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图与透视复习大纲汇总

制图与透视复习大纲汇总

杭州电大普通、成人专科

《制图与透视》复习大纲

适用专业:建筑装潢艺术设计

第一部分 期末考试说明

一、期末考试要求

考核学生建筑图的基本绘制方法和绘图知识,掌握制图的基本理论。考核的重点是检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具体考核要求分为以下3个层次:

熟练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科学内涵。

掌握: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了解:要求学生能够一般地了解所学内容。

二、组卷原则

1. 严格按照该课程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的要求命题。

2. 试题的覆盖面较广,并适当突出重点。

3.试题的难易程度和题量适当,按难易程度分为三个层次:容易占40%,一般占40%,较难占20%。

4.题型参照模拟考核试题。

三、试题类型

填空题,作图题。

四、考核形式

考核方式: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核的要求及形式:本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形式包括平时作业。凡是平时作业未及格者,不得参加考试。

课程总成绩:平时考核占考核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考核总成绩的70%。

课程考核的组织:课程形成性考核由教学点组织实施:期末考试由省电大负责命题和制定评分标准,并组织全省统一考试。

五、答题时限

90分钟

六、其它说明

本考核说明按照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建筑制图与透视》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本考核说明是考试命题的依据。考核内容以所用教材《建筑装饰制图与阴影透视》(含习题集)(第二版)为基础。

第二部分 考核的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投影的基本知识

【考试的知识点】

1、投影及其分类

2、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3、基本形体的三视图

【考试要求】 熟练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掌握:基本形体的三视图

了解:投影及其分类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考试的知识点】

1、点的投影

2、直线的投影

3、平面的投影

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5、投影变换

【考试要求】

熟练掌握:点、线、面的投影规律

掌握: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了解:投影变换

第三章、立体的投影

【考试的知识点】

1、 平面立体的投影

2、直线、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

【考试要求】 掌握: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了解:平面体的截交线

第四章、轴测图

【考试的知识点】

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正等轴测图

3、斜二等轴测图

【考试要求】

掌握:轴测图的基本知识,正等轴测图

第五章、组合体的视图

【考试的知识点】

1、组合体及其形体分析

2、组合体视图的画法及尺寸标注

3、组合体视图的阅读

【考试要求】

掌握:组合体及其形体分析,组合体视图的画法及尺寸标注

了解:组合体视图的阅读

第六章、图样的规定画法

【考试的知识点】 1、视图

2、剖面图

3、断面图

4、剖面图与断面图的识读

5、简化画法

【考试要求】

掌握:剖面图与断面图

了解:简化画法

第七章、建筑制图基本知识

【考试的知识点】

1、制图工具及其使用

2、基本制图标准

【考试要求】

熟练掌握:基本制图标准

掌握:制图工具的使用

第八章、房屋建筑图

【考试的知识点】

1、概述

2、房屋建筑图的有关规定 【考试要求】

了解:房屋建筑图的有关规定和绘制方法

第十章、建筑装饰施工图

【考试的知识点】

1、概述

2、建筑装饰施工图

【考试要求】

掌握:建筑装饰施工图的绘制

第十三章、透视投影

【考试的知识点】

1、概述

2、透视的基本规律

3、透视图作法

4、透视图的选择

【考试要求】

熟练掌握:透视图的基本规律

掌握:透视图作法和透视图的选择

第三部分 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光线通过形体,向承影面投射,并在该承影面上获得图形的方法,称为 。

2. 投影法可分为 投影法和 投影法两大类。

3. 中心投影法一般用于绘制 。

4. 平行投影法又可分为 投影与 投影。

5. 当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时,所得的平行投影称为 投影,简称 投影。

6. 由于 投影能真实表达空间形体的形状和大小,作图方便,因此在工程图样的绘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7.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一:当线段或平面图形与投影面平行时,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或实形,这种性质称为 。

8.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二:当线段或平面图形与投影面垂直时,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点或一直线,这种性质称为 。

9.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三:当线段或平面图形倾斜与投影面时,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小于实长或实形,但仍保留其空间几何形状,这种性质称为 。

10.正投影的基本性质四:直线上点的投影必在该直线的同名投影上,这种性质称为 。 11.三视图的基本规律为:H面投影和V面投影—— ;W面投影和V面投影—— ;H面投影和W面投影—— 。

12.为了清楚地表达形体的内部结构,假想用剖切面剖开形体,把剖切面和观察者之间的部分移去,将剩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 。

13.用一个假想剖切平面剖开形体,将剖得的断面向与其平行的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 。

14.透视图是应用图 投影法绘制的,又称 投影。

15. 、 、 是形成建筑透视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16.点的透视规律一:点的透视与基透视位于同一 上。

17.点的透视规律二:点的基透视是确定 的起点和判断

的依据。

18.直线上距画面无限远点的透视称为 。

19.直线透视规律一:互相平行的画面相交线存在 。

20.直线透视规律二:水平画面相交线的灭点必在 上。

21.直线透视规律三:画面垂直线的灭点就是 。

22.直线透视规律四:画面平行线的透视与基线间的夹角,反映 ;直线上点分线段长度之比等于 。

23.直线透视规律五:互相平行的画面平行线,它们的透视 。

24.直线透视规律六:水平画面平行线的透视始终是一条 。

25.直线透视规律七:铅垂线的透视仍然是一条 。

26.直线透视规律八:画面上直线的透视为 。

27.平面透视规律一:平行面的透视与空间平面 ,且为实行的相似形。

28.平面透视规律二:铅垂面的灭线是一条 。

29.平面透视规律三:水平面的灭线是 。

30.位于画面上的铅垂线透视即其本身,反映直线的真实高度,故称为 。

31.作某点的透视高度依赖于两个条件:一是该点的 ;二是该点的 。

32.形体的透视分为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斜透视)三种类型。

33.为了表现某一建筑群体的透视,通常适当提高视平线以获得居高临下的视觉效果,这种透视称为 。

34.视点与建筑形体的相对位置不变时,画面越靠近视点,透视图10 / 27 越 ;画面越是远离视点,透视图越 。

35.画面与建筑形体主立面间的夹角,称为 ;夹角越 ,则主立面透视越窄,透视收敛越急剧;夹角越 ,则主立面透视越宽,透视收敛越平缓。一般角度为 为宜。

36.视点的选择包括 和 。

37.据测定,视角在 时,视觉效果最好,视角一般不宜超过 。

38.一般视距D为观察宽度L的 倍,才能使水平视角保持在37°左右。

39.视高一般选用 ,约1.5~1.8m,以获得人们正常观察建筑形体时的视觉印象。

40.利用视线迹点确定透视图的方法称为 (或称 )。

利用方格网求作透视图的方法称为 。

二、制图作图题

1.补全正方形的三面投影。

11 / 27

2.标出三棱锥各棱线的水平和正面投影,并判断下面直线属于哪类直线。

12 / 27

3.补全高度为30五棱柱的三面投影。

4.补全高度为30三棱柱的三面投影。

5.根据给出的立体图形绘制三视图(尺寸按图量取)。

(1) (2)

(3) (4)

6.已知两投影补画出第三投影。

(1)

(2)

(3)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