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建设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一部分编制依据1、市东建建筑的《信达·海岸》施工图纸(2006年7月);2、建设单位(业主)对工期、质量的有关要求;3、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4、公司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的有关文件;5、《市基坑工程管理规定》(穗建技[1999]311号);6、《关于基坑安全问题的补充通知》(穗建筑[2005]412号);7、《省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2003年12月1日实施)8、《工程测量规》(GB50026-93)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10、《外墙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2000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13、《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JGJ/T10-9514、《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JGJ104-9715、《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16、《混凝土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17、《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3-2002)1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19、《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9-2002)2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GB50210-2001)2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2、《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及建筑施工手册》23、中南地区通用建筑标准设计(二)安全生产管理标准规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JGJ80-91)3、《建筑工程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JGJ33-2001)4、《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GB50104-93)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JGJ46-88)6、《关于基坑安全问题的补充通知》(穗建筑[2005]412号);7、市建筑行业主管部门有关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以及现行其他的施工验收规、规程和标准,省、市有关建筑技术、质量、安全和文明的规定。
第二部分工程概述一、工程概述信达·海岸位于市滨江东路北侧,北临珠江,与二沙岛对望,东西两侧为沿江住宅小区,本工程地下部分有二层、地下二层为附加式人防地下室,平时功能为小车库,战时功能为六级二等人员掩蔽。
人防区建筑面积1525平方米,可掩蔽1100人。
地下一层为停车场。
地下室总建筑面积10182平方米,地下室还设有水泵房、通风、机房、配电房、库房等设备用房。
信达·海岸由市德裕发展开发,市东建建筑设计,市恒茂建设监理负责施工监理,广西建工集团四公司承建。
二、建筑设计概况2.1、建筑物为一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建筑物长约83.5米,宽约63.28米,总高99.2米。
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层,地下室建筑面积10182平方米,地下二层建筑面积为4949平方米,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为5233平方米,地面上一~四层商用及公建配套面积为6261平方米,五至三十三层住宅建筑面积3334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9858平方米。
2.2、建筑物商业住宅两用,地下一、二层为停车场、设备房,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地下室为平战两用,平时作为机房车库,战时为人员隐蔽和物质储备库,设有普通停车位两层共206辆。
一~四层作为综合功能区,设有幼儿园、药店、新华书店、办公楼及综合商铺。
四层以上每层分作三个主体单元,两个单元每层有2户住宅,另外一个单元为一户,每一层共有5户住宅。
每单元设有两个电梯。
住宅共25层总计130套。
2.3、地下室抗渗等级为S8、采用添加外加剂的结构自防水方法。
按凝胶材料10%掺入SY-G抗裂渗外加剂。
屋面防水为二级防水,采用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1.5厚,再铺一层3厚OEE高聚物改性沥青夹聚乙烯胎膜防水卷材。
屋面排水为有组织排水。
2.4、屋楼地面和墙面为粗装修,要进行二次装修。
住宅公共部分地面采用基层面刷水泥浆结合层一遍,铺瓷面砖,铺20厚花岗岩或石,,水泥浆擦缝。
地下室地面为水泥砂浆抹面压光。
其余部位做法见二次装修设计。
2.5、主楼墙采用水泥石灰砂浆,分两次抹灰,纸筋灰或腻子罩面,刷墙漆(白)色二度。
经常有水的房间,以水泥砂浆打底,刷971—1渗透冷胶料,水泥砂浆加水重20%107胶贴面砖,白水泥擦缝。
地下室、设备房顶棚、墙面:用20厚1:2.5水泥砂浆,刷防霉涂料。
公共部分做法见二次装修设计。
2.6、外墙饰面以水泥石灰砂浆打底及抹面,面刷外墙漆,部分墙面贴外墙面砖,公共部分墙面采用20厚花岗岩或石板贴面,勒脚镶贴文化石。
2.7、屋面:1)结构层表面清扫干净,2)防水层采用Ⅱ级防水,一层971-A1渗透冷胶料1.5厚,面铺一层 3厚OEE高聚物改性沥青夹聚乙烯。
3)保护层满铺聚0.15厚聚乙烯薄膜一层,25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面撒素水泥。
4)隔热层铺膨胀珍珠岩带脚承重隔热砖缝宽5~8,1:1水泥砂浆填缝。
三、结构设计概况本工程按7度(0.10g)抗震烈度设防,其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框支抗震等级为一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
工程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桩深约8~18米,桩端支承于微风化岩层。
基坑支护采用地下连续墙护壁,一道水平混凝土支撑。
地下室底板为整体防水筏板。
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及框架柱承重,填充墙采用普通砼小型空心砌块或加气砼砌块,楼面、屋面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结构砼标号见下表:3.1、设计要求及特点1、地下二层、地下一层、首层梁板砼中采用微膨胀剂、工程纤维(0.8KG/M3)及加强带,该混凝土水中14天限制膨胀率不得小于万分之一点五。
地下室外墙不采用微膨胀剂、工程纤维,但需在地下室四边砼墙上各设置一条竖向后浇带,宽度为1000MM,后浇带砼的强度等级均须比该部位原砼的强度提高C5,但该砼强度等级不应超过C45,该混凝土水中14天限制膨胀率不得小于万分之二点五,后浇带砼须待其两侧的结构砼浇筑60天后方可浇筑。
2、地下室底板底标高为-10.00m,基础底板板厚为700mm,桩基础处底板大部分厚为1200mm,局部承台厚为1500mm。
由于地下室面积为4857.7M2。
因而砼一次性浇注量很大,结构各阶段的结构各阶段的施工均须制定和落实针对性质量技术保证措施,加强施工过程的预防和控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四、现场条件现场施工场地约5000平方米,业主提供施工用水ф50mm管径供水管,施工用电电源容量为315KVA,排水下水道ф300mm。
第三部分施工现场平面及管理措施一、施工准备阶段现场总平面布置(见附图一)二、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在围墙南侧设两个主要出入口,临时设施沿场地周围布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三、施工用电布置根据工程特点,施工用电平面和立面分开布置,在平面上办公区用电与施工区用电分开布置。
(见附图一)3.1、施工用电已接通,容量为315kw。
3.2、施工用电已经接通,电缆规格为3x95+2x50,每50米设置一个1#电箱。
办公用电与施工用电分别从这些电箱接出。
3.3、为满足结构工程施工,从现场的1#电箱接出2#电箱,再从2#电箱接出小电箱接至施工地点。
3.4、 1#电箱和2#电箱的制造按照有关国家标准执行。
为了确保工程进度,根据施工需要,现场必须设置足够的夜间照明。
四、施工用水布置4.1、业主已在现场提供Φ 50水源,由我公司装上水表后与现场四周敷设的2″水管接通。
4.2、根据工程特点及后续施工需要,施工用水在平面和立面上分开布置,在平面上沿施工场地周边布置,水管用二路2″管,在施工场地周边的水管每隔50米左右设一个水龙头。
4.3、施工排水布置在施工场地周围布置环形排水沟,排水沟采用砖砌粉刷,盖预制砼沟盖板。
在场地中设置沉淀池,场地污水处理经沉淀池沉淀后方能排入市政污水管,沉淀池派人定时清理。
五、大型施工机械的设置方案5.1、大型机械设置构想为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决定采用先进大型施工机械,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5.2、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大型机构设置1、由于本工程场地周边均有原建筑物,场地狭小,因此仅可在场地北面设置QT80塔吊一台,臂长55m,施工时利用塔吊将钢筋,模板集中吊送至作业区,配合施工。
2、地下工程的砼施工采用砼输送。
同时在东西两大门设置泵车、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3、地下室底板的钢筋加工场因现场狭窄,材料堆放及施工较为困难,拟采用35T汽车吊一台,将地下室底板钢筋吊下至基础底后加工。
第四部分工期和工程进度一、工程总设想根据本工程总体进度要求,经过认真分析,根据我方条件,确保地下室结构工期为 100日历天。
第五部分主要分部分相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测量方案1.1、测量总则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几何标高基准点为依据进行轴线设放及标高控制1.2、平面控制点的设置根据原始坐标控制点及临时过渡点,在基础底板上测设一控制网,确定测量控制点1.3、主楼垂直控制点的设置及测量方法1、在基础底板面上埋设4个垂直控制点,以该4个垂直控制点为基准进行垂直控制测量。
2、投测时间确定在清晨阴天等受太阳直射较少的时间3、在地下室结构施工中,利用基准点和基坑四周已测设的轴线为依据,架设全站仪(带弯管),从四个方向投测基础底板上,测设4个垂直控制点,并在基础底板面上利用直角坐标法结合坐标法校核,确定无误后,将其用钢板固定,作为以后向上投测的基准点。
4、在地下楼层施工过程中,每层都必须引测轴线,并由监理方检查确认。
1.4、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及测量方法1、按设计要求在基础底板及楼角处布置沉降观测点,利用业主提供的水准点作为高层控制点,进行沉降观测2、原则上混凝土每浇捣一次,进行一次沉降观测3、仪器采用DS-28自动平准水准仪作往返观测1.5、竖向高程布置及层高测量方法1、以业主提供的水准点作为高程控制点,引测6个基准标高至外墙面,尽量减少钢尺引测标高而引起的累计误差2、利用垂准控制测量孔,在垂准点上架设全站仪(带弯管),首先利用墙体标高测出仪器高,在正上方设置棱镜,棱镜一标尺,并用水平仪引测于墙体上1.6、测量仪器要求2秒全站仪自动安平水准仪50m钢卷尺3把5m塔尺3把其他辅助仪器以上仪器均鉴定合格,并定期检定1.7、测量精度的控制及误差围1、测角:采用三测回,测角中误差±5秒以,总误差±5mm以2、测距:采用往返测,取平均值3、量距:用鉴定过的钢尺进行量测并且进行温度修正4、每层轴线之间的偏差在±1mm以,层高垂直偏差在±2mm以,住楼总高度垂直偏差在±1cm以1.8、工尺测量复核方案测量仪器的选用:2秒全站仪自动安平水准仪50m钢卷尺其他辅助仪器,如垂直目镜,棱镜,光标,塔尺等以上仪器均应鉴定合格,并在使用有效期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仪器的常用指标,一旦偏差超过允许围,应及时校正,确保测量精度1.9、测量控制网的设置1、本工程地下室二层,存在由于主体沉降,压缩,变形,通视不良等,造成一系列不利于测量工作的因素,所以建立一个可靠的控制网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