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总结(一)一、判断题(18×1=18分)1、用户需求是供应链中信息流、商品流和服务流、资金流运作的驱动源。
(√)2、实际上,供应链的范围比物流要窄。
(×)3、当供应链的容量能满足用户需求时,就认为供应链处于平衡状态。
(√)4、供应链管理不强调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关键业务上。
(×)5、采购管理主要致力于简化所有直接和间接物料的购买过程。
(√)6、“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是需求信息沿着供应链向上传递的过程中被不断曲解。
(√)7、客户满意的服务理念工作中心是满足客户的需求。
(×)8、条形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
(√)9、EDI是一种在公司之间传输订单、发票等商业文件的电子化手段。
(√)10、QR是美国纺织服装业发展起来的一种供应链管理方法。
(√)11、从企业的角度看,供应链的设计是一个企业的再造问题。
(×)12、标杆法就是将那些出类拔萃的企业作为企业测定基准,以他们为学习的对象,迎头赶上,并进而超越之。
(√)13、全球化供应链管理是供应链管理功能的一种扩展和延伸。
(√)14、在未来的市场环境中,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将决定供应链内企业的市场地位.( √)15、合作伙伴之间兼容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摩擦,但只要合作双方有合作的基础并且相互尊重,它们就能解决分歧.( √)二、单选题1、供应链形成的背景说法不正确的是(B)A、经济全球化B、社会大分工的形成C、社会信息化D、知识创新。
2、供应链管理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D)。
A、交通运输业B、城市配送业C、信息产业D、咨询业。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企业实行业务外包是为了分担风险B、竞争力就是核心竞争力C、全球的业务外包不可能形成D、合作伙伴关系很难建立4、供应链运行绩效的评估(B)A.涉及到的是供应链上的部分企业 B.涉及到了供应链上所有的企业;C.只涉及到核心企业 D.只与上下游企业之间有关系。
5、下列不属于供应链环境管理下的库存问题的是(A)A、侧重于优化单一的库存成本B、供应链的战略与规划问题C、供应链的运作问题D、信息类问题6、供应链管理中提到的客户主要是指(C)A、只是指最终的消费者B、与企业内部的部门无关C、可以指代供应链上的每个相关企业和部门D、只指代渠道分销员7、对于供应链下库存管理的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A、联合库存管理比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方式更优越B、制造商管理库存体现了战略供应商联盟的新型合作企业合作关系C、联合库存管理体现了战略供应商联盟的新型企业合作关系D、自动库存补充方法体现了战略供应商联盟的新型企业合作关系8、在大多数的跨国公司中,选择供应商的基本准则“Q.C.D.S.”是(A)A、质量、成本、交付与服务并重的原则B、数量、成本、交付与服务并重的原则C、价格、质量、成本与服务并重的原则D、质量、价格、成本与服务并重的原则9、供应链管理的初级阶段,典型的供应链策略主要是指(C)A、企业资源计划与准是制B、高效客户响应和准是制;C、高效客户响应和快速响应D、企业资源计划与快速响应。
10、稳定的供应链指的是(A)A、基于相对稳定、单一的市场需求而组成的供应链B、供应链的容量能满足用户需求时的供应链C、体现供应链的市场中介功能D、基于相对频繁变化、复杂的需求组成的动态供应链三、多选题1.最常见的供应链管理方法有(ABCD )A. 快速反应 B有效客户反映 C商品分类管理D. 企业资源计划管理 E. 质量管理2.供应链的结构模型分为( BC )A.条状B. 网状 C链状 D. 绳状 E. 盘状3. ERP 实施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几个主要步骤(ABCDE)A.成立专门机构B. 准备基础数据 c.进行原型测试D. 开展模拟运行E. 进行系统切换4. 消耗在供应链系统中的成本有( ABCD )A. 物流B. 信息流 C 商务流 D.资金流 E. 人才流5.现代绩效评价指标的特征是( BCE )A.全面性B. 多维性 C 动态性 D. 静态性 E. 创新性6供应链管理的框架所包括的要素为(ABC )A、供应链的结构B、供应链的业务流程C、供应链管理的组成要素D、供应链的节点E、供应链的功能7.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包括(ACD )A、识别所需连接的关键供应链成员B、对供应链的质量进行分析C、确定哪些流程必须和每一个关键成员相连接D、确定对每一个过程连接采用什么类型或程度的集成E、对供应链的功能进行分析8.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的领域为(ABCD )A、供应B、生产计划C、物流D、需求E、财务9.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于(ACD )A、提高用户服务水平B、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程度C、降低总的交易成本D、寻求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和降低总交易成本的平衡E、提高工作效率10.供应链管理的运营机制有(ABCD )A、合作机制B、决策机制C、激励机制D、自律机制E、淘汰机制11.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技术问题是(BCDE )A、如何进行企业间的利润分配B、如何进行企业间的流程控制C、如何实现企业间的信息共享D、如何实现企业间的协同工作E、如何实现不同企业文化的融合12.供应链是一个网链结构,节点企业之间是一种需求与供应关系。
它主要具有(ABCE )等特征。
A、统一性B、复杂性C、动态性D、交叉性E、面向用户需求三、名词解释1.快速响应是制造业中的准时制。
它确定了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的供应时间,从而使得库存水平最小化。
快速响应原是美国纺织服装业发展起来的供应链管理方法。
它是美国零售商、服装制造商以及纺织品供应商开发的整体业务概念,目的是减少原材料到销售点的时间和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最大限度的提高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效率。
快速响应现已应用到商业的各个领域,企业快速响应时间越短,越能把握更多商机,从而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
2牛鞭效应:营销过程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称为“牛鞭效应”。
指供应链上的信息流从最终客户向原始供应商传递时候,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渐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越来越大的波动。
3.联合库存管理(JMI)是一种在VM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权利责任平衡和风险共担的库存管理模式。
联合库存管理强调供应链中各个节点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使供应链过程中的每个库存管理者都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考虑,保持供应链各个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者对需求的预期保持一致,从而消除了需求变异放大现象。
4.第三方物流(3PL)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
5.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等控制职能。
从单一的企业角度来看,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
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的有效性管理,表现了企业在战略上和战术上对企业整个作业流程的优化。
整合并优化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的业务效率。
使商品以正确的数量、正确的品质、在正确的时间、最佳的成本进行生产和销售。
6.第三利润源:即物流领域中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能够占有的市场份额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达到一定限度不能再扩大利润的时候,如何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这时候发现如果能有效降低在企业成本中占据相当高比例的物流费用,就等于说提高了企业的利润。
这时候我们就开始把物流管理称为第三利润源泉。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供应链绩效评估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部绩效度量)、二是(外部绩效评估)、三是(供应链综合绩效度量)。
2、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企业的(关键业务)上,充分发挥其优势,同时与全球范围内的合适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企业中非核心业务由合作企业完成,即所谓的(业务外包)。
3、企业资源计划软件的优点就在于它将企业所有的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管理,它是将企业三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
4、供应链成长过程体现于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成熟与发展之中,通过供应链管理的(合作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标杆机制)等来实现满足用户需求,是客户满意以及留住客户等功能目标,从而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标。
5、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是流通过程中的四大相关部分,由这“四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流通过程。
6、把职能划分的部门与按项目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组成矩阵,是小组成员接受小组和智能部门的双重领导的组织结构,称为矩阵制结构。
7、供应链管理的英文简称为:SCM8、MPR称为物料需求计划,根据预测和客户订单的需求安排生产计划。
五、简答1.传统管理模式与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区别(1)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看作一个整体,供应链管理涵盖整个物流的、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采购、制造、分销、零售等职能领域过程。
供应链管理的范围(2)供应链管理强调和依赖战略管理。
"供应"是整个供应链中节点企业之间事实上共享的一个概念(任两节点之间都是供应与需求关系),同时它又是一个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概念,因为它影响或者可以认为它决定了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和市场占有份额。
(3)供应链管理最关键的是需要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而不仅仅是节点企业、技术方法等资源简单的连接。
(4)供应链管理具有更高的目标,通过管理库存和合作关系去达到高水平的服务,而不是仅仅完成一定的市场目标。
2.业务外包主要的方式1、临时服务和临时工2、子网3、与竞争者合作4、除核心竞争力之外的完全业务外包3、供应链管理与ERP、MRP之间的关系供应链管理是指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ERP是指企业资源计划管理,包括财务管理,进销存管理,物流管理,以及供应链管理MRP是指物料需求计划,是ERP是从MRP发展到MRPⅡ在发展到ERP 阶段,所以之能说是ERP里的一小部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总结(二)一、单项选择题1.(D)是物流的主要功能。
A.包装 B.装卸搬运 C.流通加工 D.储存或运输2.物流概念最先由( A )提出。
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英国3.生产季节性商品的企业,为了协调旺季和淡季需求的不均匀性,通常采用在淡季生产储备一定数量的商品以调节旺季的巨大需求,这种储备克服了( C )。
A.所有权间隔 B.场所间隔 C.时间间隔 D.使用权间隔4.有关物流与商流关系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社会发展初期,商流与物流是统一的,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商流与物流逐渐分离B.在当今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物流发生的同时,物品所有权也随之转让了C.在一定条件下,商流与物流分离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加快货物的交货速度D.采取赊销购物方式,会引起物流在前,商流在后的物流、商流分离形式5.当供应商采用货到付款的方式与其他企业交易商品,则会引起(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