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空气教学设计(完整资料).doc

初三化学空气教学设计(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空气》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学设计
(4)该反应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5)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实验讨论】实验结束后,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5分钟后回答:(1)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什么?
(2)燃烧匙内放过量红磷的目的是什么?
(3)为什么实验开始前要关闭弹簧夹?如未关闭,可能的后果是什么?
(4)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结果可能是什么?
(5) 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
主要是什么?有什么性质?
减小。

不冷却气体处于膨胀状态实
验结果会偏小。

(4)原理:磷+氧气五氧化二

P+O2P2O5
(5)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5。

学生讨论思考5分钟后回答:
(1)一是防止热的生成物溅落炸
裂瓶底;
(2) 使瓶内的氧气全部被消耗
掉。

(3)防止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后
逸出,使测定结果偏大。

(4)燃烧结束时瓶内压强减小,
瓶外的空气会进入集气瓶,引
起测量结果偏低。

(5)氮气。

难溶于水、不能燃烧
也不支持燃烧。

培养分析能力
【实验反思】实验过程中的哪些操作的不当会造成
实验结果的偏差?
【归纳】
1、装置漏气。

2、红磷量不足,不能充
分耗尽瓶内的氧气。

3、未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就
读数。

4、将引燃的红磷伸入集
气瓶速度太慢。

【板书】空气的成分猜想、讨论
记录:体积分数
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

增强记忆
【课堂小结】
1、空气的组成
2、物质的分类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包括
知识、技能、方法等。

提高学生的总结归
纳能力。

巩固新知
学习反馈
1、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
A、4:1
B、1:4
C、1:5
D、4:5
2、小浩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试猜想一下:
(1)他将观察到哪些现象?
(2)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到氧气占空气体积的的结论外。

还可以得出有关氮气性质的哪些结论?
(3)如他得到的结果中氧气含量小于理论值,试着帮他分析一下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清新的空气。

B、汽水
C、液态氧
D、水泥砂浆
4、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曾被称为稀有气体
B、都是无色无味气体
C、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
教学反思
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将教学的起点放在已知与未知的衔接点上,是教师在这节课教学时着力考虑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在课堂上让学生尽情地发表他们的想法与观点,突出学习目标的落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