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一、编制依据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交质监发【2011】217号。

2、《高速公路施工合同段合同文件》、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

3、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9年版)》、《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现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现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相关规范。

4、现行《公路施工手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5、现场踏勘调查、搜集的实地资料。

6、我单位在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相关工程的技术总结、工法成果等。

7、依据以上文件、规范、标准及工程实地勘察情况,结合我公司现有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复杂地形地质条件隧道施工的丰富经验,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保质量、保工期、保安全、创精品”为目标,编制本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1、隧道工程概况王家沟隧道位于***内,隧道为双洞四车道,采用左右线分离式布设,其中左线隧道长度为2957m,起止里程为ZK33+539~ZK36+496,右线隧道长度为2984m,起止里程为K33+504~K36+488,属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

隧道设有行车通道3处,人行通道8处。

2、工程地质概况(1)、地层岩性隧址内范围出露地由老到新寒武系崮山组、奥陶系冶里组、第三系上新统静乐组、第四系上更新统马兰组地层;各组段地层岩性特征及分布如下:寒武系崮山组、奥陶系冶里组岩性主要为石灰岩,岩性变化相对较小,地貌上表现为中缓坡。

工程性质较好。

第三系上新统静乐组岩性岩性为粉质粘土,褐红色,可塑~凝塑,土质均匀,局部夹卵石土透镜体,工程性质相对较差。

第四系上更新统马兰组地层岩性主要为粉土,褐黄色,含少量小钙质结核,土质均匀,工程性质较差。

(2)、围岩级别划分隧道围岩级别划分统计表围岩级别ⅢⅣⅤ总长(m)右线围岩长度(m)1580 1110 294 2984 所占比列52.95% 37.2% 9.85%左线围岩长度(m)1620 1040 297 2957 所占比列54.79% 35.17% 10.04%(3)、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本隧道不良地质主要为隧道出口洞口地层为浅埋黄土段。

隧道出口洞口位于黄土覆盖的基岩中陡坡上,洞口段围岩及洞口边坡主要由强风化奥陶系冶里组石灰岩和第四系山更新统马兰组粉土组成。

洞口段黄土结构较松散,有空隙,垂直节理发育,渗透性强,具II级自重湿陷,在大气降水作用下易发生冲蚀。

(4)、地质构造及地震动参数项目所处区域起点位于岢岚逆断层北部的吕梁~太行断块的吕梁块隆的西北部(芦芽山~赤坚岭梭形掀背斜)经离石大断裂进入鄂尔多斯块(山西部分),各断块间以及断块内的次级断块间,一般往往以枢纽冲断为界。

本区内逆冲断裂主要为离石大断裂与神池—五寨—岢岚断裂。

隧址区属于鄂尔多斯断块,其东侧以离石大断裂与吕梁~太行断块相邻,其南侧以范家庄~西垲口断裂与临汾~运城新裂隙相接。

该断块在山西境内南北长400km,东西宽30~60km,呈狭窄的长条状,出露地层以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上第三系为主,第四系广泛分布,使大部分基岩仅出露于河谷,岩层总体走向呈南北向,向西缓倾倒。

隧址区内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抗震设防烈度值为7度。

(5)、水文地质特征隧址区内地下水为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含水层为灰岩,水位等高线在900~1000m;水位埋深较大。

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沿灰岩河谷裂隙带垂直渗漏。

三、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根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桥梁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及《公路隧道作业要点手册》的有关内容、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建立我标段隧道工程风险指标体系。

1、隧道工程风险评估分级(1)、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主要考虑隧道地质条件、建设规模、气候与地形条件等评估指标,评估指标的分类、赋值标准。

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分类分值说明地质G =(a+b+c) 围岩情况a1. Ⅴ、Ⅵ围岩长度占全隧道长度70%以上3-4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实际情况确定。

2. Ⅴ、Ⅵ围岩长度占全隧道长度40%以上、70%以下 23. Ⅴ、Ⅵ围岩长度占全隧道长度20%以上、40%以下 14. Ⅴ、Ⅵ围岩长度占全隧道长度20%以下0瓦斯含量b1.隧道洞身穿越瓦斯地层2-32.隧道洞身附近可能存在瓦斯地层 13.隧道施工区域不会出现瓦斯0富水情况c1.隧道全程存在可能发生涌水突泥的地质2-32.有部分可能发生涌水突泥的地质 13.无涌水突泥可能的地质0开挖断面A 1.特大断面(单洞四车道隧道) 4 2.大断面(单洞三车道隧道) 3 3.中断面(单洞双车道隧道) 2 4.小断面(单洞单车道隧道) 1隧道全长L 1.特长(3000m以上) 4 2.长(大于1000m、小于3000m) 3 3.中(大于500m、小于1000) 2 4.短(小于500m) 1洞口形式S 1.竖井 3 2.斜井 2 3.水平洞 1洞口特征C 1.隧道进口施工困难 2 从施工便道难易、地形特点等考虑。

2.隧道进口施工较容易 1注:1.指标的取值针对单洞。

2.表中“以上”表示含本数,“以下”表示不含本数,下同。

(2)隧道工程总体施工风险分级标准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风险等级计算分值R等级Ⅵ(极高风险)22分及以上等级Ⅲ(高度风险)14-21分等级Ⅱ(中度风险)7-13分等级Ⅰ(低度风险)0-6分(3)、事故发生可能性的等级分成四级,见下表事故可能性等级标准概率范围中心值概率等级描述概率等级>0.3 1 很可能 40.03~0.3 0.1 可能 30.003~0.03 0.01 偶然 2<0. 003 0.001 不太可能 1注:○1当概率值难以取得时,可用频率代替概率。

○2中心值代表所给区间的对数平均值。

(4)、事故发生后果的等级分成四级人员伤亡是指在参与施工活动过程中人员所发生的伤亡,依据人员伤亡的类别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等级标准如下表示:人员伤亡等级标准后果定性描述特大重大较大一般后果等级 4 3 2 1人员伤亡数量(人) ≥30或≤10010≤F<30或50≤SI<1003≤F<10或10≤SI<50F<3或SI<10注:F=死亡人数(含失踪) SI=重伤(5)、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经济损失是指风险事故发生后造成工程项目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包括直接费用和事故处理所需(不含恢复重建)的各种费用,如下表示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后果定性描述一般较大重大特大后果等级 1 2 3 4经济损失(万元)Z<10 10≤Z<50 50≤Z<500 Z≥500 (6)、专项风险等级标准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等级,将风险等级分为四级:极高(Ⅳ级)、高度(Ⅲ级)、中度(Ⅱ级)和低度(Ⅰ级)。

风险等级标准后果等级概率等级一般较大重大特大1 2 3 4很可能 4 高度高度极高极高可能 3 中度高度高度极高偶然 2 中度中度高度高度不太可能 1 低度中度中度高度(7)专项风险评估流程图(见下图)计算分值P 等级描述等级P≥14分以上等级Ⅳ级(很可能) 46≤P<14分等级Ⅲ级(可能) 33≤P<6分等级Ⅱ级(偶然) 2P<3分等级Ⅰ级(不太可能) 12、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风险等级接受准则处理措施低度可忽略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和监测。

中度可接受一般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但需予以监测。

高度不期望必须采取风险处理措施降低风险并加强监测,且满足降低风险成本不高于风险发生后的损失。

极高不可接受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规避措施并加强监测,否则要不惜代价将风险至少降低到不期望的程度。

专项风险评估流程图成立风险评估小组风险源辨识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分析主要事故类型资料收集和现场勘查相关人员调查评估小组讨论 专家咨询风险分析分析事故的致险因子确定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系统安全工程方法动态评估 风险估测一般风险源检查表法 LEC 法重大风险源风险矩阵法 指标体系法隧道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措施建议四、风险评估1、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分为总体风险和专项风险评估。

(1)总体风险评估指开工前根据隧道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结构特点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评估隧道工程整体风险,估测其安全风险等级。

属于静态评估。

(2)专项风险评估指是将总体风险评估等级为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隧道工程中的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作为评估对象,根据其作业风险特点以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源普查,并针对其中的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估测,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属于动态评估。

2、各项基本风险、引起风险的因素根据设计现场勘察资料和给定的计图纸对王家沟隧道危险单元划分及风险分析:(1)隧道洞口仰坡陡立,岩石破碎,垂直节理发育,受雨水冲刷易形成溜滑,仰坡稳定性差。

(2)王家沟隧道洞身开挖易发生坍塌,尤其是洞口V级浅埋段。

(3)二衬施工属于高空施工,存在人员高空坠落和高空坠物等危险因素。

(4)空压机等特种设备存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危险因素。

4、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评分依据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主要考虑隧道地质条件、建设规模、气候与地形条件等评估指标,具体见下表。

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分类分值说明地质G=(a+b+c)围岩情况aⅤ、Ⅵ围岩长度占全隧道长度20%以下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实际情况确定瓦斯含量b隧道施工区域不会出现瓦斯0富水情况c无涌水突泥可能发生的地质0开挖断面A 中断面(单洞双车道) 2隧道全长L 长(大于1000m、小于3000m) 3 洞口形式S 水平洞 1洞口特征C 隧道进口施工较容易 1 便道、地形综合考虑隧道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为:R=G(A+L+S+C)王家沟隧道R=G(A+L+S+C)=2×(0+3+1+1)=10,8≤10≤13,依据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隧道总体风险等级为Ⅱ级(中度风险)。

5、隧道工程专项风险评估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后,通过相关人员调查、评估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方式,分析评估单元中可能发生的典型事故类型,并形成风险源清单。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源普查清单序号风险源判断依据1 坍塌本隧道Ⅴ级围岩浅埋黄土段2 触电操作不当,造成人员伤害3 火工品可能导致爆炸,造成人员伤害4 高空坠落防护措施不到位,造成人员伤害5 机械伤害操作失误,造成人员伤害评估小组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对可能导致事故的致险因子进行分析,具体情况见下表:隧道风险源风险分析表单位作业内容潜在的事故类型致险因子受伤害人员类型伤害程度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备注洞口工程坍塌地质因素作业人员本身死亡变形较大等违规作业等物体打击作业场所内设施作业人员本身轻伤无防护等操作错误等高处坠落作业场所内设施作业人员本身重伤无防护、无警示标志等忽视警告标志等洞身开挖坍塌地质因素作业人员本身死亡变形较大等违规作业等物体打击作业场所内设施作业人员本身轻伤无防护等操作错误等高处坠落作业场所内设施作业人员本身重伤无防护、无警示标志等忽视警告标志等机械伤害作业场所内设备同一作业场所其他作业人员重伤使用不安全设备等设备带“病”运转等洞身衬砌触电人员活动作业能力作业人员本身重伤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等(电气)未接地等物体打击作业场所内设施作业人员本身轻伤无防护等操作错误等高处坠落作业场所内设施作业人员本身重伤无防护、无警示标志等忽视警告标志等洞内运输机械伤害作业场所内设备同一作业场所其他作业人员重伤使用不安全设备等设备带“病”运转等6、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隧道工程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方法,事故的严重程度的估测方法采用咨询专家处理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