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型09传送带动力学模型(原卷版)-备战2021年高考物理模型专题突破

模型09传送带动力学模型(原卷版)-备战2021年高考物理模型专题突破

09传送带动力学模型1.(2020·内蒙古高三月考)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5m,运动的速率恒为v=2m/s,在其左端无初速放上一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则木块从左到右的运动时间是()A.2.5s B.3s C D.1s2.(2020·湖南高三一模)如图所示,一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1=2m/s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传送带右端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体以恒定速度v2=5m/s沿直线向左滑向传送带后,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光滑水平面,速率为v2′,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为0.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返回光滑水平面时的速率为v2′=2m/sB.返回光滑水平面时的速率为v2′=5m/sC.返回光滑水平面的时间为t=3.5sD.传送带对物体的摩擦力先向右再向左3.(2020·福建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如图所示,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

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

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关于上述过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A.μ与a之间一定满足关系ag μ>B.煤块从开始运动到相对于传送带静止经历的位移为2 v g μC .煤块从开始运动到相对于传送带静止经历的时间为v gμ D .黑色痕迹的长度为22v g μ 4.(2020·全国高一专题练习)传送带广泛的应用于物品的传输、分拣、分装等工作中,某煤炭企业利用如图所示的三角形传送带进行不同品质煤的分拣,传送带以6m/s 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1m ,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

现有两方形煤块A 、B (可视为质点)从传送带顶端静止释放,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煤块A 、B 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不相同B .煤块A 、B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与其运动方向相反C .煤块A 比煤块B 后到达传送带底端D .煤块A 运动至传送带底端时速度大小为2m/s5.(2020·广东高三月考)两个皮带轮顺时针转动,带动水平传送带以不变的速率v 运行。

将质量为m 的物体A (可视为质点)轻轻放在传送带左端,经时间t 后,A 的速度变为v ,再经过时间t 后,到达传送带右端。

则正确的说法是( )A .物体A 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在物体左侧B .物体A 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为vtC .物体A 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为0.5vtD .物体A 由传送带左端到右端的平均速度为0.75v6.(2020·河北高三月考)如图为裝卸货物的带式输送机,输送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货物以2m /s 的初速度从底端滑上输送带,已知输送带速度为4m /s ,货物与输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输送机底端到顶端的距离为19m ,已知sin370.6︒=,cos370.8︒=,210m /s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货物到达顶端用时5)sB .货物到达顶端用时6sC .货物在输送带上一直做匀加速运动D .货物在输送带上先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7.(2020·云南高三月考)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逆时针运行,现将一质量m =2kg 的小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的A 端,物体相对地面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2s 末物体到达B 端,取沿传送带向下为正方向,g =10m/s 2,则( )A .传送带两端的距离为16mB .传送带两端的距离为12mC .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5μ=D .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3μ=8.(2020·贵州高三月考)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的安全检查仪,其传送装置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

传送带始终保持0.4m/s v =的恒定速率运行,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2A μ=,、B 间的距离为2m , g 取210m /s 。

旅客把行李(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A 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开始时行李的加速度大小为22m /sB .行李经过2s 到达B 处C .行李到达B 处时速度大小为0.4m /sD .行李在传送带上留下的摩擦痕迹长度为0.08m9.(2020·辽宁一尺和育英高级中学高三月考)皮带传送机的皮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 的小物块放在皮带传送机上,随皮带一起向下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A .小物块受到的支持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皮带指向物块B .小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皮带斜向下C .小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可能等于mg sin αD .小物块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一定沿斜面方向10.(2020·四川北大附中成都为明学校高三月考)如图,水平传送带A 、B 两端相距s =3.5m ,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

工件滑上A 端瞬时速度v A =4m/s ,达到B 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 B ,则( )A .若传送带不动,则vB =3m/sB .若传送带以速度v =4m/s 逆时针匀速转动,v B =3m/sC .若传送带以速度v =2m/s 顺时针匀速转动,v B =3m/sD .若传送带以速度v =2m/s 顺时针匀速转动,v B =2m/s11.(2020·山东寿光市第五中学高三月考)某企业的生产车间在楼上,为了将工件方便快捷地运送到地面,专门安装了传送带设备,如图所示。

已知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37θ=,正常的运行速度是10m/s v =。

现在传送带的A 端轻轻放上一个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已知小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μ=,A 、B 间距离16m s =(已知sin370.6︒=,cos370.8︒=,取210m/s g =)则:( )A .如果传送带不运行,小物体从A 端运动到B 端的时间为4sB .如果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正常转动,小物体速度不可能超过皮带速度C .如果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正常转动,小物体从A 端运动到B 端的时间小于传送带不运行时小物体从A 端运动到B 端的时间D.如果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正常转动,小物体从A端运动到B端的时间大于传送带不运行时小物体从A端运动到B端的时间12.(2020·固原市五原中学高三期中)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长为L=10m,运行速率v=2m/s,在其左端无初速度放上一物块,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则物块从左到右的运动过程中()A.刚放上时物块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B.物块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物块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时间为5sD.物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度为1m13.(2020·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三角形传送带以1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

现有两个小物块A、B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A、B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B.物块A先到达传送带底端C.物块A、B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不相同D.传送带对物块A无摩擦力作用14.(2020·广西南宁·高三月考)如图所示,用电动机带动倾斜传送带将货物从底端运送到顶端,A、B为传送带上表面平直部分的两端点,AB长为L = 30 m,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θ未知),保持速度v= 6m/s顺时针转动。

将某种货物轻放在底端A,正常情况下,经加速后匀速,用时t0=8s时间货物到达B 端。

某次运送这种货物时,货物从传送带A端无初速度向上运动Δt=7.5s时,电动机突然停电,传送带立刻停止转动,但最终该货物恰好到达B端。

取g=10m/s2,求:(1)货物在传送带上向上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a1;(2)传送带停止转动后,货物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3)货物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5.(2020·福建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如图所示,为一传送货物的传送带abc ,传送带的ab 部分与水平面夹角α=37°,bc 部分与水平面夹角β=53°,ab 部分长为5.0m ,bc 部分长为8.4m 。

一个质量为m =1kg 的物体A (可视为质点)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μ=0.8。

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以一定速率匀速转动。

若把物体A 轻放到a 处,它将被传送带送到c 处,此过程中物体A 不会脱离传送带。

(sin 37°=0.6,sin 53°=0.8,g=10m/s 2)问:(1)要使货物能最快到达b 处,传送带的速度至少多大?(2)若传送带速率ν=1m/s ,物体A 从a 处被传送到c 处所用的时间多长?16.(2020·广东高三月考)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速度2m/s v =匀速运动,质量为11kg m =的小物块P 和质量为2 1.5kg m =的小物块Q 由通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轻绳足够长且不可伸长.某时刻给P 、Q 同时提供等大的初速度04m/s v =,使Q 竖直向上运动、P 从传送带左端冲上传送带,P 与定滑轮间的绳子水平。

已知物块P 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5μ=,重力加速度为210m/s g =,不计滑轮的质量与摩擦,整个运动过程中物块Q 都没有上升到定滑轮处。

求:(1)物块P 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x ;(2)物块P 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

17.(2020·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如图所示,一皮带输送机的皮带以v =10m/s 的速率匀速转动,其输送距离AB =29m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37°.将一小物体轻放到A 点,物体与皮带间动摩擦因数μ=0.5,已知sin37°=0.6,cos37°=0.8,g =10m/s 2,求物体由A 到B 所需的时间.18.(2020·安徽池州一中高三月考)如图所示为某工厂的货物传送装置,倾斜运输带AB 和斜面BC 与水平面成37θ=角,A 点到B 点的距离为8m x =,B 点到C 点的距离为1m L =,运输带顺时针方向运行,现将一质量为m 的小物体轻轻放于A 点,小物体能到达最高点C 点,已知小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0.25μ=,求:(g 取10m/s 2,sin 370.6=,cos370.8=,空气阻力不计)(1)运输带最小速度多大;(2)小物体与运输带间的最小动摩擦因数μ1;(3)小物体从A 点运动到C 点所经历的最长时间t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