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行政发展与发展行政—问题与争论)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行政发展与发展行政—问题与争论)

第二十四章问题与争论[视频讲解]
24.1 本章要点
■对“企业家政府”的批判
■政府职能与“钟摆”
■公共行政[学]的任务
24.2 重难点导学
一、关于“企业家政府”的批评
[1]根本不存在一个注定了要凌驾于其他价值或利益之上的价值或利益,即使是顾客取向的公共服务观也不例外。

[2]“政府是与众不同的”,因为政府被赋予了保证竞争性权力中心、个人权利保障、定期选举、联邦主义、分权等独特的宪法责任。

[3]除非人类不再需要国家,否则,试图把一个政府机构变成一个企业,并相应用利润或“盈亏底线”取代公共利益,只能是一种不现实的浪漫乌托邦。

[4]用企业家精神改革公营部门或从本质上在政府内部建立企业家动机固然诱人,但是,政府是否能像一个企业一样运行值得怀疑。

二、政府职能与“钟摆”
1.变革的性质、原因和政府的角色
[1]变革的性质
变革一种运动,政府的概念从所有者和经济活动的直接管理人向监管人和规则制定人的转变,从根本上重新界定政府和市场。

增强了对能产生上佳经济收益的市场经济体系的信心,强调了融入世界经济秩序的价值。

[2]变革的原因
对国家所有制和干预的幻灭感促成了这场变革,促成了全球向传统自由主义的回归。

政府职能扩展,造成通货膨胀等痼疾、“政府失灵”等,使人们对国家的信任变成愤世嫉俗,要求变革。

[3]政府的角色
政府的角色的新方向:政府确定规则和背景,创造并维持市场运作的边界;国家接受市场的约束;政府不再充当生产者、控制者和干预者,政府转变成一个裁判,制定确保竞争的游戏规则;政府发挥政治领导作用;政府保障社会公平。

2.历史是否会发生逆转
[1]历史能否发生逆转或许取决于对以下问题的回答
重新划分或调整国家与市场的边界,是否再次扩大政府的作用和职责取决于对关键问题的回答。

具体包括:
①可持续发展问题:市场经济能不断带来经济增长、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等好处吗?
②社会公平和正义问题:如何分配财富?如何重新定义福利国家?市场经济的结果会被看作是公平、合理和正义的吗?
③民族特性问题:在新的国际经济中,国家的特性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变化能使大多
数国家的公众确定其环境足够安全吗?
④环境问题:在环境问题正在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问题的条件下,如何使不同的国家对广泛的环境关切做出反应?如何寻求进一步改善环境的新的解决办法?
⑤人口问题:市场经济将如何处理人口方面的成本?如何应对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剧增和发达国家的老年人的比重日益上升?
[2]符合“钟摆”原理的关系
①国家与社会;
②政府与市场; ③效率与公平。

[3]“钟摆”原理示例——罗斯福“新政”前后的变化
三、公共行政[学]的任务
1.问题
1980年,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德怀特·沃尔多针对当时公共行政的现状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即公共行政往何处去,继而提出了14个相关的问题。

罗斯福“新政”前
☆政府的职能:以利益
为纽带,积极导引社会
资本全面进入大开发;
政府以界定、明晰和保
护产权为基本,构建法
律制度。

☆职能结果:基础设施
发展;延伸了产业链;
经济发展、繁荣;酝酿
着深刻的危机。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3R ”即复兴、救济、改革。

☆财政扩张,发行国债,投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管制”,应对垄断,解决市场失灵; ☆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公平,拯救穷人,缓和劳资矛盾,维持社会基本稳定。

罗斯福“新政”后 ☆改变了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点,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开始担负起充分就业、社会保障与经济稳定的责任。

☆政府干预抑制了社会的创造新的财富的欲望和热情;淡化美国人的奋斗精神;降低了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率和国际竞争力、恶化了国家的财政状况、造就了庞大
而缺乏效率的政府机构。

2.回答
①发展方向与价值选择的关系;
②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③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④政府行政制度与公共管理有效性的关系。

24.3 配套考研真题解析
一、配套考研真题
1.企业家政府[概念题,中山大学2012年研]
2.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一书中提出的政府再造的十大原则。

[简答题,北师大2004研]
二、配套考研真题解析
1.企业家政府[概念题,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企业家政府是指用企业家在经营中所追求的讲效率、重质量、善待消费者和力求完美服务的精神,以及企业中广泛运用的科学管理方法,改革和创新政府管理方式,使政府更有效率和活力,通过改变官僚政府内部的管理机制和内部驱动力,重新塑造政府形象。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西方传统政府官僚体制危机的加深,发达国家政府掀起了新一轮的行政改革热潮,奥斯本和盖布勒在这一时期提出了“企业家政府”这一概念并进而将其发展成为一种理论,强调用企业家精神来改革或重新塑造政府。

2.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一书中提出的政府再造的十大原则。

[简答题,北师大2004研]
答: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一书中提出的政府再造的十大原则如下:
[1]导航性的政府。

政府的职责在于规划远景,建立发展的方向和机关的使命与目标,并从中担任催化剂的角色,而实际推动的工作则可交由民间来执行。

这种由政府规划政策并予以辅导协助,民间组织负责提供服务建设的分工,不但能整合国家与社会的力量,更能发挥各自的竞争特长,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2]竞争性的政府。

公平的市场竞争,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品质。

政府应该扬弃过去公共服务的独占心态,鼓励民众参加提供公共服务,而由顾客进行裁判和选择,如此就可刺激政府机关改进其管理方法,提高服务水平与服务品质。

[3]任务导向的政府。

照章办事虽然是政府官僚体系的主要特征,但却带来了守旧刻板、繁文缛节、无效率等弊端。

政府固然要依法行政,但更要使民众得到福祉,在合法的范围内,行政机关的动作应以目标和任务为导向,发挥创造性,以弹性、高效、便捷的方法完成其任务。

[4]结果导向的政府。

企业型政府强调工作的实际结果,预算和绩效并重,通过明确的绩效标准奖励成功,并从挫败的经验教训中继往开来。

企业型政府通常运用绩效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以实际的结果为工作的重点,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体制。

[5]顾客导向的政府。

民主政府以创造民众利益、服务民众为目的,从市场的观点来看,就是针对顾客的需要来提供服务。

因此,企业型政府的运作应以顾客为导向,检讨并改变传统服务生产与传输的老方法,建立顾客回应系统,及时倾听顾客的意见,满足顾客的需求。

[6]有企业心的政府。

传统的财政理论,强调国家应该如何节俭支出,达到收支平衡。

企业型政府则强调利润的观念,认为应发挥企业经营的精神,进行有效的投资,通过开源,以获取更多的收益,解决窘困的错误状况,达到自给自足的境地。

[7]分权化的政府。

企业型政府讲求分权的管理观念,授权地方政府或派出机关发挥因地制宜的管理作用。

对内讲求参与管理的观念,授予部属一定的决定的权力,并通过集体的参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组织的生产力和工作效率。

[8]属于社区的政府。

政府应该提供有效的意见表达通道,鼓励民众关心并参与公共事务,只有如此,政府才能确实掌握社会问题,才能真正了解民众的需求,进而对症下药。

通过公民的参与和监督,可有助于提升民众对政府施政的认同感。

[9]预防性的政府。

传统的官僚组织习惯于以被动的姿态处理问题,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更容易招致民众的怨言。

企业型政府重视策略的思考和长期性的规划,能够针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制定对策,因此,危机管理的能力较强,更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10]市场导向的政府。

现代政府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无法扮演过去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大政府的角色,所以,企业型政府在市场竞争机制下具有资源有效运用理念,开放公共服务的市场,通过法令的规范和信息的流通,使民间组织共同分担营运的风险,协助政府处理公共事务,刺激政府机关工作效率的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