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长学校案例教学课件
(二)家长要起表率作用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做为家 长,自己首先要成为一个懂得尊重的人,你是 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是你的一个影子,自己 要孝顺父母和长辈,关爱家里每个人的需求。 要让孩子看到父母不仅对自己有爱,对长辈也 有爱,让孩子浸润在尊老的环境里,使之耳濡 目染,内化于人格之中。孩子自然便会学着你 的样子去做,也会懂得尊重他人的。
尊老爱幼是做人应遵守的最基本的 礼仪。但是,我们往往能够做到“爱幼”, 却忽视了“尊老”。我们认为照顾父母的 饮食起居、经常陪伴在他们的身边就是 孝顺的表现。然而孝顺绝不仅仅局限于 这些,更深层次的孝顺是对老人的尊重。
案例展示
案例2
《父母课堂》2019年1—2月合刊
《遵守课堂纪律是对老师的尊重》
【关于做好“五一”假日期间 安全工作的通知】
4月27日,东莞市发生3名学 生溺水身亡事故。“五一”假期 将至,我省天气日趋炎热,学生 溺水事故将进入高发期,加强对 孩子防溺水、交通安全、食品卫 生、防火、防盗、防诈骗等人身 安全知识的教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抄袭作业或 考试作弊!
上课不认真听 课!
上课认真听讲是对老师的尊重。
认真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
其实,一个安静有序的课堂依靠的 并不是老师的“威慑力”,而是学生对老 师的尊敬之情。课堂纪律,由老师负责, 而孩子对老师的尊重需要家长来培养。
孩子尊重老师了,自然就会遵守课 堂纪律;课堂纪律好了,孩子听课就会 变得认真,学习成绩自然也会提高。
环节五:课后拓展
1、在今天的交流中,您最大的收 获是什么? 2、在培养孩子的“尊老”、“敬师” 方面您有什么困惑吗?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灵异的土地, 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 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 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 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三)创设机会,注重引导 1、换位思考,体谅他人。 2、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让孩子学会关 心体贴长辈。 3、引导孩子学会分享。 4、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尊重长辈意见。 5、上课认真听讲,不扰乱纪律。 6、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虚心接 受老师的意见,多与老师沟通。
总之,教育孩子不能一开 始就讲大道理,要从孩子最亲 近的人,最接近的事物教育起, 让孩子先关心家人,再关心朋 友,最后升华至关心集体,关 心社会。
案例分析
尊师 重道
尊敬 师长
组织反思
1、尊敬老师,要对老师有礼貌。
班级上出现的一些没有礼貌的情况:
见到老师不 打招呼!
不配合教师的 布置的任务!
给老师起 绰号!
不能正确面对 老师的管理和 批评!
2、尊重老师最重要的是尊重老师的劳 动;
班上出现的一些不尊重老师劳动的行为:
不交或不按 时交作业!
早读不认真读 书!
孝敬老人,尊敬师长
家长学校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 孝敬老人,尊敬师长
环节一:案例展示 环节二:案例分析 环节三:组织反思 环节四:引导践行 环节五:课后拓展
羔羊跪乳
案例展示
案例1 《父母课堂》2018年10月 《教孩子学会“尊老”》
*
案例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孩子们的物质 需要逐渐得到满足的同时,他们的精神世 界却在逐步地退化,感恩意识严重缺失。
环节四:引导践行
如何培养孩子孝敬老人、 尊敬师长呢?
培养孩子“尊老”“敬师”的建议
(一)家长要改变观念,正确理解“尊重”。
作为家长,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孩子们一 些不孝敬老人、尊敬师长表现,会使得孩子今 后出现人格发展障碍而导致不能在社会上与他 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育孩子懂得尊重, 不能是以强迫的观念或手段,而应让孩子明白, 人与人之间是互相尊重的,才能让孩子将来成 为有才有德的人。
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是有感恩的意识的, 但为什么对父母就不知道感恩呢?这不能 不说是我们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出 现了问题。
组织反思
探究原因
• 家长的“包办”导致孩子缺少感恩心 • 家长缺乏对感恩教育的正确理解 • 孩子没有体会感恩的机会 • 孩子感恩的想法一般不会受到鼓励 • 社会不良风气对孩子健康成长的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