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呼吸详解

第五章 呼吸详解

respiratory)
–在 缺 氧 或 co2 增 多 时 , 会 出 现 呼 吸 困 难
(dyspnea)
平静呼吸时的特点
呼吸运动比较平稳均匀 呼吸频率约12—18次/分 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
2、肺内压(Intrapulmonary pressure)
在呼吸过程中,肺内压的变化程度与呼 吸的缓急、深浅和呼吸道是否通畅有关
2、肺是弹性组

扩张
时具有弹性回
缩力
(二)肺通气的阻力
弹性阻力 约占总阻力 70%
-肺的弹性阻力 -胸廓的弹性阻力
非弹性阻力 约占总阻力 30% -气道阻力
-惯性阻力 -组织的粘滞阻力
1、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弹性阻力(resistance):物体对抗外 力作用所引起的变形力
顺应性(compliance):外力作用下弹性 组织的可扩张性
胸膜腔是潜在密闭的腔隙,其内少量浆液起润滑减少摩 擦和通过内聚力使两层胸膜吸附在一起的作用,所以 肺可以随胸廓运动
如图示:两层胸膜可平行滑动,不可垂直分开
气胸 (pneumothorax)
胸膜破裂
胸膜腔与大 气相通
气体进入胸 膜腔 胸膜腔负压 消失
肺萎缩 , 肺通气功能受到障碍 血液、淋巴液回流受阻
summary
肺通气原理
呼吸肌的收缩或舒张 胸廓的扩大或缩小 肺的扩张或收缩 肺内压下降或上升 大气和肺泡气间的压 力差增大或减小
气体进入肺或流出 肺
型式:
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
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
–安静状态下的呼吸称为平静呼吸 (eupnea) –机体运动或吸入气中co2含量增加或o2含
量减少时,呼吸将加深、加快,这种型式 的 呼 吸 称 为 用 力 呼 吸 或 深 呼 吸 (forced
18.62kPa(60—140mmHg)
人工呼吸 (artificial respiratory)
定义:人为的造成肺内压和大气压 之间的压力差来维持肺通气的方法
方法
-用人工呼吸机进行正压通气 -口对口人工呼吸 -节律性地举臂压背或挤压胸廓等
注意事项 保证呼吸道通畅
3、胸膜腔内压(intrapleural pressure)
测定方法
直接法
间接法:即以食 道内压代表胸膜 腔内压。
• 方法:让受 试者吞下带 有检压计的 薄壁气囊导 管,至下胸 部的食道, 即可读出食 道内压力
吸气 呼气
正 常值
平静呼吸 呼气末:―0.665 -- ―0. 399 kPa(―5-- ―3mmHg) 吸气末:―1.33-- ― 0. 665kPa(―10-- ―5 mmHg)
关闭声门,用力呼吸时 用力吸气:―11.97kPa(―90 mmHg) 用力呼气: 14.63kPa(110 mmHg)
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 吸气末或呼气末:
胸膜腔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 若以大气压为零,则
胸膜腔内压=―肺回缩力 可见:胸膜腔负压是由肺的回缩力造成的 如果:肺回缩力是0.665kPa
第五章 呼吸
(RESPIRATION )
主讲பைடு நூலகம்李光华
呼吸
(RESPIRATION)
定义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 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过程
–外呼吸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
输 –内呼吸
肺通气 肺换气
– – –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实 胸肺呼现 廓泡吸肺 等 道通
气 的 结 构
测得的肺顺应性(L/cmH2O) 肺的 功能残气量(L)
3)肺弹性阻力的来源
肺组织本身的 弹性回缩力 占 1/3 –弹性纤维
-胶原纤维
肺泡内液-气界 面的表面张力 占2/3
C=△V/△P
Laplace定律 P=2T/r
如图示:肺泡失去稳定性 吸气时肺泡趋于膨胀破裂、呼气时趋于萎缩塌陷
肺表面活性物质
主要成分 二棕榈酰卵磷脂 (DPL 或 DPPC)
生成部位 肺泡Ⅱ型细胞
作用
降低肺泡液-气界面的 表面张力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 : 1、有助于维持肺泡的稳定性 2、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的组织液生成,防止 肺水肿的发生 3、降低吸气阻力,增加肺顺应性,减少吸气作功
(2)胸廓的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1、胸廓处于自然位置时的肺容量,相当于 肺总量的67%左右,胸廓无变形 不表 现有弹性阻力
2) 比顺应性(specific compliance)
:单位肺容量下的顺应性
1L 5 cmH2O
每侧肺的顺应性 只有0.1 L /cmH2O
全肺顺应性为0.2L /cmH2O
肺总量大 肺扩张程度小 回缩力小
吸 入
弹性阻力小
顺应性大




肺总量小 肺扩张程度大 回缩力大
弹性阻力大
顺应性小
比顺应性=
一 、肺通气原理
(一) 肺通气动力
直接动力
–大气与肺泡气间的压力差
原动力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1、呼吸运动 (respiratory movement)
呼吸肌收缩舒张引起的胸廓扩大和缩小
吸气肌 :膈肌、肋间外肌
辅助吸气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
呼气肌 : 腹肌、肋间内肌
肺通气原理(1)
肺通气原理(2)
胸膜腔内压就是―0.665kPa, 实际压力值:
101.08 kPa―0.665 kPa =100.415 kPa
为什么平静呼 气末胸膜腔内
压仍然为负?
胸膜负压有 何生理意义?
维持肺的扩张状态; 利于静脉血和淋巴 液的回流
为什么平静呼 气末胸膜腔内 压仍然为负?
1、胸廓生长速 度比肺快 胸
廓的自然容积 大于肺的容积
容易扩张组织:R C 不易扩张组织:R C
C = 1/R = △V/△P (L/cmH2O)
肺顺应性(CL)=
肺容积的变化(△V) 跨肺压的变化(△P) L/cmH2O
跨肺压: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差
弹性阻力的大小可用顺应性来表示 C = 1/R
1)肺静态顺应性曲线 (v-p)曲线
曲线斜率大,顺应性大, 弹性阻力小;曲线斜 率小,弹性阻力大 正常成人在平静呼吸时, 肺顺应性约为 0.2L/cmH2O 位于斜率最大曲线中段, 表明平静呼吸时肺弹 性阻力小,呼吸省力
平静呼吸过程中,吸气时,肺内压较 大气压约低0.133--0.266kPa(1--2mmHg), 呼气时较大气压约高0.133--0.266kPa(1-2
mmHg)
如果紧闭声门,尽力作呼吸动作,吸 气时,肺内压可低至―13.3--―3.99kPa (―100--―30mmHg),呼气时可高达7.9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