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一个农村娃在创业路上的华丽转身
一个农村娃在创业路上的华丽转身
身。少年时代培养坚韧品格来到李若中的办公室,门口 挂着他亲笔书写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匾额。屋内南 北两侧分别是会客茶座与办公桌,西侧别致地放置了一 张桌案,上面摆着文房
四宝。正对桌案的南侧窗台上摆满了大大小小四五十盆 兰花。办公室的东南角,一个青花鱼缸与一盆罗汉松点 缀出整个工作间的格调与氛围。在这样一间品格雅致的 屋内,伴随着一杯清茶
九十年代中期,李若中做出了人生中第一个重大决定—— 下海经商。不久后,中山路范宅内新添了一家新源书画 社。在寻求经营思路创新的过程中,李若中发现本地名 家的书画作品仅是市
场需求的一部分,而傅抱石、吴昌硕、齐白石等的大家 之作才是市场上的主流需求。为此,他放开胆子,到北 京、上海的大型书画市场中寻求名家大作,拓展经营渠 道。“现在回想起来,
台,任凭挥洒;笔虽小,但恰似武器,充分展示自己的 情怀。我不是写书法只是写字,我也不是书法家,只是 业余爱好,但每一次写字临帖都像是心灵、毅力与意志 的磨砺与较量。”在书
写的过程中,李若中亦感悟着人生。破釜沉舟投资新能 源二○○四年,李若中四十六岁,这一年,他面临事业 的分水岭。当年书画市场投资不景气,他开始把眼光投 向其他行业。这一次,
,回家后开始临摹起来。从那时候起,李若中开始规划 自己的人生,他希望挣足钱,开一家文化用品商店,那 样就有很多的笔墨纸砚可供使用了。工作中的李若中没 有放弃自学,恢复高考
的第一年,他考试成绩上线。可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在 体检中他被查出患有肝炎,虽与高等学府失之交臂,但 李若中还是在一九九二年考取了浙江大学工商企业管理 自考本科文凭。上世纪
,家中的大山轰然倒塌,父亲不幸患上了癌症,从此失 去了劳动力。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整个家庭顿时蒙上了 阴霾。当时,家里除了大姐参加劳动挣点微薄的工分外, 其他三个孩子都在读
书,六张嘴巴和三只书包成了家里的沉重负担,一家六 口靠母亲这半壁江山苦苦支撑着。白天,母亲在生产队 蚕桑组养蚕,晚上在家打金丝草帽。每每当他睡了一觉 醒来,母亲还在煤油灯
。校长、班主任与他父母的这番谈话李若中至今记忆犹 新。在父母亲的一再坚持下,李若中打消了弃学务家的 念头,背起书包回到了学校。父母的厚爱,家庭的困苦, 让李若中成熟了许多
,尤其是在父母亲的言传身教下,迎难而上、自强不息 的坚韧品格在李若中心中深深扎根。如今他的办公桌上 还摆放着一块他亲手书写并雕刻的“自强不息”镇纸, 这也许就是李若中的人
缕缕的幽香,李若中如同一个老朋友般打开了话匣子与 记者畅聊。一九五八年十二月,李若中出生于鄞州区横 街镇一个小乡村中。他的父亲是当地惟一的兽医,母亲 则是一名淳朴的农村妇
女。父亲承担了养家糊口的重任,在李若中心中,父亲 的形象一直如山一般巍然屹立。而母亲持家有道,对儿 女谆谆教诲,母亲就像一条静静流淌的河滋润着他。然 而在李若中十四岁那年
当时可能就是因为我的胆子比别人大了一点,对市场捕 捉比别人敏锐一点,才掘到了书画收藏市场的第一桶 金。”李若中说。随着生意的扩大,二○○○年,他又 在鼓楼步行街开了新天地
书画社。如今,李若中还担任着海曙区书画家协会副主 席、海曙区政协艺术之友社书画分社副社长之职。无论 工作多忙,他都坚持每天练习书法两小时。“纸虽轻, 却犹如人生的每一个平
,李若中返甬筹建公司。二○○五年三月,宁波海申环 保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诞生,经过五年的奋斗,海申 已成为国内地源热泵龙头企业,国家《城镇地热供热技 术标准》编写单位,同
时荣获建设部地源热泵示范单位,宁波市科技进步奖与 宁波市可持续发展示范企业等称号,并获得发明专利1项、 新型实用专利2项。鄞州区委党校、二○○八年北京奥运 会羽毛球馆、海
下编织草帽。母亲的艰辛,李若中至今仍历历在目。初 中毕业那年,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李若中做好了放弃 读书的准备。然而深明大义的父母并没有因为家庭困难 而让儿子辍学。李若中
也很争气,从小学到初中每年都是班长。每个学期结束, 父亲总是亲手把“五好学生”的奖状端端正正地贴在板 壁上,此后这一面板壁成了他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也 是父母的骄傲与希望
他把书画社赚到的全部300万元资产押到了新能源上。二 ○○四年十一月开始,李若中先后走访了中科院、清华 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 等科研机构及大专
院校,了解新兴产业的动向。此行更加坚定了李若中投 资新能源的信心和决心。宁波籍的天津大学地热专家蔡 义汉教授对李若中说:“成为国内地热学的专家一靠机 遇二靠坚持。想当年,
李四光教授组建了国内首个研究地热的科研部门,全国 仅有4位教授入选,我幸运地成为了其中一人。但这一科 研部门组建没多久,李四光教授过世了,缺了主心骨, 其他三人都转投其他
研究方向,只剩下我一个人还在坚持这个学科的研 究。”“所以您想说坚持是促成您成为行业专家的重要 因素?”李若中若有所思地问。蔡教授微笑着点 点头。 与蔡义汉教授促膝长谈后
每个企业家都有一部自己的奋斗史,或许别人在描述创 业经历时用得最多的是辛酸、艰苦之类的词汇,而面对 海曙区第三届政协委员、宁波海申企业董事长李若中时, 他却乐观地运用了“
多彩”这个词来诠释自己的创业历程。一个农村出来的 孩子,一名书画社经营者,一家新能源企业的掌门人, 在人生道路上他始终不抛弃、不放弃“坚持”二字,直 到今天换来了华丽的转
生信条,是他走到今天的原动力。走上书画社创业之路 学生时代,老师姚稼夫写得一手好字,李若中跟随老师 练李若中进
入鄞州低压电器厂。第一个月的薪水是14.8元,从会计处
一领到工资,他便骑上自行车,飞快地赶到宁波新华书 店,花3.5元购买了一本叶圣陶的中学生字帖、两支毛笔 和一瓶墨汁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念高中也算是一件不容易的大 事,那时上高中是要推荐的,要求学生根正苗红,一个 生产大队只有一至两个名额,也算得上是稀缺资源。那 一年,李若中是学校推
荐的第一人选,校长施芬玲老师、班主任姚稼夫老师担 心李若中因家庭困难而放弃,就特意到李家家访。李若 中回答说,父母亲寄予了他很大的希望,坚毅地表示再 苦再累也要让他上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