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东师大版高中历史第四分册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华东师大版高中历史第四分册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1、马克思曾说:“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

但是,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

”结合课文中斯托克顿—达林顿铁路公司的实例,说明股份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首先,股份制具有极大的资本积聚功能,特别是能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进行单个资本所无法实现的诸如修建铁路等耗资巨大的工程。

如:1825年修建的斯托克顿—达林顿铁路需高达10万英镑的投资,当时没有一个企业或个人能独立承担,于是组建了斯托克顿—达林顿铁路公司。

公司通过发售股票的办法,筹集了所需的巨额资金,并在短短一年中完成了铁路建设,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其次,股份公司中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还有利于按市场规律实行生产资源和资金的优化组合。

所以,股份制解决了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生产力需要巨大的资本投入这一关键问题,推动了经济发展。

到19世纪中后期,由股份公司和股票交易所等构成的股份经济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中已占主导地位。

2、为什么说现代工厂制是工业革命的产物?首先,现代工厂制度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而出现的。

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英国的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资本家将雇佣劳动者集中在一定规模的工厂里,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分工,有条不紊地进行机械化生产。

英国的工厂最早出现在纺织行业,到19世纪中叶,工厂已成为英国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

其次,现代工厂制度适应了机器大工业的需要。

工厂制有利于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根据生产流程,制定各项技术操作规范及其他经营管理的规章,使机器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效能,使工人发挥最大限度的劳动潜力,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所以,现代工厂制度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工厂制的普及,有力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第11课工业时代初期的社会矛盾(一)练习与测评1、下面是1839年英国政府蓝皮书记载的斯皮特菲尔兹一个丝织工的证词,阅读后回答问题。

问:“你有孩子吗?”答:“现在没有了,以前有两个,都死了,谢上帝开恩!”问:“你是说对孩子的死亡感到满意吗?”答:“正是这样,谢谢上帝!我因此卸下了养育他们的重担;他们呢,可怜的东西,则免除了尘世间的许多苦难。

”你如何理解这位丝织工的回答?这位丝织工的回答反映了在工业时代初期英国工人的悲惨境遇和尖锐的社会矛盾。

首先,工人在监工的监视下,从事高强度的机械化劳作,他们工作环境恶劣,劳动时间长,工资低廉,无法承担养育子女和家庭的重任。

其次,资本家为取得高额利润,大量雇佣女工和童工,工人的妻子和儿女与成年男人干一样的活,却拿着更为低廉的工资,处境更加悲惨。

第三,工人无法生存必然起来反抗,劳资矛盾极为尖锐,将影响到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四,工人的斗争将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相关的社会立法的出现与完善,促进社会的公正、公平。

2、英国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曾这样总结: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然而并没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

面对工业社会初期的社会矛盾,各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作用如何?工业革命期间,在工人争取生存而斗争的压力下,欧洲一些国家的政府为维护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缓和阶级矛盾,首先从工厂法开始,制定了一些关于劳动、报酬、教育、卫生和社会救济方面的法律和法规。

作用: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社会立法虽然从法律上一定程度保障了社会底层民众的一些基本权利,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条件,发挥了缓和矛盾、化解社会冲突的作用,但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的公正、公平,也没有消弭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和冲突。

第四单元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第12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一)练习与测评1、列举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

为什么说他们的社会主张是空想?答: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空想社会主义者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设计了理想中的和谐、协作和平等的社会。

但他们把社会主义看成是理性的产物,正义的体现,天才头脑的发明,而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他们相信天才创造历史,希望理性统治世界,不能正确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对于如何实现社会主义,他们回避政治斗争,诉诸经济和社会改良,并把实现社会主义的希望寄托于人们的道德觉悟,而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由于他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实现途径的设想上都存在不足,故只能是空想。

2、马克思主义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答:历史条件:(1)工人运动的开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阶级条件。

(2)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如自然科学领域的新发现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等社会科学领域的新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理论条件。

(3)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第13课巴黎公社(一)练习与测评1、“三月十八日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答:法兰西第二帝国后期,社会矛盾激化;色当战役中法国战败,在内外双重因素影响下,巴黎爆发了以工人为主的革命运动,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资产阶级建立了第三共和国临时政府。

临时政府无力抵挡德军的继续入侵,被迫与德国签订屈辱的和约,割地赔款。

巴黎工人对临时政府的无能和卖国行为不满,再加上巴黎被围期间人民生活困苦,工人渴望尝试建立另一种制度来摆脱困境,为此组建国民自卫军,准备夺取政权。

1871年临时政府派军队偷袭国民自卫军防守要塞,引发工人起义,这就是三月十八日革命。

2、巴黎公社采取的措施中,哪些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答:1.“普选产生公社委员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体现人民政府人民选,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基本政治原则,对于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借鉴意义。

2.“公社委员及所有公职人员最高薪金不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工人与公职人员的经济平等,对防止公职人员的腐败具有借鉴意义。

3.“实行免费劳动介绍、禁止克扣工资、男女同工同酬等社会立法”,对于建立公正、公平、和谐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4.“推行免费义务教育和世俗教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对于今天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使每个孩子都拥有受教育的机会,体现社会主义平等,具有借鉴意义5.“反对民族沙文主义、民族压迫和侵略战争”,对于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争取稳定的国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第14课美国的扩张和强盛(二)、练习与测评1、填写下表,整理19世纪中期以前美国领土的主要变化。

独立战争初期:美国领土只有大西洋沿岸13个州,约80万平方公里。

1783年《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并让美国取得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密西西比河以东的那一地区,美利坚合众国的边界是:先后北接加拿大和大湖区,东滨大西洋,南接佛罗里达,西至密西西比河东岸,领土达到230万平方公里。

19世纪中期:在1783年的领土基础上增加了佛罗里达、路易斯安那、德克萨斯、俄勒冈、新墨西哥在内的广大领土,形成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接加拿大、南临墨西哥湾的领土范围。

2、简述导致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

(1)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推动美国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

(2)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和斗争随着其领土扩张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而日趋激烈。

表现为双方在市场、关税、西部土地处理、奴隶制存废等一系列利益问题的处理上。

(3)1860年代表北方工业资本家利益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点燃了南北战争的导火索。

1861年,擅自宣布脱离联邦的南部州首先挑起内战。

第15课德国的统一和崛起(二)练习与测评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1810年圣马丁节(11月11日)起,还农民自由身,允许农民自移动与择业;无论贵族、市民、农民都可以分割、抵押、买卖土地。

——《十月敕令》农民可以把使用的土地转为己有,在按规定向庄园赎买义务后,均可以将其田庄转为自身财产。

农民在把世袭耕地变为自由地产时,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或出让部分土地,才能免除徭役和租税。

如保留地太小,不能靠割让后的剩余土地维持生活,可保留全部土地而支付租金。

——《调整敕令》(1)、普鲁士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完成农业资本主义改造的?普鲁士通过1807年颁布《十月敕令》,废除农奴制度,让农民获得人身自由,成为自由劳动力;随后又于1811年颁布《调整敕令》,让农奴通过赎买方式清除封建义务并获得对土地的支配权,成为自由经营的小农户,另一方面,普鲁士容克在这一过程中获取了大量的赎金,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积累了雄厚的资本。

最终使得普鲁士基本完成了农业资本主义的改造,为资本主义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农民获取自由的方式与获取土地的方式有何不同?不同点:农民获取自由不需要缴纳赎金,根据《十月敕令》就成为自由民;而农民获取土地则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或者让出部分土地,以此来免除诸多的封建义务,从而取得对土地的支配权。

2、19世纪下半叶德国迅速崛起的原因是什么?① 19世纪70年代德意志统一事业的完成,扫除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障碍。

②德国统一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德国经济的发展④ 19世纪后期在镇压工人运动的同时,推行福利化的社会政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⑤对外推行稳健的“均势外交”政策,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第16课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一)练习与测评1、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都对近代俄国的崛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试比较两者的异同。

相同点:a、都是为了改变俄国的落后状况。

B、主观上都是代表农奴主阶级利益的改革。

C、都是农奴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D、改革后都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

e、改革后都加强了对外扩张的力量。

欧亚洲洲地跨欧亚两大洲的大帝国——沙皇俄国第17课日本明治维新(一)练习与测评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1)19世纪中期,为什么说日本“似乎注定要灭亡”?德川幕府统治腐败,黑船事件,美国叩关成功,与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日美亲善条约》、《日美友好通商条约》,荷兰、俄国、英国和法国仿效美国,强迫日本签订一系列类似的不平等条约。

这些条约将日本推到了半殖民地的边缘,使其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

(2)日本是如何逃脱被征服的命运的?以西南各藩武士为首,发动倒幕运动,废除幕府制度,建立新政府。

此后,明治政府积极推行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维新政策和措施,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力不断增强,日本展开“修约运动”,废除了幕府时期和西方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最终实现和西方列强平起平坐的目的。

第1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练习与测评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和标志是什么?建议:本题可视学生学习基础,分层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