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易错题专题训练:世界地理一、单项选择题1800万年前索科特拉岛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是相连的,现岛上有许多独有的动植物。
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及该岛植被景观图。
据此完成1~2题。
1.该岛拥有许多独有动植物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B.长期与大陆隔离C.动植物的天敌少D.垂直地带性明显2.该岛植被景观图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A.温暖湿润B.温和干燥C.高温干燥D.高温多雨1.B【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独特性。
由图可知,索科特拉岛位于阿拉伯海与亚丁湾的交接处,处于亚丁湾东南端。
该岛与大陆板块已经隔绝1800万年,长期的地理隔离生成了很多特有动植物,故B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C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动植物的天敌少,使得独有动植物能够保留下来。
2.C【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区域气候特征。
由图可知,索科特拉岛处于热带,终年高温,该岛植物叶少茎粗,说明植被耐旱,反映该岛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故C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A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索科特拉岛处于热带海洋上,终年温暖湿润。
下表为四个国家农业相关指标的数据,据此完成3~4题。
A.中国、英国、韩国、巴西B.韩国、英国、巴西、中国C.英国、巴西、中国、韩国D.巴西、英国、韩国、中国4.关于丁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适宜种植甜菜、青稞等农作物B.应在平原地区大规模发展种植业C.咖啡、大豆等农产品大量出口D.雨热不同期是发展种植业的不利因素3.A【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甲国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最小,为中国;丁国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较大,为巴西。
故A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的原因是考生对选项中四个国家的农业发展不够熟悉,对四个国家农业相关指标的数据分析错误,造成选择错误。
4.C【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丁为巴西,处于热带,不适宜甜菜、青稞等农作物的生长;巴西的平原主要位于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发展种植业会破坏植被;巴西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雨热同期。
故C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的原因是考生对丁国家判断错误,或者对丁国家农业发展不够熟悉,造成选择错误。
下表是亚欧大陆40°N~50°N气温距平值和降水距平值(距平值是该地气温、降水与同纬度气温、降水平均值之差)。
据表回答5~6题。
A.℃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B.℃地主要受暖流影响,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C.℃地受季风影响,冬冷夏热,气候大陆性强D.℃地位于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气温年较差大6.导致℃地所属气候类型在亚欧大陆的分布面积大于北美大陆的主要原因是A.海陆分布B.大气环流C.地形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5.C【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特征及成因描述。
由表可知,③地1月气温比同纬度低12.4℃,7月气温比同纬度高4.7℃,1月降水比同纬度少30.7 mm,7月降水比同纬度多117.7 mm。
说明受季风影响,冬冷夏热,气候大陆性强。
①地1月气温比同纬度低4.3℃,7月气温比同纬度高6.7℃,1月降水比同纬度少24.7 mm,7月降水比同纬度少41.3mm。
说明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距离海遥远,降水稀少。
②地1月气温比同纬度低10.1℃,7月气温比同纬度高2.2℃,1月降水比同纬度多24mm,7月降水比同纬度多17.3mm。
说明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主要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
④地1月气温比同纬度低2.3℃,7月气温比同纬度高0.8℃,1月降水比同纬度多44.3 mm,7月降水比同纬度少28.3 mm。
说明是地中海气候,位于大陆西岸,故C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考生对各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气候特征和地区分布掌握不扎实,从而造成对各气候类型判断错误。
6.C【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
由上题分析可知,℃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北美大陆由于西海岸的落基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使得温带海洋性气候局限在西海岸,呈狭长状分布,故C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A或D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亚欧大陆的面积大于北美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读图(甲、乙两区域图),回答7—8题。
7.乙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A.游牧业B.种植园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热带雨林迁移农业8.关于甲、乙两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区域的地震灾害比乙区域多B.甲、乙两区域中的湖泊形成原因相同C.甲、乙两区域东部海区洋流流向一致D.甲区域c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政治因素7.A【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判断。
根据图示经纬度可知,乙位于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有大面积的热带草原,由于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牧民的牧业活动有季节迁移,因此适于发展游牧业,大牧场放牧业没有明显的季节迁移现象,故A 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B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该区域位于热带地区,适于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
8. D【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根据图示经纬度可知,甲位于美国东北部地区,乙位于东非高原,甲区域c城市为华盛顿,为美国首都,其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政治因素。
甲区域位于板块内部,乙区域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灾害相对较多。
甲区域湖泊的形成是由于冰川作用形成的,乙区域湖泊形成是由于断裂陷落形成。
甲区域东部海区洋流(北太平洋暖流)流向由南向北流,乙区域东部海区洋流流向夏季由南向北流,冬季由北向南流,因此两股洋流的流向不一致。
故D项正确【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C选项,原因是考生不注意印度洋存在季风洋流,单从世界表层洋流分布模式判断甲、乙两区域东部海区洋流流向一致。
(山西省康杰中学临汾一中忻州一中长治二中2019届高三四校第一次联考)读“某区域图”,完成9~10题。
9.关于该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乳畜业发达B.河流乙从P到Q河段水量不断增加C.图中大型水库丙,北半球冬季水位最高D.丁海域可能有丰富的鱼类资源10.该区域发展工业,应侧重发展A.原料导向型工业B.市场导向型工业C.技术导向型工业D.资金导向型工业9.D【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
由图可知,该区域位于东北信风带,东北信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即离岸风,受离岸风影响,丁处洋流形成上升流,上升流从海底带来大量营养物质,鱼类饵料充足,鱼类资源丰富。
图中甲处多沙漠地区,气候干旱,不宜发展乳畜业。
河流乙从P到Q河段,由于沿岸引水灌溉,水量不断减少。
图中大型水库丙,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水位最高出现在夏季。
故D项正确【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B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P河段位于上游,Q河段位于中游,从P 到Q河段水量不断增加。
10.A【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工业发展。
由图可知,该区域种植棉花、油棕,适于发展棉纺织工业、棕油加工,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故A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D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该区域铁矿、石油、铝土矿资源丰富,发展石油工业、炼铝工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属于资金导向型工业。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11~13题。
11.图中甲被称为“西方的香港”,使其成为国际性海港的主要因素是()A.地处国际航道的要冲B.天然港湾有利于停泊C.周边地区的经济发达D.陆地交通线稠密便捷12.图中乙流域河谷地区是优质葡萄产区,其主导区位因素是()A.地形B.光照C.热量D.水源13.丙所在国被称为“烈日下清凉的国土”,对其影响较小的是()A.地形地势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大气环流11.A【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图中甲地处大西洋与地中海的咽喉要道,加之苏伊士运河开通,因此成为联系大西洋与印度洋必经之地,故A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B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甲处拥有天然港湾,有利于船只停泊。
12.D【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乙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光热充足、温差较大,加之地形起伏和缓,土壤肥沃,有利于葡萄种植。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因此需要灌溉,水源成为其主导区位因素,故D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B或C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乙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糖分积累,葡萄品质好。
13.B【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丙国纬度较低,终年太阳高度角大;加之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北信风控制,降水少,晴天多,因此日照较强;所在地区海拔较高,因此气温较低,故B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D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丙国纬度较低,气温较高。
但地处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深刻,所在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称为“烈日下清凉的国土”。
德国、印度、巴西、日本组成的4国集团(G4)携手非洲联盟于2019年9月26日向联合国大会正式提出安理会改革方案,积极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结合所学知识并联系巴西和日本轮廓图,完成14~15题。
图1图214.结合巴西轮廓图(图1)相关信息,巴西政府大力开发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是由于()A.人地关系不协调B.内河航运便利C.水热资源丰富D.地形平坦易开发15.日本政府于当地时间2019年9月19日凌晨在议会上强行表决通过安保法案,这使得日本卷入战争的风险大大增加。
结合日本轮廓图(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所在岛屿因南部大力发展电子工业被称“硅岛”B.乙地因纬度较高而导致冬季降水量多C.丙地所在关东平原因农业发达会有大量农产品出口D.该国城市和工业集中日本海沿岸地区14.A【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结合巴西轮廓图信息,巴西政府大力开发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是由于人地关系不协调,东南部人口多,森林缺乏。
雨林区人口少,森林资源丰富。
雨林对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内河航运便利、水热资源丰富、地形平坦易开发不是政府大力开发雨林的主要原因,故A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B选项,原因是考生认为亚马孙河流域流量大,水流平稳,内河航运便利,便于木材外运。
15.A【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甲地所在岛屿是九州岛,因南部大力发展电子工业被称“硅岛”。
乙地因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降水量多。
丙地所在关东平原因农业发达,但该国耕地面积少,没有农产品出口。
该国城市和工业集中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故A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C选项,原因是考生对乙地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降水量多的降水成因模糊,认为乙地纬度较高导致冬季降水量多。
二、综合题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阿特拉斯山脉位于非洲西北部,主峰海拔4165米,山顶终年积雪,山区自然风光独特;其山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山脉东南部一年四季烈日炎炎,热浪滚滚,沙漠广布,山麓地带有喜温湿的棕榈分布;阿特拉斯山西北部地区气候宜人,花木繁茂,风景如画,赢得了“北非花园”的美称。
﹙1﹚指出阿特拉斯山脉的走向,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说明其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