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药物的评价-2(总分:46.5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总题数:17,分数:17.00)1.我国药政管理法规定,体内致突变实验的最高剂量是∙A.LD 50∙B.1/3LD 50∙C.1/2LD 50∙D.1/4LD 50∙E.1/10LD 50(分数:1.00)A.B.C. √D.E.解析:2.下面哪类药物一般与白蛋白结合作用较强∙A.弱碱性药物∙B.强碱性药物∙C.弱酸性药物∙D.强酸性药物∙E.中性药物(分数:1.00)A.B. √C.D.E.解析:3.药物经济性是指:∙A.最满意疗效∙B.少量用药∙C.成本/药效尽可能小∙D.使用便宜药品∙E.使用非专利药品(分数:1.00)A.B.C. √D.E.解析:4.长期毒性试验至少要用n种动物∙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E.五种(分数:1.00)A.B. √C.D.E.解析:5.血药峰浓度是指∙A.最低有效浓度∙B.最低毒性浓度∙C.最高毒性浓度∙D.最高血药浓度∙E.最低血药浓度(分数:1.00)A.B.C.D. √E.解析:6.给药途径对药物毒性的影响排序为∙A.皮下>静脉>腹腔>口服∙B.静脉>皮下>腹腔>口服∙C.腹腔>静脉>皮下>口服∙D.静脉>腹腔>皮下>口服∙E.腹腔>皮下>静脉>口服(分数:1.00)A.B.C.D. √E.解析:7.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不包括:∙A.药物的化学稳定性∙B.药物在胃肠道中的分解∙C.制剂配方∙D.个体差异∙E.首过效应(分数:1.00)A. √B.C.D.E.解析:8.雷尼替丁临床疗效评价的双盲试验中,对照组给予∙A.等剂量的雷尼替丁∙B.小剂量的雷尼替丁∙C.大剂量的雷尼替丁∙D.等剂量的雷尼替丁同类药∙E.安慰剂(分数:1.00)A.B.C.D.E. √解析:9.药物临床评价主要以药物上市后的什么监察为主∙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E.不良反应(分数:1.00)A.B.C.D.E. √解析:10.最佳的用药原则为∙A.疗效最佳∙B.提高疗效,降低毒性∙C.毒性最小∙D.疗效次之.尽量减小毒性∙E.无任何毒副作用(分数:1.00)A.B. √C.D.E.解析:11.为充分发挥中药药效,急救药选用的剂型∙A.口服制剂∙B.外用制剂∙C.吸入剂∙D.缓释剂∙E.针剂(分数:1.00)A.B.C.D.E. √解析:12.下面哪一类药物容易透过脂膜∙A.亲水小分子∙B.亲脂小分子∙C.亲水大分子∙D.亲脂大分子∙E.亲水易离化(分数:1.00)A.B. √C.D.E.解析:13.哪个指标在评价药物的药效学中不是必须的:∙A.简单、可行∙B.在个体间和个体内有良好的重现性∙C.客观的∙D.需有临床意义∙E.必须定量,且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分数:1.00)A.B.C.D.E. √解析:14.药物评价中实验模型的好坏.关键是模型的∙A.可重复性∙B.特异性好,可反映药理作用的本质∙C.药效的显著性∙D.模型的稳定性∙E.模型设计越简单越好(分数:1.00)A.B. √C.D.E.解析:15.Ⅱ期临床药代动力学试验的主要任务是确定∙A.药物半衰期∙B.药物清除率∙C.血药峰浓度∙D.药物达峰时间∙E.最佳的给药方案(分数:1.00)A.B.C.D.E. √解析:16.成本效益分析法的结果用何种指标进行测量和评估∙A.定量方法∙B.定性方法∙C.线性关系∙D.货币值∙E.特定单位(分数:1.00)A.B.C.D. √E.解析:17.长期毒性试验一般设n个剂量组及一个对照组∙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E.五个(分数:1.00)A.B.C. √D.E.解析:二、B1型题(总题数:0,分数:0.00)三、A.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B.达峰时间(Tmax)C.血药峰浓度(Cmax)D.消除半衰期(T1/2)E.清除率(CL)(总题数:5,分数:2.50)18.反映药物的吸收速度(分数:0.50)A.B. √C.D.E.解析:19.单位时间内有多少容积体液或器官中的药物被完全清除(分数:0.50)A.B.C.D.E. √解析:20.表示药物的吸收量(分数:0.50)A. √B.C.D.E.解析:21.药物浓度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分数:0.50)A.B.C.D. √E.解析:22.药时曲线上的最高血药浓度值(分数:0.50)A.B.C. √D.E.解析:四、X型题(总题数:27,分数:27.00)23.以下属于药效研究内容的是(分数:1.00)A.剂型的确定B.药理效应√C.药物治疗作用√D.药物配方E.不良反应√解析:24.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成本包括(分数:1.00)A.药品的费用√B.住院费√C.诊疗费√D.治疗不良反应的费用√E.非医疗费用√解析:25.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分为(分数:1.00)A.Ⅰ期临床√B.Ⅱ期临床√C.Ⅲ期临床√D.Ⅳ期临床E.Ⅴ期临床解析:26.药物的安全性评价分为(分数:1.00)A.专家评价B.实验室评价√C.临床评价√D.专屑部门评价E.其他相关评价解析:27.药代动力学研究在药效学评价中的作用(分数:1.00)A.改进药物剂型√B.提供合理给药方案的依据,并使给药方案个体化√C.证明药物的疗效D.解释不同给药途径时剂量与药效的关系√E.检测药物的不良反应解析:28.治疗药物评价一般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数:1.00)A.药物有效性评价√B.药物安全性评价√C.药物经济性评价√D.药物使用方便性评价√E.品种质量及对生命质量的影响√解析:29.药动学方面的相互作用有:(分数:1.00)A.改变药物分布√B.酶促作用√C.拮抗作用D.改变胃肠道的运动功能√E.药物在体内的药理配合变化解析:30.治疗药物的评价应遵守的原则(分数:1.00)A.有效√B.安全√C.生命质量√D.方便√E.品种质量√解析:31.治疗药物的方便性包括(分数:1.00)A.使用的方便性√B.贮存、运输的方便性√C.携带的方便性√D.获得的方便性√E.药品包装的方便性√解析:32.在毒性实验动物的选择中,下面属于非啮齿类的动物是(分数:1.00)A.大白鼠B.小白鼠C.狗√D.兔√E.豚鼠解析:33.动物毒性试验包括(分数:1.00)A.急性毒性试验√B.亚急性毒性试验√C.慢性毒性试验√D.一般药效学试验E.特殊毒性试验√解析:34.药效学指标必须具备(分数:1.00)A.重复性√B.客观性√C.主观性D.临床意义√E.一现性解析:35.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方法有(分数:1.00)A.最大成本分析法B.最小成本分析法√C.成本效果分析法√D.成本效用分析法√E.成本效益分析法√解析:36.药物的毒副作用:(分数:1.00)A.与药物本身理化性质有关√B.与药物使用剂量有关√C.与药物多重作用性质有关√D.与用药个体有关√E.与药品的生物利用度有关√解析:37.药物对生命质量的影响,从哪几方面评价:(分数:1.00)A.对疾病本身的改变√B.病人对治疗效果的心理感受√C.对生活质量的改善√D.延长病人的生命E.药品价格低廉、易于接受解析:38.在新药评价初期药物化合物的安全系数可表示为(分数:1.00)A.LD1/ED99 √B.LD2/ED98C.LD3/ED97D.LD4/ED96E.LD5/ED95 √解析:39.药物的首过效应可以发生在(分数:1.00)A.胃√B.肠壁√C.肝脏√D.脑E.肺√解析:40.药动学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分数:1.00)A.吸收√B.分布√C.代谢√D.排泄√E.不良反应解析:41.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分数:1.00)A.年龄√B.肝、肾功能√C.昼夜时辰√D.吸烟√E.性别√解析:42.药效学的相互作用可表现在:(分数:1.00)A.拮抗作用√B.改变胃肠道的运动功能C.作用于同一受体的协同作用√D.作用于同一病原体的相加作用√E.酶抑作用解析:43.治疗药物的有效性评价方法(分数:1.00)A.药效学评价√B.经济学评价C.药动学评价√D.药剂学评价√E.临床疗效评价√解析:44.新药在开始I期临床前,必须完成的实验有(分数:1.00)A.慢性毒性实验B.系统药理实验√C.一般药理实验√D.特殊毒性实验√E.药效学实验√解析:45.药品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分数:1.00)A.药品本身的毒副作用√B.药品的相互作用√C.药物制剂时加入的赋形剂√D.病人的年龄、性别、遗传因素√E.病人的疾病差异√解析:46.常用药动学参数有(分数:1.00)A.吸收速率常数√B.生物利用度√C.半衰期√D.表观分布容积√E.达峰时间√解析:47.治疗药物的方便性主要是指:(分数:1.00)A.使用√B.储存√C.运输、携带√D.包装√E.在医保范围内解析:48.以下属于特殊毒性试验的是(分数:1.00)A.热原试验√B.致癌试验√C.致突变试验√D.致畸试验√E.过敏反应√解析:49.治疗药物评价的目的:(分数:1.00)A.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药物治疗√B.对上市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C.解决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D.保障药品供应E.减少发药差错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