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知识点大汇编之2

初中地理知识点大汇编之2

初中地理知识点大汇编(湘教版)之2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概念: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自然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按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可分为二类:(1)可再生资源: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

(1)非可再生资源: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2.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现状: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因此“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A、耕地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B、草地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

C、林地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地。

3.水资源:河流水和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其中农业耗水量最大。

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衡:地区分布上南多北少。

(而耕地分布却是南少北多)时间分配上特点: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

①解决这种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目前我国正在建设中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

②解决水资源的季节差异大,我们可以加大兴修水利工程(如修水库等)。

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措施。

4、海洋资源: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越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

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其中舟山渔场为我国第一大渔场。

四大盐场:长芦盐场、淮北盐场、布袋盐场和莺歌海盐场,长芦盐场为我国最大的盐场。

矿产分布:海岸带——滨海砂矿;大陆架——石油、天然气和海洋生物资源;深海海盆——锰结核保护“蓝色国土”:海洋污染——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占80%)、石油污染赤潮——对近海养殖业是毁灭性灾害5、矿产资源:我国矿产资源具有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的特点。

北方以煤、铁、石油等矿产为主,而南方则以有色金属矿产为主。

我国有丰富的能源资源,目前,在我国能源资源中,煤的储量和产量均居首位。

知道:煤矿:大同、阳泉―山西开滦―河北平顶山—河南神府—陕西鸡西、鹤岗—黑龙江油田:大庆―黑龙江胜利―山东华北―河北辽河—辽宁中原—河南克拉玛依—新疆铁矿:迁安―河北鞍山、本溪―辽宁攀枝花――四川马鞍山—安徽石碌—海南有色金属:大余钨矿、德兴铜矿―江西锡矿山锑矿―湖南白云鄂博稀土矿―内蒙古6、气候资源:太阳辐射量最多的是青藏高原,最少的是四川盆地。

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一、农业——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是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1、广义的农业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

2、我国农业的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的国家,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家,又是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

3、我国农业发展: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子、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

4、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南方——水稻(农作物)——大米(主食);北方——小麦(农作物)——面食(主食)5、7个商品粮基地:①三江平原(春小麦);②松嫩平原(春小麦);③洞庭湖平原(水稻);④鄱阳湖平原(水稻);⑤成都(水稻、冬小麦);⑥珠江三角洲(水稻);⑦江淮地区(水稻);⑧江汉平原(水稻)6、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纤维作物: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

油料作物:油菜籽最大产区是长江流域;花生分布较为普遍,山东、河南两省为主要产区。

糖料作物:甘蔗主要分布在华南及四川盆地,最大产区为广西;甜菜主要分布黑、吉、内蒙古和新疆。

饮料作物:茶叶主要产区有福建、浙江、云南等。

热带经济作物:椰子、可可、咖啡、天然橡胶等,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

7、农产品出口基地:山东半岛、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新型农业:外向型农业(以出口创汇为主)、旅游农业、生态农业、精确农业、大棚农业等。

8、畜牧业:我国西部、北部的四大牧区: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主要畜种:三河牛、三河马、细毛羊、牦牛、藏绵羊等。

我国东部、南部农耕区的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

四川、湖南、河南是我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

二、工业——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生产所必需的各种原材料、能源和技术装备,也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活资料。

1、工业类型重工业以生产生产资料为主,如能源、钢铁、机械、化工工业等;轻工业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如纺织、食品工业等。

2、工业布局(沿海内地,城市农村)辽中南工业基地(重工业为主)京津唐工业基地(综合型,北方最大)四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综合型,全国最大)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轻工业为主)3、主要工业部门(1)能源工业①煤炭:我国第一大能源,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多的国家,山西省的煤炭产量最多。

煤炭工业基地:山西大同、阳泉;河北开滦、峰峰;河南平顶山;内蒙古准格尔、霍林河;黑龙江鸡西、鹤岗;贵州六盘水;江苏徐州;安徽淮北、淮南;陕西神府。

②石油:黑龙江大庆油田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山东的胜利油田;河南与山东交界处的中原油田;河北的华北油田;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

未来10年内,新疆将成为我国石油生产的“龙头”。

③水力:集中在黄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松花江上游。

(2)钢铁工业①分布:以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较为集中。

我国大型钢铁工业基地:东部沿海的鞍山(钢都)本溪、京津唐和上海等,长江沿岸的马鞍山、武汉、重庆、攀枝花等,黄河流域的包头(草原钢城)、太原。

②发展的有利条件:靠近矿产基地,靠近消费市场和交通便利,如上海钢铁工业基地就是依靠便利的交通运输和广阔的消费市场发展起来的。

(3)机械工业①全国性的大型机械工业基地:辽宁、上海—南京、北京—天津地区②汽车工业与产地:上海大众,上海别克,一汽大众(吉林),一汽奥迪(吉林),红旗(吉林长春),天津夏利,神龙富康(武汉),东风(湖北十堰、襄樊)(4)纺织工业①种类:棉、毛、丝、麻纺织和化纤,其中以棉纺织工业最为重要。

②分布:棉纺织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是靠近棉花生产基地,如上海、天津、青岛、石家庄、郑州、西安、武汉等。

毛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四大牧区。

丝纺织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以苏杭最出名。

(5)高技术产业①我国高新技术以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海洋等技术领域为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成为制造业中的第一大部门。

②地区布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③四大密集区:A、以北京中关村为中心的环海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密集。

B、以上海高新区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C、以深圳为中心高新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D、以西安—杨凌高新区为中心的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四、交通运输业: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进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生产部门。

它起着联结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纽带作用。

具有先行发展的特征。

(1)公路运输:门对门的服务要求,是短途运输的主要方式。

国道编号:首都放射线(1开头,如107国道)、南北纵线(2开头)、东西横线(3开头)。

(2)铁路运输:是一种适宜于长距离运送客、货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地位尤为突出。

中国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分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

在铁路干线相互衔接和交会的地方,形成铁路枢纽。

若几种运输方式的线路交会,就会形成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

我国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主要有北京、上海、郑州、武汉、广州等。

铁路干线“三横五纵”:横(东西向干线):A京包-包兰线、B陇海-兰新线、C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纵(南北向干线):①京沪线、②京九线、③京哈线、京广线、④太焦—焦柳线、⑤宝成-成昆线。

其它重要的铁路枢纽:北京、郑州、徐州、株洲、兰州、成都。

(3)海洋运输沿海航线以福建厦门为界,分北方沿海航线(以大连和上海为中心)和南方沿海航线(以广州和香港为中心)。

(4)航空运输航空运输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5)交通方式的合理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首先要明确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还要考虑人的出行目的,货物本身的性质、数量、运输距离、价格的高低等。

①贵重或急需的货物,数量不大——空运;②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公路(短程)、铁路(远程);③大宗笨重货物——铁路、水运(依据两地的位置及交通线路);④液体、气体——管道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一、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的重要地理分界线。

1、1月份0℃等温线和800mm年等降水量线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等三条地理界线相结合,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2、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3、南方地区有我国“鱼米之乡”的美称。

(淡水鱼产量居全国之首)4、四川盆地土壤以紫色土为主,有“紫色盆地”之称,其中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之称。

5、东北平原——“黑土地”,长城以北为春小麦,长城以南为冬小麦三、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1、青藏地区(1)青藏高原地势高,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

气候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2)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3)能源资源:太阳能资源(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地热能、水能。

(4)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煤、钾盐、铅锌矿等,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

(5)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上游最主要的涵养区,也是一些动植物的栖息地,因此,这个地区的生态环境的改善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

(6)交通: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和青藏铁路(西宁——拉萨)(7)农业: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河谷农业),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油菜。

2、西北地区(1)、气候特点: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2)、依靠黄河,在其沿途地区形成灌溉农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合称为“塞外江南”);在内陆地区,依靠高山的冰雪融水,发展种植业:如吐鲁番盆地、河西走廊。

(3)、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大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畜种:三河牛、三河马、细毛羊等。

补充:我国四大工程(1)南水北调:长江流域西北、华北地区(2)西电东送:黄河、长江、珠江水电华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3)西气东输:新疆轮南上海(4)青藏铁路:西宁——拉萨第三部分中国地理(二)八年级下册第六章东北地区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1.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面与朝鲜与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