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雨水收集利用工程

雨水收集利用工程

雨水收集利用工程【篇一:施工现场雨水收集再利用记录表】施工现场雨水收集再利用记录表工程名称:公共实验楼(组团4)(沙河校区公共实验楼(组团4))工程【篇二:雨水收集再利用解决专项方案2】gd220103□□雨水收集再利用解决专项方案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深圳福永碧绿花园5期工程地点:深圳市福永镇华文大道118号总承包施工单位:(法人章)施工单位:(法人章)编制单位:汕头市第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人:编制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批人:(编制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日期:年月日目录一、渗漏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地下室渗漏水部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渗漏水部位特征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渗漏水的原因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渗水处理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材料选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主要施工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侧墙部位裂缝渗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底板点状渗漏水处理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楼板大面积渗水修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楼面裂缝渗水处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5注防水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雨水是资源,综合利用在前,排放在后,是城市雨水利用途径的指导思想。

目前,水资源的缺乏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在传统的水资源开发方式已无法再增加水源时,回收利用雨水成为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水资源开发方式。

雨水利用是解决城市缺水和防洪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

雨水利用就是把从自然或人工集雨面流出的雨水进行收集、集中和储存利用,是从水文循环中获取水为人类所用的一种方法。

收集系统是指雨水收集的整个全过程,雨水收集主要包括四个主要方面:初期弃流--过滤---储存---回用。

雨水收集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减少雨水的排放量,使干旱、紧急情况(如火灾)能有水可取。

另外可以用到生活中的杂用水,节约自来水,减少水处理的成本。

美国隐筑公司成立于1982年,专注于雨洪管理业务,有专业的透水性铺路材料系统,以及用于草地和砂砾可行驶表面的环形和网格结构。

其中的是蓄水系统,这是一种模块化的堆叠结构,可以在地下存储暴雨水。

它是由注入模制塑料制成,单层板中包含36个垂直柱,可超过h-20负荷,该系统上方可承受行驶路面、停车场和其他结构场所。

卡套式连接构造,可容易实现堆叠构造,高度可达7.9英尺。

优势: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预组装机构,高度最高达到2.4m,实现94%的空间储水,无需使用石块,易于安装。

1【篇三:雨水收集利用全】1.城市化对城市排水的影响(雨水管理的必要性和趋势)1) 自然雨水的排放2) 城市化发展的结果城市化前,雨水落到天然的土地时,大多随着城市住宅、商业及工业的发展,城市数的雨水直接渗入地面,然后慢慢地渗透到地建设的增多,人工铺装地面增多,导致了大量下水或溪流及江河中,其中一部分渗入地面的的地面被不透水地面如屋面、停车场及公路等雨水会通过植物蒸发掉,仅有大约20%的雨水直所覆盖。

当雨水降落到这些下垫面时,大多数接从地面流入河道中。

的雨水迅速流入排水沟,然后排入附近的溪流及江河中,下垫面径流量增加到80%。

2.国内城市水环境现状1) 水资源严重短缺①我国目前660多个建制市中缺水城市占2/3以上,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0多个;②我国北方尤其缺水。

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流域所代表的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③目前城市化快速发展导致用水量陡增,水资源短缺日益严峻。

2) 水环境严重失衡①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河道,湖泊面临严重的污染;②地下水位偏低,引起地面沉降问题;③城市热岛效应加剧,水份蒸发量下降,空气干燥。

3) 城市雨洪灾害频繁发生①我国城市暴雨积水严重;②城市防洪的任务繁重;③设计标准偏低的城市排水体系难以承担城市发展需要。

3.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 1) 可持续发展1992年里约联合国世界首脑大会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著名概念,定义为:满足本代人需要的发展进程,但不应以损害后代人满足他们的需要为代价,主要内容包括:◆更好的医疗,教育和物质生活;◆每个人都有改善生活的可能性与机会;◆家庭和社会关系能够得到自我提高;◆享受具体的安全环境;◆享受基本的文明和政治自由;◆享有美好的自然环境,呼吸无污染的空气,饮用干净的水,生活在多样的植物与动物之中,不被破坏的自然更新和生产过程。

2) 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是西欧国家为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探索出的一种方法,通过设计的手法,对城市排水系统统筹考虑,同时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措施。

传统的地表水(雨水)处理和排放一般分别考虑水的流量、水的质量和环境的舒适(娱乐性)。

将这三个因素综合考虑解决地表水(雨水)的排水问题就称之为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stainable urban drainage system,简称suds)。

该系统比传统的排水处理系统更具有可持续性,因为该系统的目标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为前提。

采取这种方法能够适当扩展当前某些地区即将饱和的排水系统,使它们继续发挥作用,允许新的开发建设,特别是城市建成区;排水容量能够得以扩展,可以有新的开发和建设,同时减少雨水的流失。

4.雨水管理系统1) 水的流量:将发展区内的雨水径流量控制在开发前的水平 2) 水的质量:改善雨水径流的水质 3) 娱乐性:改善环境的舒适度雨水管理系统的构成和分类一、雨水治理系统(生物治理系统)雨水污染物有空气中的悬浮物;屋顶、草地、路面、停车场和人行道等表面的污染物,有些甚至有毒,如锌、铜和铅等重金属的沉积;其它还有腐烂的有机物养分;洗涤剂和动物病原体物质等等。

每次降雨,雨水都会带着这些雨水污染物流入排水管网(道)。

如果没有适当的管理,这些污染物将会污染我们的海洋和河流,甚至会严重影响水生态系统。

雨水过滤控制坑(gpt`s)只可以有效地清除固体,如生活垃圾、沉淀物和有机废物等。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法治理和过滤掉腐烂的有机废物、无机物质和重金属等化学污染物。

这只是初期过滤的一个方法。

中期过滤必须是采用生物治理技术的一种过滤方式。

如采用其它类治理类过滤方法:人工湿地,砂过滤器和雨水治理系统。

百海雨水管理系统引进的先进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创建一个中期雨水处理系统。

该系统已被证明能非常有效地治理污染的雨水。

所有的小到中等降雨时,雨水径流到系统期间进行处理。

在大暴雨时,系统能充分治理“初期雨水冲刷”径流中含有的主要污染物。

1、植被2、未经处理的雨水 3、检查口 4、干净的粗河砂 5、干净的砾石 6、雨水模块 7、土工织物 8、洁净的雨水二、雨水渗透系统我们城市的持续发展和绿色家园建设,这些都需要我们提供现场雨水管理系统。

系统可补充地下含水层,防止暴雨排泄可能导致下游洪水。

“百海”渗透矩阵系统被证明是一种最有效和低成本的能够有效解决对环境问题的雨水管理方案,在各地都会有对雨水现场渗透和雨水滞留的要求。

渗透矩阵由坚固的模块组成,暴雨被捕获并快速地流入被土工布包裹的储水矩阵中,暂时滞留,并经土工布回渗到地下,自然消散。

回渗的速率需根据土工布的性能及周围土壤的状况而定,矩阵可以被安装在各种类型的土壤,由于卓越的渗透性,事实证明,效率比砾石填充的渗透系统高达6倍。

高抗压强度的模块可以应用在可通车的各区域如停车场和道路。

预过滤的暴雨水在系统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

结合雨水过滤井和适当的雨水排泄控制井,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暴雨渗透系统。

1.渗透设施a. 绿地、透水铺装地面;b. 浅沟与洼地(干塘);c. 浅沟渗渠;d. 渗透管沟;e. 埋地渗透池; 2.渗透系统的优势a. 渗透池由渗透单元拼装而成,埋地布置,节约地面空间;b. 地下渗透池可承受交通负载及动态载荷;c. 布置灵活,根据地形或土壤渗透系数的要求,可带状、网状、放射状布置等; d. 安装方便,无须大型设备,施工时间短;e. 渗透单元的空间利用率95%,是传统的砾石的3倍,节约地下空间及施工工程量。

3.渗透系统设计应注意的几点b. 地下渗透池距地下水位至少1m;c. 地下渗透池距建筑物至少5m;d. 地面径流已污染的区域不宜采用雨水渗透系统;e. 易发生陡坡坍塌、滑坡灾害的危险区域不宜采用雨水渗透系统;f. 自重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和高含盐土等特殊土壤区域不宜采用雨水渗透系统; g. 其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