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将气体通过炽热的炭层,二氧化碳与碳反应产生一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B、混合气体不易点燃;故选项错误;
C、将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剩余一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D、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产生铜和二氧化碳;故选项正确;
故选:D。
C、混合固体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盐酸具有挥发性,蒸发、结晶可除去杂质得到氯化钠,无需过滤,符合题意;
D、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改变,可以除去杂质碳酸钙,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能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繁(整个过程不繁琐)。
考点:除杂质问题。
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去除杂质的方法
A
CaO(CaCO3)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干燥
B
NaCl溶液(Na2CO3)
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过滤
C
Cu粉(CuO)
加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D
HNO3溶液(H2SO4)
B.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将CuSO4溶液、稀H2SO4、NaCl溶液、NaOH溶液鉴别出来
C.除去CO2中的少量HC1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D.鉴别NaCl、Na2SO4和(NH4)2SO4三种溶液: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分别滴加Ba (OH)2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铁粉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或结论正确;
操作方法
A
CO(CO2)
适量O2
点燃
B
NaCl溶液(Na2CO3)
适量CaCl2溶液
过滤
C
KNO3溶液(K2SO4)
过量Ba(NO3)2溶液
过滤
D
FeCl2溶液(CuCl2)
足量镁粉
过滤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Fe2O3和Fe均能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将主要物质除去,故B错误;
C、CO气体与氧气在点燃时生成二氧化碳,混合气体通入氧气点燃,会将主要物质除去,故C错误;
D、K2CO3能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过量的),故D错误。故选A。
B、Na2CO3溶液能与适量C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钙,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K2SO4溶液能与过量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但引入新的杂质Ba(NO3)2,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初三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
1.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C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和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7.下列实验目的对应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铁粉、木炭粉、氧化铜粉末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B
鉴别碳酸铵、硫酸铵、硝酸铵三种氮肥
用氢氧化钡溶液
C
除去CO中少量H2O和CO2
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D
除去氯化钾溶液中的氯化铜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
A.AB.BC.CD.D
【答案】A
D、加热稀盐酸,稀盐酸能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稀盐酸也能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但除去了杂质,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能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繁(整个过程不繁琐)。
10.下列实验方案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A.除去铜粉中含有的少量铁粉:将混合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B、CuSO4溶液是蓝色的,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的是NaOH溶液,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至蓝色沉淀中,能使沉淀消失的是稀硫酸,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且鉴别的顺序为①④②③或①④③②,故选项实验方案或结论正确;
C、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或结论错误;
D
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A、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时加入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过滤可除掉碳酸钙,此过程除掉了原物质中的碳酸钠,不能起到分离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目的;B、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时加适量的稀盐酸,稀盐酸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从溶液中跑出,剩余的溶液蒸发结晶即可得较纯净的氯化钠;C、该方式是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二氧化碳的原理来验证一氧化碳的存在,所以实验开始时一定要先除掉混合物中的原有二氧化碳,以防止对实验的干扰;D、酚酞试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均不变色,所以无法区分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和稀盐酸(显酸性),只能鉴定出能使其变红的碱性氢氧化钠的溶液。
【解析】
【详解】
A、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铁粉表面出现气泡且形成浅绿色溶液、木炭粉没有明显现象、氧化铜粉末溶解且形成蓝色溶液,能够鉴别,方案正确;
B、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三种化肥都有刺激性气味,碳酸铵、硫酸铵都有沉淀,只能鉴别出硝酸铵,方案错误;
C、除去CO中少量H2O和CO2,应该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才能得到纯净的一氧化碳,方案错误;
5.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A.NaCl溶液(MgCl2)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过滤
B.铁粉(Fe2O3)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
C.CO气体(CO2)通入氧气点燃
D.K2SO4溶液(K2CO3)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
A、MgC12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A正确;
故选:C。
【点睛】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4.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的方法是( )
A.将气体通过炽热的炭层B.将气体点燃
C.将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中D.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水
色素
用过量的活性炭吸附、过滤
C
NaCl
Na2CO3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蒸发煅烧至质量不再改变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足量氧化铜,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可以将杂质除去,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故用过量的活性炭吸附、过滤,可以除去色素,不符合题意;
D、分别滴加Ba(OH)2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a2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和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NH4)2SO4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NaCl溶液,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或结论正确。
故选C。
【点睛】
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
A、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除去氯化钾溶液中的氯化铜,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会生成新杂质氯化钠,方案错误。
故选A。
【点睛】
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选用试剂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选用的除杂试剂不能与主要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所选试剂的量。
6.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是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操作
A
CO2
CO
通过灼热的足量的氧化铜
B、Na2CO3能与过量的C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钙(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