学生风采;通过帮助别人培养学生爱心,学会宽容,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价值观。

]六、作业这些得到帮助的蝈蝈幸运地活了下来,时间过得很快,转眼第二年夏天到了,他们会干些什么呢?课后请你把他画出来,送给你的伙伴,或者你就新编一个《蚂蚁和蝈蝈》的故事,讲给你的好朋友听,好么?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1、根据课文内容口头填空夏天,一群蚂蚁在搬(),个个忙得();蝈蝈躲到()乘凉,个个()。

冬天,蚂蚁躺在()过冬,蝈蝈(),再也()不起来了。

二、指导背诵1、回忆文章各自然的主要内容。

2、记一记文章的关键词语。

3、各自试背,同桌互背,齐背。

[设计意图:因为文章篇幅不长又富有童趣我安排了背诵这一环节,通过多种方式背诵效果好,为积累语言做准备。

]三、写字指导1、出示蚂蚁图片:谁想和蚂蚁交朋友的?读出藏在后面的生字,勤劳的小蚂蚁就和你交朋友。

2、出示生字粮汗由冬呼洞冷3、自主观察生字,分析各个生字的特点,指出写时的注意点。

4、重点指导书写“由”、“汗”(1)引导用猜字谜法学习“由”字①师:第一字谜,谜底就在这四个字中,看看哪些小朋友最聪明?听仔细了:“田里长棵草!”打一个字。

②指名回答,并说说为什么?③齐读字谜:田里一棵草—由、由、由④指导书写:生边书空边说笔画名称,师范写。

⑤学生描红(2)教学“汗”①字谜——干活真辛苦,脸上直流水。

②讨论书写“汗”的注意点。

③入格书写:左窄右宽学谦让,看左边写右边,两个横画对两点,一笔竖画直又长。

(3)学生描红、练写。

四、作业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你所熟悉的一个劳动场面,如:大扫除、参加学校集体活动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