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无权处分论文

论无权处分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前言无权处分是民法上的疑难症结,是民法的精灵,它时时刻刻困扰着民法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同仁。

1999年《合同法》51条规定,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债权合同效力待定,此条一出,争议纷起。

依51条的规定,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债权合同效力待定,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合同有效。

行为人未取得处分权,权利人又不追认的,合同无效。

但该无效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易言之,当第三人为善意时,构成善意取得,取得处分物的所有权。

该条在逻辑上极为严谨: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因欠缺处分权这一生效要件,无权处分债权合同,效力待定。

合同履行期满,无权处分人仍不能取得处分权的(未得到追认或者无权处分人事后也未取得处分权的),合同无效;若合同已履行,第三人善意时,取得该物的所有权。

所有人追认无权处分行为时,补足了欠缺处分权这一瑕疵,合同生效,发生物权变动的后果。

但我国法学理论界对此条颇有责难,认为该条的最大的缺陷是没有兼顾公平,对善意第三人保护不周。

权利人不追认的,合同无效,无权处分人只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赔偿信赖利益损失,对买受人极为不公。

无权处分在物权形式主义物权变动立法中,法律的公平与逻辑都能保持一致,但我国采用债权形式主义,现行《合同法》的无权处分立法在逻辑上极为统一、严谨,只是无法兼顾逻辑和法律上的公平。

对法律规范的制定,我们不仅要出于逻辑上的考虑,更要对其蕴含的利益取舍能否促进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慎重考虑。

为期该条的完善,学术界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笔者归结主要有五种观点,争议的核心是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债权合同是否有效。

笔者认为这些学说都有其法理依据,但仍未能兼顾逻辑与公平的统一,或动摇了我国现行的民法体系。

若持债权合同有效说,如何认定所有人的追认的法律效力?债权合同已经生效,无需追认使之生效;又如何解决善意取得?一物不能并存两种所有权的取得方式。

但若持债权合同效力待定或无效说,又无法解决履行不能、权利瑕疵担保责任的法律冲突。

笔者认为应尽量在不对民法体系伤筋动骨的前提下,兼顾逻辑与公平,重建我国的无权处分制度。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words (1)一. 无权处分的内涵 (2)(一)对无权处分的理解 (2)1.对处分的理解 (2)2.我国《合同法》第51条对无权处分的规定 (3)(二)不同物权变动模式下无权处分内涵的界定 (4)1.物权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之下无权处分之内涵 (4)2.债权意思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之下无权处分之内涵 (4)3.债权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之下无权处分之内涵 (5)二.无权处分的外延 (6)(一)合同法第51条的适用范围 (6)(二)无权处分的构成要件 (6)三.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 (7)(一)无效说 (7)(二)效力待定说 (7)(三)有效说 (8)四. 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 (10)(一)善意取得制度 (10)1.善意取得制度界定 (10)2.善意取得的效果 (11)(二)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11)1.不动产所有权的善意取得 (11)2.动产所有权的善意取得 (11)3.担保物权的善意取得 (12)4.例外:占有脱离物原则上不适用于善意取得 (12)(三)善意取得与无权处分的关系 (12)五. 无权处分之后果 (13)(一)有效之后果 (13)1.追认权的概念 (13)2.追认权的性质 (13)3.追认权的行使方式 (14)4.追认权行使的对象 (14)5.追认权的除斥期间 (15)6.追认权行使的选择性和无条件性 (15)7.追认之后权利义务关系 (16)(二)无效之后果 (16)1.撤回权的概念 (17)2.撤回权的构成要件 (17)3.撤回权的行使 (17)4.撤回权的效力 (18)5.无效之法律后果 (18)结语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22)论无权处分摘要:无权处分是民法学上非常复杂、非常重要而且争论非常大的问题,王泽鉴先生称其为“民法学上的精灵”可谓名副其实。

关于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本文提出了“表见处分”的理论来改造“效力待定说”,试图在我国建立比较科学的无权处分制度。

本文共五章分三部分讨论了无权处分的相关问题。

第一部分包括前言和第一、二章,主要介绍与无权处分有关的概念以及外延。

无权处分争议如此之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无权处分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一致造成。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 评析我国目前存在的各种学说并得出本文关于无权处分效力的结论。

在不同的物权变动模式下无权处分的效力规定并不一致。

我国目前关于无权处分效力的存在三个学说,“无效说”、“效力待定说”以及“有效说”。

这三个学说均存在缺陷,相比较而言“效力待定说”更可取,但需要作出改进。

本文创造性的提出了“表见处分”的理论用以改造“效力待定说”,是目前最符合我国国情的学说。

第三部分第四段是关于无权处分和善意取得制度的衔接,第四部分第五章是关于无权处分的后果。

主要介绍无权处分合同经权利人追认有效和善意第三人撤回无效两种法律后果。

无权处分合同有效的情形包括权利人追认、行为人嗣后取得处分权或者表见处分,而以上三种情况均不具备的,则合同无效。

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权利人追认和善意第三人撤回,研究了追认权和撤回权的概念、性质、行使以及消灭,并研究了追认之后的法律关系和合同无效之后的法律关系。

关键词:无权处分;善意取得;效力待定;追认权;撤回权Abstract:Unauthorized disposition is the science of civil law is very complex, very important and hotly debated issues, Mr Wang Zejian called for "elf" civil law is be worthy of the name. The effectiveness of unauthorized disposition, always Public opinions are divergent, unable to agree on which is right.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apparent disposition" theory to transform "undetermined", trying to build the unauthorized disposition system science in china.This paper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o discuss the related problems of unauthorized disposition. The first part includes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first and two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lated concepts and unauthorized disposition and extension. Unauthorized disposition so controversial, largely because the understanding of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unauthorized disposition caused by inconsistency. The second part includes the third chapter, the assessment of various theories existing in our country and draws a conclusion about the validity of unauthorized disposal. In the different real right alteration mode under the effect of unauthorized disposal is not consistent. Our country at present about the validity of unauthorized disposal there are three theory, "invalid", "law" and "effective said". These three theories are flawed, compared to "undetermined" more desirable, but need to make improvement. This paper creatively put forward the "apparent disposition" theor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aw", is the most consistent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third part is the interface between fourth segments of unauthorized disposal and the system of bona fide acquisition, the fourth part of the fifth chapter is about the consequences of unauthorized disposition. Mainly introduces the unauthorized disposition contract upon ratification by the obligee and the bona fide third party to withdraw two kind of legal consequence of invalid. Unauthorized disposition contract situation including the ratification by the obligee, who has right of disposition or the behavior of apparent disposition, and the above three kinds of circumstances are not available, the contract is invalid. This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ratification by the obligee and the third person in good faith to withdraw, concept, nature, the exercise of ratification and right of withdrawal and to destroy, and studies the legal relationship after ratification of the legal relationship and the invalid contract.Keywords:unauthorized disposition; bona fide acquisition; validity; ratification; right of withdrawal一. 无权处分的内涵(一)对无权处分的理解1.对处分的理解处分,是民法上常用的基本概念,其意义有广狭之别:①最广义的处分,包括事实上的处分与法律上的处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