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体育教师真题试卷第24套

中小学体育教师真题试卷第24套

2010年xx某市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体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专业基础知识部分一、判断题(判断对错。

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有氧代谢指机体在有氧条件下,由糖、脂肪、乳酸代谢产生能量供给机体需要。

()2.小学体育课程标准课时要求是1—2年级每周4学时。

()3.淘汰赛是在竞赛中失败一次以后,即失去继续竞赛的机会。

()4.姿态反射是指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骨骼肌的肌紧张或产生相应的运动,以保持或改正身体在空间的姿势。

()5.擦伤是皮肤受到外力摩擦所致,皮肤被擦破出血或有组织液渗出的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6.整理运动是指体育活动后,为了使精神和身体都得到放松而采取的练习。

()7.克托莱指数表示每10cm身高的重量,反映人体的充实程度,即作为相对体重或等长体重来反映人体的围、宽、厚度及机体组织密度。

()8.课的运动密度指学生实际活动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

()9.排球比赛中,只能用手触球,可以持球或抛球。

()10.1—3号为非篮球正式比赛球衣号码。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2012年的夏季奥运会将在()举行。

A.xxB.xxC.xxD.xx2.第一届欧洲杯在()举行。

A.xxB.xxC.xxD.xx3.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年在希腊举行的。

A. 1894B. 1896C. 1900D. 18904.脊柱一般至()岁才巩固,在整个发育时期均易受外界影响而变形。

A.18—19B. 19—20C. 20—21D. 21—225.某个人进行100米比赛时,假设平均步长2米,平均步频4步/秒,则用了()跑完全程。

A. 12″40B. 12″45C. 12″50D. 12″606.在NBA篮球比赛的总决赛中采用的是()制。

A.五局四胜B.五局三胜C.七局四胜D.六局四胜7.现代的足球运动起源于()。

A.xxB.xxC.xxD.xx8.奥运会的会旗为白色的底色,中央有五个套联的环,其中绿色的环代表的是()。

A.xxB.xxC.xxD.xx9. 1984年()获得的奥运金牌,实现了我国在奥运史上金牌的“零”的突破。

A.xxB.xxC.xxD.xx10.《体育与保健》课开始上课整队时,老师(或体育委员)一般按()顺序发出队列口令。

A.立正—xx—向前看—报数—稍息B.稍息—立正—报数—xx—向前看C.立正—报数—xx—向前看—稍息D.立正—向前看—报数—稍息—立正三、填空题(本题每空1分,共15分)1.运用预防和纠正错误的方法时应该以_____为主。

2.体操类运动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的_____以及时间、空间的感知能力。

3.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_____是一种智育活动,是不断丰富和扩大生存空间的、可操作的有效手段。

”4.田径运动教学中常采用的练习方法有:比赛法、_____、_____、_____和_____。

5.体育课程标准将学习内容划分为5个领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体育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体育锻炼前后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2.简述影响体育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3.简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场地器材布置的几点要求。

4.篮球运球的练习方法有哪几种?5.根据新课程精神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体育教学中应如何加强学生学法的指导。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共5分,共10分)1.说出上挑式与下压式传接棒的动作要领,并阐述其动作技术在比赛过程中的优缺点。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时应遵循哪些原则?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六、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共5分,共10分)1.我国中小学xx的主要任务有哪些?2.为什么说班主任是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组织者?七、论述题(10分)试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的含义以及在实践中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2010年xx某市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一、判断题1. ×[解析]有氧代谢指机体在有氧条件下,由糖、脂肪、氨基酸代谢产生能量供给机体需要。

2. √[解析]略3. ×[解析]淘汰赛是在竞赛中失败一次或两次以后,即失去继续竞赛的机会,分单、双淘汰制。

4. √[解析]略5. ×[解析]擦伤是皮肤受到外力摩擦所致,皮肤被擦破出血或有组织液渗出的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6. √[解析]略7. ×[解析]克托莱指数:表示每1cm身高的重量,反映人体的充实程度,即作为相对体重或等长体重来反映人体的围、宽、厚度及机体组织密度。

8. √[解析]略9. ×[解析]排球比赛中,可以用身体任何部分触球,唯击球必须清晰,不可持球或抛球。

10.√[解析]略二、单项选择题1. D[解析]2012年夏季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

2. C[解析]第一届欧洲杯于1960年在法国举行。

3. B[解析]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1896年在希腊举行的。

4. C[解析]脊柱一般在20—21岁才巩固,在整个发育时期均易受外界影响而变形。

5. C[解析]100÷(4×2)=12.5(秒)。

6. C[解析]NBA篮球比赛的总决赛中采用的是七局四胜制。

7. C[解析]现代足球运动起源于英国。

8. A[解析]五环的五种颜色分别是天蓝色代表欧洲,黄色代表亚洲,黑色代表非洲,绿色代表大洋洲,红色代表美洲,象征着全世界人民同心同力,心手相连。

9. B[解析]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获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冠军,成为该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获得者,也是中国第一位奥运会金牌获得者。

10.A[解析]略三、填空题1.预防[解析]预防与纠正错误法是教师为了防止和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动作错误所采取的方法,应以预防为主。

2.身体姿势[解析]体操类运动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以及时间、空间的感知能力,发展学生身体柔韧、灵敏、协调等素质。

3.游戏[解析]游戏对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着诸多的益处,是进行体、智、德、美育全面发展教育的主要手段。

4.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综合练习法游戏法[解析]田径运动教学中常采用的练习方法有: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综合练习法、游戏法和比赛法等。

5.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解析]体育课程标准将学习内容划分为5个领域,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6.综合性灵活性实践性[解析]体育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的原则是实践性、灵活性、综合性。

四、简答题1.[参考答案]每次参加体育锻炼前,要根据体育项目的特点,相应活动一下身体各部位,这叫准备活动。

人体各器官的机能有一定的生理惰性,准备活动是使人体从相对安静状态到活动状态,就是使人体的“后勤部”(血液循环、呼吸等器官)动员起来,发挥最大的工作能力。

在体育运动之后,要做好整理活动,特别是做放松动作和调整呼吸的动作(如深呼吸),能帮助补偿身体所欠的氧债,使呼吸和血液循环畅通,氧和养料供应充分,这样代谢产物消除也快,并有利于消除疲劳,使机体逐渐过渡到相对的安静状态。

2.[参考答案](1)能否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生是否了解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

(3)教师是否掌握了让学生易于理解的教学技能。

(4)教师应用的教学策略是否得当。

3.[参考答案](1)场地器材的布局与使用要合理,可移动的器材应尽量向固定器材靠拢。

(2)布置器材应符合锻炼卫生安全要求,课前应认真周密检查,严防发生伤害事故。

(3)场地器材的布置要有利于练习轮换的队伍调动,有利于增加练习密度和适宜的生理负荷。

(4)场地器材的布置应便于教师对课的调控和辅导学生。

4.[参考答案]篮球运球常有以下几种练习方法:(1)熟悉球性练习;(2)原地高运球,左右手交替进行;(3)原地低运球,左右手交替进行;(4)原地体前左右手变向运球;(5)行进间高运球;(6)行进间低运球。

5.[参考答案](1)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2)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

(3)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以及迎接挑战的能力。

(4)通过布置适当形式的家庭作业,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以及对社会健康问题的责任感。

(5)发扬教学民主,经常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一起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五、论述题1.[参考答案](1)上挑式的动作要领:接棒人的手臂自然向后伸出,掌心向后,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张开,虎口朝下,传棒人员将棒由下向前上方送入接棒人的手中。

优点:接棒人向后伸手的动作比较自然,容易掌握。

缺点:接棒后,手已握在接力棒的中部,等第三棒传给第四棒时,只能握住棒的前部,容易造成掉棒和影响持棒快跑。

(2)下压式的动作要领:接棒人的手臂向后伸出,手腕内旋,掌心向上,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张开,虎口朝后,传棒人将棒的前部由上向下传到接棒人的手中。

优点:每一棒次的接棒,都能握住棒的一端,便于持棒快跑。

缺点:接棒时,接棒人的手臂紧张,不自然。

2.[参考答案]体育锻炼方法虽然简单易学,但要想科学地安排体育锻炼,提高锻炼效果,避免伤病事故,就必须遵循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

体育锻炼的循序渐进是指在学习体育技能和安排运动量时,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渐进进行。

(2)全面发展原则。

在体育锻炼时,要注意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和身体机能的全面提高。

如果只单纯发展某一局部的生理机能,不仅提高生理机能的作用不明显,而且还会对身体机能产生不利影响。

(3)区别对待原则。

体育锻炼时,还要根据每个锻炼者的年龄、性别、爱好、身体条件、职业特点、锻炼基础等不同情况做到区别对待,使体育锻炼更具有针对性。

(4)经常性原则。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锻炼的效果才明显、持久,所以体育锻炼要经常化,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5)安全性原则。

从事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都要注意安全,如果体育锻炼安排得不合理,违背科学规律,就可能出现伤害事故。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六、简答题1.[参考答案](1)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2)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参考答案]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和班主任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班主任是核心。

为了发挥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综合作用,班主任需要组织协调各种教育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