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药物评价一、A11、关于药物安全性评价的观点不正确的是A、是一个从实验室到临床,又从临床回到实验室的多次往复过程B、分为实验室评价和临床评价两部分C、药物在种族间存在安全性差异,在个体间不存在安全性差异D、药物上市后仍需进行广泛的、长期的、大量的临床观察E、药物上市的临床评价主要以其不良反应的监测为主2、关于限定日剂量的概念正确的是A、指所有药物的平均日剂量的平均值B、为治疗各种适应证而设定的C、为治疗主要适应证而设定的D、用于所有人群的E、用于大多数人群的3、下列不属于药物利用研究中定量研究的主要内容的是A、测算人群的药物利用,比较药物利用率的地区差异B、对药物利用的临床效果、药物的生产价格和消费结构及其社会、经济效益做出评价C、用作疾病流行的一个最原始的标志D、监测某些指定性药物或常规性药物的作用、有效性E、规划药物的进口、生产、销售以及药物的费用,社会保险及国家防疫保健的财政补贴标准4、方便、经济、安全,但不适用于昏迷、抽搐、呕吐患者的给药方法是A、口服B、静脉注射C、腔道给药D、局部表面给药E、肌内注射5、医药市场信息分析中用药频度分析求得购药金额序号与用药人次序号的比值是反映购药金额与用药人次是否同步的指标,表明同步较好的比值应该A、接近于0B、大于0C、小于1.0D、接近于1.0E、大于1.06、下列关于药物限定日剂量(DDD)说法正确的是A、是一种用药剂量B、不同国家或地区人群的DDD值是相同的C、DDD值能够考虑到药物的各种适应证D、不适用于儿童E、适用于所有人群7、能更直接反映市场用药情况和基本趋势的分析方法是A、金额排序分析B、购药数量分析C、处方频数分析D、用药频度分析E、药名词频分析8、不是药物利用研究中的定量研究内容的是A、随机抽样,对药物的临床效果、销售价格和消费结构及其社会、经济效益作出评价B、对药物利用的质量、必要性和恰当性进行评价,从而提供一个可供对照的、明确的、超前决策性的技术规范C、用作疾病流行的一个最原始性的标志D、监测某些指定性药物或常规性药物的作用、有效性E、规划药物的进口、生产、销售以及药物的费用,社会保险及国家防疫保健的财政补贴标准等9、药物利用研究中的回顾性研究A、可以有效地估算费用-效益关系B、可测定或预测研究的结果C、较容易实施,数据资料充分D、对患者的合理用药有直接的好处E、费时较长10、处方用药剂量的干扰因素不包括A、医师专业水平的影响B、商业广告的影响C、管理制度的影响D、医生与药剂科缺乏联系E、患者因素11、关于DUI不正确的是A、药物利用指数B、DUI=总DDD数/总用药天数C、DUI>1.0,说明医生日处方剂量大于DDDD、DUI<1.0,说明医生的日处方剂量低于DDDE、对医生用药的经济性进行分析12、测算DUI的意义不包括A、了解医生的用药习惯B、发现用药的流行趋势C、估计用药可能出现的问题D、减少药品不良反应E、防止药物滥用或误用13、医药市场信息分析不包括A、金额排序分析B、购药价格分析C、处方频数分析D、用药频度分析E、药名词频分析14、药物利用情报资料质量高低标准的指标不包括A、新度B、深度C、广度D、敏感度E、信息量和信息有效度15、情报资料研究应用的现代系统分析技术不包括A、综合归纳法B、对比分析法C、相关分析法D、因果关系法E、定性分析法16、药物利用的影响因素中药剂学因素正确的是A、影响着个体对药物的选择使用,更影响着上市后长时间的群体应用B、同一药物的不同剂型具有相同的药理作用C、同一药物,剂量相等,剂型相同,药物吸收与疗效也相同D、不同药厂生产的地高辛片,服用后血药浓度应相同E、药物的储存恰当与否不是影响药物利用的因素17、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不包括A、监督给药B、改良药物的剂型和包装C、优化治疗方案D、简化治疗方案E、改善医药护人员的服务态度18、在药物利用分析中首先要确定DDD(限定日剂量)值的是A、金额排序分析B、购药数量分析C、处方频数分析D、用药频度分析E、药名词频分析19、以下所列外文缩写词中,正确表示“处方日剂量”的是A、PDDB、DDDC、DUID、DDDsE、WHO20、下列属于药物经济学中间接成本范畴的是A、病人的营养食品费B、病人的住院费C、病人的药品费D、因病造成的精神损失E、因病造成的工资损失21、当某些药物表现为相等的治疗效果时,分析哪一种药品的治疗费用或价格最低时应选用A、最小成本分析法B、成本效果分析法C、成本效益分析法D、成本效用分析法E、成本效率分析法22、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表观分布容积增加,则血药浓度降低B、表观分布容积为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C、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D、不易进入细胞内或脂肪组织中的药物,其表观分布容积较大E、表观分布容积与血药浓度呈正相关的关系23、热原试验和致突变试验属于A、急性毒性试验B、慢性毒性试验C、特殊毒性试验D、Ⅰ期临床试验E、IV期临床试验24、下列关于药效学指标说法正确的是A、药效学指标必须在个体内有良好的重复性,而对个体间的重复性无要求B、药效学指标必须是主观的C、药效学指标不具有临床意义D、欲正确进行药物的药效学评价,必须选择尽可能复杂的药效学指标E、浓度-效应曲线属于药效学指标25、评价、研究药物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的依据为A、药品说明书B、药品质量标准C、药品招标D、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E、药品价格26、欲评价治疗药物的有效性,可借助的方法是A、药效学、药剂学、药动学、临床疗效B、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剂学C、药理学、药物化学、毒理学、药剂学D、药效学、药剂学、药物化学、临床药理E、药效学、毒理学、药理学、药动学27、生物利用度表示A、药物进入体循环的速率B、药物进入体循环的量C、药物进入体循环的速率和量D、药物吸收的比例E、药物消除的比例28、直接成本包括A、因病误工造成的收入损失B、因死亡造成的收入损失C、与医疗及药品有关的费用D、丧失劳动力造成的收入损失E、家庭成员陪护工资的损失29、下列关于药动学参数表述正确的是A、K a增大时达峰时间增长B、饮食和服药时间不影响FC、同一药物的不同剂型,F相同D、V d增加时血药浓度增加E、t1/2与给药间隔时间可用于预测药物在体内蓄积的程度30、下列关于临床疗效评价的表述正确的是A、临床疗效评价一般属于药物的Ⅳ期临床验证B、对疗效评价病例数的选择来说,一般器质性疾病,病例数宜多;功能性疾病,病例数可少些C、Ⅱ、Ⅲ期临床验证目的是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D、疗效观察在双盲对照实验中,对照组给予已知对照药物E、Ⅱ、Ⅲ期临床验证还要观察药物使用后患者的症状变化及对疾病过程的感觉程度31、药物的安全性评价不正确的是A、需进行各类动物实验B、临床评价主要以药物上市后的不良反应监察为主C、对药物上市后的安全性进行广泛的、长期的、大量的临床观察D、分为实验室评价和临床评价E、需进行I、Ⅱ、Ⅲ、Ⅳ期临床试验32、药物经济学评价的作用不包括A、药物治疗与其他疗法的经济学评价B、药师实施临床药学服务经济效益评价C、对已有病例资料中的药物治疗结果做回顾性的评价与分析D、提高患者治疗效果E、为制定政府药品报销目录、医院用药目录、临床药物治疗指南等提供经济学依据33、以下不属于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的是A、成本效果分析法B、最小成本分析法C、成本效用分析法D、成本效应分析法E、成本效益分析法34、药物临床安全性评价主要是以A、不良反应监察为主B、疗效观察为主C、急性毒性试验为主D、慢性毒性试验为主E、致癌、致畸、致突变试验为主35、药物安全性评价应包括A、药物临床评价B、新药的临床前研究C、临床评价和实验室评价D、新药临床评价和药物上市后再评价E、临床前研究和上市后药品的实验室评价36、不属于药物经济学评价的作用的是A、作为制定药品报销目录的参考依据B、药师实施临床药学服务经济效益评价C、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D、指导现行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与实施E、作为药物治疗与其他疗法的经济学评价37、对药物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进行评价研究可依据A、药品消耗量B、药品质量标准C、药典D、药物经济学研究E、药品供应量38、在临床安全性评价中,其基本原则不包括A、不良反应小B、不良反应类型少C、不良反应可避免D、不良反应可预测E、不良反应具可逆性或容易纠正39、用于定量测定由于健康状况的改变所获得的最大效用的药物评价方法是A、最小成本分析法B、成本效果分析法C、成本效用分析法D、成本效益分析法E、最大效益分析法40、用于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的比较的药物评价方法是A、最小成本分析法B、成本效果分析法C、成本效用分析法D、成本效益分析法E、最大效用分析法二、B1、A.金额排序分析B.购药数量分析C.处方频数分析D.用药频度分析E.药名词频分析<1> 、排除单价昂贵的药品对分析的偏性影响的分析方法是A B C D E<2> 、主要用于文献计量分析,为定量分析提供资料的分析方法是A B C D E<3> 、可以反映购药金额与用药人次同步与否的分析方法是A B C D E2、A.在分析中仅考虑成本因素B.费用和结果均用货币表示C.治疗结果须参考患者的生命质量D.治疗结果采用临床指标表示,如每治愈一例溃疡患者的费用E.是最小成本分析法的一种<1> 、属于成本效益分析法要求的是A B C D E<2> 、成本效果分析法的特点是A B C D E<3> 、属于成本效用分析法影响因素的是A B C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