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国画家马蒂斯作品赏析(最新整理)

法国画家马蒂斯作品赏析(最新整理)

法国画家马蒂斯作品赏析

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年12月31日-1954年11

月3日,摩羯座) 法国画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善于运用色

彩的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

塑家及版画家。他与毕加索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两位画家,

且是野兽派的领军人物。野兽派主张印象主义的理论,促

成了20世纪第一次的艺术运动。使用大胆及平面的色彩、

不拘的线条就是马蒂斯的风格。风趣的结构、鲜明的色彩

及轻松的主题就是令他成名的特点。

21岁时的一场意外,令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

偶然的机缘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用他自己的话说:“我

好像被召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是它主

宰我。”

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是莫罗,莫罗曾对

马蒂斯说过“在艺术上,你的方法越简单,你的感觉越明

显。”正是这句话引导了马蒂斯绘画风格,使他能够用简捷

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塑造出他所构想的一切,对他终生的

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说:“野兽派是我把红、蓝、绿三种颜色并列、对比,使之更具表现力的一种试验。它产生自我心中的某种需求,

而不是诞生于任何主观或理性的态度。”马蒂斯毕生最求的

艺术理想是宁静、愉悦、优雅的画风,“野兽主义”画风只

是他追求理想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表现自我的装饰

性简化,用最单纯却又最有表现力的色彩和造型组合,也

就是平面装饰的构成性语言来表现自我,表现自己对自然

丰富而深刻的感受,最终营造一个和谐、宁静和愉悦的世

界。总体上来说,马蒂斯的艺术理论体系可以概括为表现

自我的装饰性简化,追求一种脱胎于传统的现代伊苏,以

表现自我为创作的目的、以单纯的平面装饰语言为表现手

段。

“色彩的目的,是表达画家的需要,而不是看事物的需要。

”即用简单的方式抽象表现人或物的形态,并大胆地运用

色彩构成视觉冲击,也正是这种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方式

使得马蒂斯的作品有了自己独特的魅力。

马蒂斯为野兽派的发起人。他出生于法国北部的勒卡多镇

的商人之家,曾入大学法律系学习,后改学绘画。1892年

入美术学院莫罗画室学习,在五年学习中与鲁奥、德兰等

建立起友谊。1905年他与朋友们创作的一批作品参加秋季

沙龙,惊骇了观众从而渐渐出名。不久马蒂斯去意大利、

西班牙、俄国旅行写生,对异国民间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

趣,画风变得明丽和单纯,作画追求平面造型,色彩薄而鲜,线条流畅并喜欢运用阿拉伯式样图案,因而装饰味道

极浓。二十世纪20年代是他创作的成熟期,创作了《生活

的欢乐》、《红色的和谐》、《舞蹈》、《斜倚的人体》等一批

重要的绘画和雕塑,充分体现出野兽派的风格特征。马蒂

斯二十世纪30年代到美国举办大型画展,其后转向书籍插

图、舞台设计、服装设计和壁画绘制。他于二十世纪40年

代开始剪纸,创作有《爵士乐》等剪纸插图。50年代为旺

斯小礼拜堂作著名室内装饰,这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以他

简洁的造型、大胆的色彩、和谐的构图和优美的装饰效果,

深深影响着后来者,成为现代派艺术的伟大画家。它的重

要绘画作品还有《戴帽女人》、《敞开的窗户》、《弹吉它少

女》、《蓝衣少女》等。他的雕塑作品有《珍妮头像》、《奴

隶》、《坐着的裸体》等。

作为野兽派的倡导人,马蒂斯所追求的是色彩的真正解放,

他曾说:“奴隶式的再现自然对于我是不可能的事。如果

一切我需要的色彩关系被找到了,就必须从中产生生动活

泼的色彩合奏,一支和谐的乐曲。颜色的选择不是象新印

象派那样基于科学,我没有先人之见的应用颜色,色彩完

全本能的向我涌来。”因此他力求画面上色彩的和谐,以及

线的洗练和色彩的提纯,以致往往直接从锡管中挤出颜色,

涂抹到画面上,使自己的绘画尽可能的单纯。

马蒂斯最有名的画 开着的窗户

开着的窗户 马蒂斯作品赏析

这幅画是马蒂斯在1905年的秋季沙龙里展出的重要作品。

因为这幅“开着的窗户”和一幅马蒂斯夫人的肖像,题为

“戴帽子的妇人”,使马蒂斯率领的野兽派走上声名大噪之

途。画面上墙面只占一小部分,窗户占了一大片地方。窗

扉对着外部世界大大敞开——阳台上摆着花盆,还长着藤

蔓,然后就是大海、天空和船只。这里的内墙和窗扉,是

由一条条宽宽的竖条构成,用了鲜艳的绿色、蓝色、紫色

和橙色;户外世界,则是一片鲜艳的小笔触构成的装饰华

丽的图案。笔触从绿色的小点,扩展到笔触更宽一点的淡

红色、白色,还有海和天空的蓝色。在这幅画中,马蒂斯

已经远远超过了新印象主义者中的任何人,出现了色彩抽

象的细微迹象。

舞蹈

舞蹈 马蒂斯作品赏析

“舞蹈”创作于1909-1910年,马蒂斯在创作时,把模特儿

带到地中海岸边,他认为这件作品跟地中海给他的喜悦情绪紧密相连,画中背景的蓝色,寓意着仲夏八月南方蔚蓝

的天空,一大片绿色让人想起翠的绿地,人物的朱砂色则

象征着地中海人健康的棕色身体。在这幅狂野奔放的画面

上,舞蹈者似乎被某种粗犷而原始的强大节奏所控制,他

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扭动着身躯,四肢疯狂的舞动

着。1910年马蒂斯受俄国商人的委托,在莫斯科一所大厦内作

装饰壁画《舞蹈》和《音乐》。《舞蹈》是其中的一幅,画

面描绘五个手拉手的裸体人物围成圆圈跳舞。在一片纯蓝

与纯绿的背景上,画家以极其简练的线条,夸张的形体,

具有节奏感的动态,单线平涂的色彩,塑造出装饰意味极

浓的红色人体,由于背景上蓝绿冷色的收缩后退,红色人

体膨胀前伸的色彩原理,所以尽管整幅画摒弃了传统的空

间表现法,也仍然使人感到它具有强烈的空气感和旋动感。

色彩的表现力和它的装饰性在这幅画中已经达到了一个崭

新的高度。

音乐

音乐 马蒂斯作品赏析

这1910年创作的“音乐”,近似于“舞蹈”这幅图的概念,

在这幅作品中,马蒂斯用强烈鲜明的颜色对比,凸显红色,每个人所坐的位置和彼此之间的对应,具有视觉上的连续

感与跳动感,因而产生音符流动的效果。“舞蹈”和“音乐”

都是用典型的简单构图、强烈色彩对比与流动感,达到色

彩与音乐之间的关联性的。

戴帽子的妇人

戴帽子的妇人 马蒂斯作品赏析

这是一幅马蒂斯夫人的肖像,它在形式上进行了大刀阔斧

地舍弃,所以比“开着的窗户”引起了更强烈的轰动。颜

料不分青红皂白地铺在画面上,不仅仅是背景和帽子,还

有这位妇人的脸部、她的容貌,都是用大胆的绿色和朱红

色的笔触,把轮廓勾勒出来的。 钢琴课

钢琴课 马蒂斯作品赏析

这幅“钢琴课”创造于1916年,这段时期正值第一次世界

大战最残酷的日子,它是马蒂斯最黯淡的作品时期,也是

最渴望严谨性,最接近立体主义的时期。这个时期之后,

他还是远离了立体主义,回到他快乐明朗的色彩中。我们

会发现这幅画很富结构性:窗外的花园以简单的绿色几何

图形作代表,除了钢琴前景的红色,其它颜色都偏冷暗,

弹钢琴的孩子右脸投下几何图形的光线阴影,跟在他前方的节拍器几何图形相对应。整幅图只有窗户栏杆和钢琴架

上的花饰,是轻松的线条。因此图中充满惆怅不安,反应

忧郁心情与战争阴影。

有金鱼缸的室内

有金鱼缸的室内 马蒂斯作品赏析 1914年,布面油画,

147 x 97 cm,蓬皮杜中心,巴黎

蓝色统治了这幅画的中心,金鱼就像一堆发光的灰烬,吸

引目光。透明的鱼缸将塞纳河纳入其内,巴黎的街道沐浴

在金光中。

这房间平淡无奇,人在其中,很容易陷于某种想象。房间

里的布置很碍事,赏画者只能走一个狭窄的通道,在拥挤

的家具间硬塞过去,才能到达画面的后面,那沙发让想休

息的人只有渺茫的希望。在前景中,扶手椅背对我们,桌

子挡住入口。实际上,很快就能发现:这画不切实际。看

进去,很容易就能察觉它奇怪的构造:实线构成的网络挡

住我们的去路,从窗户到桌腿,再到墙的边缘,垂直的线

条不断重复出现。即将降临的战争把所有人都关入牢笼。

画作把自己也封锁了。

画笔时不时漫游到各个方向。灰色满溢,蓝色滴到屋顶上,

铁艺花纹模糊不清。颜料总是顽强地把笔下对象带回到画布表面,彼此冲突的颜色放在一起,没有距离:天空的颜

色泼入屋内,墙的颜色流入河中。绿到处闪烁,暗示不在

场的自然之新鲜热辣。一枝无畏的小植物伸出窗外,它弯

曲的茎沿着河对面的阶梯向下。艺术家连起两个世界,他

对这城十分熟悉,就像他熟悉自己的工作室。他隐藏起自

己,但是什么都关不住他。红色的鱼们因自己没有重量,

感到快乐。

这幅画似乎充满警惕,警惕历史的金戈铁马,抗拒几何的

着力进攻,毫不退缩。马蒂斯提供了材料:一幢骄傲的建

筑物,上面是深厚的蓝色天空,在那里,城市的墙壁闪亮,

令人欢欣。他将鱼缸放在床前,如一警卫,站岗,玻璃的

曲线软化生硬的直角。室内,界线消失,墙壁溶化,空气、

水、光线、颜色自由交融。在画作的新鲜饱满中,生活可

以偷得一时清闲,然后可以继续暗自脉动,只要需要可以

一直下去,完全投入在金鱼洋溢的光彩上。

金鱼

金鱼 马蒂斯作品赏析

马蒂斯一生都在做着实验性探索,在色彩上追求一种单纯

原始的稚气。

蓝衣少女

蓝衣少女 马蒂斯作品赏析 油画 92.7x73.7cm 美国费城美

术馆

马蒂斯对于画面的形式总想追求达到一种极致,“我所梦想

的是一种平衡纯洁、宁静,不含有使人不安或令人沮丧的

题材的艺术,对于一切脑力工作者,无论是商人或作家,

它应该是一种抚慰,一种镇定剂,或象一把舒适的安乐椅,

可以消除他的疲劳。”因此他在描绘人物时,更多注意的是

曲线的优美、色块的布局、色彩的对比和装饰的趣味,而

不是对象的面部表情。

在《蓝衣少女》这幅画中,画家将对象与背景的细节作了

省略与归纳,物体与空间均处理为平面的色块,少女所着

的蓝衣与背景、椅的红色与黑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蓝衣上

的白边分割着整个画面,白边上的流畅曲线自上而下使画

面活跃起来。画家对少女的面部未作任何深入的描绘,简

洁的勾勒与整个造型风格十分协调,同时也更有助于加强

整个画面的色彩冲击力和表现力,这点在其他野兽派画家

的作品里同样可以得到印证。 国王的悲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