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
姓名:陈银芳
学校:平舆县第一初级中学性别:女
电话:
《心声》教学设计
平舆县第一初级中学陈银芳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理清作者思路。

2、品味语言,通过心理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3、揣摩“心声”的深刻含义,联系生活实际,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

过程与方法:
课前预习课文,整体感知:课上速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理清作者思路;课中精读课文,通过心理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揣摩“心声”含义,探讨小说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展示学生个性,引导学生从文中摄取有益的东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让学生从京京的身上体悟亲情,懂得在今后的生活中应关爱他人。

教学重、难点
1、把学生的情感体验注入课堂,是这节课的重点所在。

2、品味语言,通过心理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3、揣摩“心声”深刻含义,联系生活实际,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心声》,顾名思义,就是心理想要表达的声音,相信每个人都有内心深处想要表达的声音。

今天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先听听大家内心深处的声音。

(学生畅所欲言)
倾听了同学们的心声,让老师有了很多的启发和思考。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一位与你们年纪相仿的新朋友,他叫李京京,京京啊,最近可遇到了一些不痛苦的事,但他又无处可说,心里可懊恼了,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听听他的心里话,聆听他的心声吧。

(板书标题、作者)
检查预习情况
指明同学给下列划横线的生字注音
抽噎恍惚窸窣簪子蜷伏棱角纸捻子
二、朗读课文,复述故事,理清思路
1、快速阅读课文,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明确:
公开课前,李京京非常渴望朗读课文,可程老师怕影响公开课的效果,执意不让他读。

回家路上,李京京偷偷地在树林里读起课文,并深情回忆起乡下的爷爷和妮儿。

次日放学,李京京听被指定的赵小桢读课文,勇敢地指出她的不
足却反遭嘲笑。

公开课上,在被指定的同学不举手的情况下,李京京勇敢地举手并深情地朗读课文,以至打动了程老师和同学们。

板书:情节结构:
公开课前→回家路上→次日放学→公开课上
(想读课文)(偷读课文)(听读课文)(终读课文)
2、纵观情节发展的全过程,你找到小说的主要矛盾冲突了吗
(学生齐答)
明确:李京京——想读课文;程老师——不让读
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正确。

一个想读,一个不让读,课文正是围绕这一矛盾冲突展开情节的。

三、品析语言,通过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1、李京京为什么想读课文?你是从哪些段落找到依据的?
提示:为什么凡卡的故事能深深打动李京京,甚至使他在朗读时涌出了泪水。

明确:
(1)京京之所以想读课文,是因为京京与作品中万卡的境遇有着相似之处,对万卡有着感同身受的理解,情感上产生了共鸣。

他想通过朗读课文,表达内心的情感,借此发泄心中积郁的块垒。

(2)从课文19-24自然段能找到依据。

2、同学们来说说,刚才这些段落作者对京京的描写,主要用了描写人物的哪种描写方法?课文中还有哪些段落也用了这种描写方
法?
明确:心理描写。

20、21、23、24、32、42、51自然段
3、请同学们将这些段落中的“京京”、“他”换成第一人称“我”来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生活感受走进京京的内心世界。

谁能和京京一样声情并茂地读出你喜欢的段落。

4、从这个故事中,你觉得李京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李京京:沉郁、倔强、认真、满怀真诚、铭记亲情、渴望表达亲情。

5、京京因为他的勇敢和执着最终在公开课上朗读了课文,而程老师为什么当初不让京京读课文?
提示:老师真的是因为李京京嗓子沙哑念不好而拒绝他的要求的吗?
明确:老师内心对李京京这类“问题”学生存在偏见。

6、学完《心声》,同学们在敬佩李京京在课堂上表现出的勇气的同时,对程老师公开课的做法有什么看法?
小组讨论并归纳:程老师“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区教育局公开课交给她完成,说明他水平不低,特别是为了上好这节课,她绞尽脑汁。

她不让李京京朗读课文,是因为李京京的嗓子沙哑,怕影响了学校荣誉。

这种对工作负责的精神应当肯定。

但程老师为求得领导好评,采取急功近利的办法,把公开课上成表演课,只追求形式,甚至弄虚作假的做法应当摒弃。

四、综合分析课文,探讨“心声”的含义。

经过刚才对课文的分析,请大家讨论下“心声”的含义有哪几层?
提示:本课以“心声”做标题,作者描述了什么人的心声?怎样的心声呢?
板书:“心声”的含义:
(1)李京京渴望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希望老师理解的心声(2)李京京渴望表达自己内心感情的心声
深层含义:
(1)要求老师能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个人相同的关心和发展机会的心声
(2)渴望家庭和谐,能生活在一个幸福安宁的环境里的心声
(3)渴望友情。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我们聆听了一位来自同龄人的心声,我想京京的某些想法也正是大家心里的想法吧!也许你还有许多不吐不快的心声还没有机会对你想说的人说,那么就请你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以一种合适的方式,尽情地去表达吧!这节课的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幸福,关爱他人更是一种幸福。

六、作业布置
发挥想像,从下面两个问题中任选一题,把你想说的话写到随笔本上。

1、假如你是李京京,你最想对程老师说的话是什么?
2、假如你是程老师,你会如何对待李京京这样的同学?
板书设计
心声
黄蓓佳
情节结构:
公开课前→回家路上→次日放学→公开课上
(想读课文)(偷读课文)(听读课文)(终读课文)
“心声”的含义:
表层:
(1)李京京渴望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希望老师理解的心声
(2)李京京渴望表达自己内心感情的心声
深层:
(1)要求老师能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个人相同的关心和发展机会的心声
(2)渴望家庭和谐,能生活在一个幸福安宁的环境里的心声
(3)渴望友情。

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深有体会:对于一位从教七年的语文老师来说,它不仅是一篇小说,更是一篇用文学的笔法写成的教育论文,给了我诸多的启示。

一、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尊重、关心、相信每一位学生,在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二、教学中不宜弄虚作假,不管是给谁听,都应是最真实的。

真实的自然的才是最美的。

教学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

只有真的,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只有真的,才能让学生受益。

作为公开课,应是一种教学思想的体现;应是一种课堂实践的引领;应是一种教学艺术的创新;应该是高效优质的课堂。

三、课堂上要民主。

课程就是教师帮助学生经历、体验转变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同事、伙伴、协作者的关系,学生敢想、敢说,愿意想、愿意说。

只有这样的状态下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教学的新手,课堂中肯定会有诸多的缺点和不足,但我相信,“爱”是最好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是我毕生所追求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