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介绍
2.有准备的环境与教师
蒙台梭利非常重视环境的影响与作用,因此提供有选择的适 宜的环境,可以促进儿童积极的成长。有准备的环境与教师从精 神环境与物质环境两方面论述。
物质环境 “儿童之家”提供丰富的教具和刺激,保证儿童在环境中可以自由进行操作活动,并
保证教具都是按照真实生活中的器具比例缩小,可以介绍生活中实际工作内容的。同时 “儿童之家”的环境严格按照要求有秩序的摆放、操作。儿童可以自由活动,选择自己感 兴趣的教具,但操作步骤和过程是有严格规定的。 精神环境
2.心理发展阶段性
在整个儿童期,儿童心理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且每个阶段都有各
自不同的教育重点。
0~3 岁 心理形成的胚胎期,教育重点在于帮助幼儿获得丰富适
宜的刺激。
3~6 岁
儿童个性的形成期,教育重点是营造积极情境,促进良 好亲子关系和个性形成。
6~12 岁 儿童成长具有稳定性,是获取学识和艺术才能的时期,
在“儿童之家”里,蒙台梭利针对人的各种器官,专门设计 了各种有独创性的教具。这些感官教具大致有以下重要特点及使 用要领:
第一,教具根据用途不同分为不同种类,每一类教具基本上 都由若干部件组成,所有部件除了某一维度(如大小、重量、频 率、高低等)有量的差异外,其余性质相同。
第二,每种教具各训练一种特殊的感觉。 第三,教具能控制儿童犯使用不当的错误。即使儿童在操作 过程中根据教具的“暗示”进行“自我教育”,一旦使用不当, 就要推到重来,直到正确为止。 在实施感官教育时,蒙台梭利还强调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因为感官教育主要针对儿童的敏感期而拟定,而敏感期的出现是 服从个体发展规律的,因此感官教育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教育重点由感觉练习转向抽象智力活动。
12~18 岁 青春期
3.发展的敏感期与教育时机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特殊的环境刺激都有一定的敏感 时期,当相应的敏感时期出现时,儿童就表现出对一定内容和活动的特殊兴 趣,出现一种“精神饥渴”,从而推动儿童主动进行探究和练习,在短时间 内获得某种能力。
工作与游戏 蒙台梭利没有把儿童的自由活动归类为游戏,而是用工作一词来表示自己对儿童
发展活动的认识,她认为游戏中的假想成分会影响到儿童的思维和个性。游戏可能会 引导儿童将现实与幻想相脱离,使得幼儿难以形成严肃、认真、准确、求实等态度, 同时影响到儿童责任感、规则意识和遵守纪律的精神与行为。
因此,蒙台梭利教具都是按照儿童比例,把成人工作中使用的器具缩小改进,符 合儿童特点,让儿童在使用工具过程中,感知成人世界工作的实际情况,从而获取应 有知识经验和能力。
感觉发展关键期(0~5岁)语言发展关键期(出生后2个月~8岁) 秩序感发展关键期(1~4岁左右)肢体动作发展关键期(0~5岁)
敏感期界限不分明,多个关键期交叉出现进行,要把握好教育时机。
4.儿童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
儿童的发展需要借助具体的行动来实现,即通过自由活动来完成。儿 童的内在发展驱动力推动儿童积极主动的与周围环境进行交互作用,同时儿 童的心理发展关键期也需要科学适宜的外界刺激与操作练习,由此,蒙台梭 利认为儿童的发展需要在自由活动中进行。
这种练习的目的是促进儿童动作的协调,发展节奏感。练习的第一步是 让儿童伴着音乐走路、跑步和跳跃。第二步是让儿童按乐调不同做出不同节 奏动作,最后发展到由儿童自由表演各种优雅的动作。
(二)感官教育
感官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内容中最为重要,也是最有特色的 部分。具体内容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练习。
返回
二、蒙台梭利的儿童观与教育观
(一)儿童观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着鲜明的特点和规律,遵循儿童心理
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采用适合的方法,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心理胚胎期”与外界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人有两个胚胎期,一是生理胚胎期,发生在出生之前, 与动物相同。另一个是心理胚胎期,是人所特有,在人出生后至3岁出现。 儿童在出生时内心一片空白,其心理能力和思维的发展都是在一种天然的 主动的吸收外界信息的基础上,形成信息的积累,最终形成心理胚胎,使 得心理开始萌芽、发展、成熟。儿童的这种主动吸收外界信息刺激,获取 知识和经验的能力,被称为“吸收性心智”,也称为“吸收力心智”。
蒙台梭利教育法简介
目录
1 蒙台梭利与儿童之家 2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及教育观 3 蒙台梭利教学法 4 蒙台梭利教具简介
一、蒙台梭利与儿童之家
玛利娅·蒙台梭利(1870-1952), 世界著名幼儿教育家,最初研究智力 缺陷儿童的心理与教育问题,后来致 力于正常儿童的教育实验,创办了举 世闻名的“儿童之家”(Casa dei Bambini)。她撰写幼儿教育理论著作, 开设国际训练班,对现代幼儿教育的 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3. 手工作业
蒙台梭利的手工作业主要指绘画和泥工,她主张在儿童学习写字之前, 先学习绘画,以此作为基础,因此她将绘画称为写字的“间接法”。
4. 体操
蒙台梭利认为3~6岁的幼儿正处于锻炼肌肉的重要时期,为帮助儿童肌 体得到正常发展,应为他们设计各种体操练习,她认为此时最重要的体操练 习是走步。
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节奏动作
返回
三、蒙台梭利教学法
(一)实际生活练习
1.日常生活技能的练习 在“儿童之家”,蒙台梭利设计不少诸如练习走路、正确地呼
吸、说话乃至开抽屉、系鞋带、看书等一系列的练习和专门的教具。 2. 园艺活动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应该多到大自然中从事自由活动,并且进行 园艺活动有很大益处:如让儿童脱离人为生活的束缚,符合儿童的 兴趣,让儿童练习动作协调能力,发展儿童智力。
教师与儿童间关系平等、和睦、融洽,教师的角色是合作者、指导者、倾听者。在 “儿童之家”中,儿童要有安全感、舒适感。同时要保证儿童在工作时安静、有序、专心、 愉悦,逐步培养幼儿形成安静、平和、沉稳、尊重等品质。
关于教师 蒙台梭利教育法以儿童为中心,迥异于传统幼儿教育的以
教师为中心: 具备观察的素质,了解儿童的特点 善于指导或引导儿童 具有谦虚、爱心和耐心的品质 成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络者与沟通者
(二)教育观
1.自由教育 蒙台梭利根据儿童发展的吸收性心智和敏感期理论,认为儿
童的发展应遵循自然发展的秩序,引导幼儿进行自主发展。她强 调儿童有权利选择自己学习和操作的内容,同时也可以由自己决 定学习和操作所取得的成绩。
在“儿童之家”中,赋予儿童自主活动和工作的权利与空间, 是蒙台梭利教育观的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