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大普通、成人专科
《制图与透视》复习大纲
适用专业:建筑装潢艺术设计
第一部分 期末考试说明
一、期末考试要求
考核学生建筑图的基本绘制方法和绘图知识,掌握制图的基本理论。考核的重点是检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具体考核要求分为以下3个层次:
熟练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科学内涵。
掌握: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了解:要求学生能够一般地了解所学内容。
二、组卷原则
1. 严格按照该课程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的要求命题。
2. 试题的覆盖面较广,并适当突出重点。
3.试题的难易程度和题量适当,按难易程度分为三个层次:容易占40%,一般占40%,较难占20%。
4.题型参照模拟考核试题。
三、试题类型
填空题,作图题。
四、考核形式
考核方式: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核的要求及形式:本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形式包括平时作业。凡是平时作业未及格者,不得参加考试。
课程总成绩:平时考核占考核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考核总成绩的70%。
课程考核的组织:课程形成性考核由教学点组织实施:期末考试由省电大负责命题和制定评分标准,并组织全省统一考试。
五、答题时限
90分钟
六、其它说明
本考核说明按照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建筑制图与透视》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本考核说明是考试命题的依据。考核内容以所用教材《建筑装饰制图与阴影透视》(含习题集)(第二版)为基础。
第二部分 考核的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投影的基本知识
【考试的知识点】
1、投影及其分类
2、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3、基本形体的三视图
【考试要求】 熟练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掌握:基本形体的三视图
了解:投影及其分类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考试的知识点】
1、点的投影
2、直线的投影
3、平面的投影
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5、投影变换
【考试要求】
熟练掌握:点、线、面的投影规律
掌握: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了解:投影变换
第三章、立体的投影
【考试的知识点】
1、 平面立体的投影
2、直线、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
【考试要求】 掌握: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了解:平面体的截交线
第四章、轴测图
【考试的知识点】
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正等轴测图
3、斜二等轴测图
【考试要求】
掌握:轴测图的基本知识,正等轴测图
第五章、组合体的视图
【考试的知识点】
1、组合体及其形体分析
2、组合体视图的画法及尺寸标注
3、组合体视图的阅读
【考试要求】
掌握:组合体及其形体分析,组合体视图的画法及尺寸标注
了解:组合体视图的阅读
第六章、图样的规定画法
【考试的知识点】 1、视图
2、剖面图
3、断面图
4、剖面图与断面图的识读
5、简化画法
【考试要求】
掌握:剖面图与断面图
了解:简化画法
第七章、建筑制图基本知识
【考试的知识点】
1、制图工具及其使用
2、基本制图标准
【考试要求】
熟练掌握:基本制图标准
掌握:制图工具的使用
第八章、房屋建筑图
【考试的知识点】
1、概述
2、房屋建筑图的有关规定 【考试要求】
了解:房屋建筑图的有关规定和绘制方法
第十章、建筑装饰施工图
【考试的知识点】
1、概述
2、建筑装饰施工图
【考试要求】
掌握:建筑装饰施工图的绘制
第十三章、透视投影
【考试的知识点】
1、概述
2、透视的基本规律
3、透视图作法
4、透视图的选择
【考试要求】
熟练掌握:透视图的基本规律
掌握:透视图作法和透视图的选择
第三部分 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光线通过形体,向承影面投射,并在该承影面上获得图形的方法,称为 。
2. 投影法可分为 投影法和 投影法两大类。
3. 中心投影法一般用于绘制 。
4. 平行投影法又可分为 投影与 投影。
5. 当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时,所得的平行投影称为 投影,简称 投影。
6. 由于 投影能真实表达空间形体的形状和大小,作图方便,因此在工程图样的绘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7.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一:当线段或平面图形与投影面平行时,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或实形,这种性质称为 。
8.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二:当线段或平面图形与投影面垂直时,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点或一直线,这种性质称为 。
9.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三:当线段或平面图形倾斜与投影面时,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小于实长或实形,但仍保留其空间几何形状,这种性质称为 。
10.正投影的基本性质四:直线上点的投影必在该直线的同名投影上,这种性质称为 。 11.三视图的基本规律为:H面投影和V面投影—— ;W面投影和V面投影—— ;H面投影和W面投影—— 。
12.为了清楚地表达形体的内部结构,假想用剖切面剖开形体,把剖切面和观察者之间的部分移去,将剩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 。
13.用一个假想剖切平面剖开形体,将剖得的断面向与其平行的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 。
14.透视图是应用图 投影法绘制的,又称 投影。
15. 、 、 是形成建筑透视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16.点的透视规律一:点的透视与基透视位于同一 上。
17.点的透视规律二:点的基透视是确定 的起点和判断
的依据。
18.直线上距画面无限远点的透视称为 。
19.直线透视规律一:互相平行的画面相交线存在 。
20.直线透视规律二:水平画面相交线的灭点必在 上。
21.直线透视规律三:画面垂直线的灭点就是 。
22.直线透视规律四:画面平行线的透视与基线间的夹角,反映 ;直线上点分线段长度之比等于 。
23.直线透视规律五:互相平行的画面平行线,它们的透视 。
24.直线透视规律六:水平画面平行线的透视始终是一条 。
25.直线透视规律七:铅垂线的透视仍然是一条 。
26.直线透视规律八:画面上直线的透视为 。
27.平面透视规律一:平行面的透视与空间平面 ,且为实行的相似形。
28.平面透视规律二:铅垂面的灭线是一条 。
29.平面透视规律三:水平面的灭线是 。
30.位于画面上的铅垂线透视即其本身,反映直线的真实高度,故称为 。
31.作某点的透视高度依赖于两个条件:一是该点的 ;二是该点的 。
32.形体的透视分为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斜透视)三种类型。
33.为了表现某一建筑群体的透视,通常适当提高视平线以获得居高临下的视觉效果,这种透视称为 。
34.视点与建筑形体的相对位置不变时,画面越靠近视点,透视图10 / 27 越 ;画面越是远离视点,透视图越 。
35.画面与建筑形体主立面间的夹角,称为 ;夹角越 ,则主立面透视越窄,透视收敛越急剧;夹角越 ,则主立面透视越宽,透视收敛越平缓。一般角度为 为宜。
36.视点的选择包括 和 。
37.据测定,视角在 时,视觉效果最好,视角一般不宜超过 。
38.一般视距D为观察宽度L的 倍,才能使水平视角保持在37°左右。
39.视高一般选用 ,约1.5~1.8m,以获得人们正常观察建筑形体时的视觉印象。
40.利用视线迹点确定透视图的方法称为 (或称 )。
利用方格网求作透视图的方法称为 。
二、制图作图题
1.补全正方形的三面投影。
11 / 27
2.标出三棱锥各棱线的水平和正面投影,并判断下面直线属于哪类直线。
12 / 27
3.补全高度为30五棱柱的三面投影。
4.补全高度为30三棱柱的三面投影。
5.根据给出的立体图形绘制三视图(尺寸按图量取)。
(1) (2)
(3) (4)
6.已知两投影补画出第三投影。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