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培训PPT
链接: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培训 少先队工作与辅导员成长 辅导员工作纲要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利辛实小少先队工作QQ群:204933455
引子:
•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 •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 “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 • 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 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 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 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 惯的训练,及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
学生必知礼仪知识
10.称谓礼仪 ■赞美称谓
赞美称谓是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对一些比较钦佩喜爱 的人物的称呼,如:称护士为白衣天使;邮递员为 鸿雁;爱护百姓的军队为子弟兵等。恰当地使用赞 美称谓是社交活动中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使用赞美称谓要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是赞美对象确 实有值得人们称赞的地方,在某些领域做出了贡献, 获得大多数人的肯定,否则就成了相互吹捧,抬轿 子,得到相反效果。二是比喻要恰当,主体和客体 要搭配,这样才能被人们所接受。仍以白衣天使为 例,用来赞美医疗行业中比较年轻的护士就比较恰 当。如果用“白衣天使”来赞美一位花甲老中医, 因为年龄关系,这个赞美称谓就不如用“赛华佗” 来得准确。
学生必知礼仪知识
7.递接物品礼仪 递物与接物是常常遇到的一种举止,一个小小的举 止动作,也能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递接物品原则。尊重他人:双手递物或接物体现 了对对方的尊重。如果在特定场合下或东西太小不 必用双手时,一般用右手递接物品。
■递接物品的方法。作为学生,把作业交给老师时, 应该将作业的正面朝上,用双手恭恭敬敬地递上。 接老师递给自己的作业时,同样要用双手,并对老 师说声“谢谢”。 ■传递笔、刀、剪之类尖利的物品时,需将尖端朝 向自己握在手中,而不要将尖端朝向对方。对方恭 恭敬敬递过来的物品,同样应该用双手去接,并以 适当的方式致意或道谢。
学生必知礼仪知识
4.同学之间的礼节和礼貌 ■集体意识 每一个人都离不开集体,正像一滴水离不开浩瀚的江河大海一 样。因此,我们每位同学都要有集体意识。在集体生活中,要 顾全大局,遵守规章制度,不可我行我素。在你付出的同时, 也将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他人的尊重。 ■善于交谈 交谈是同学之间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交流可以增加同学间的 了解、友谊和相互增长知识。同学们之间的交谈应该注意一些 问题:①说话态度要诚恳谦虚,要语调平和,不可装腔作势。 ②交谈中力求语言文雅注意场合分寸。③不乱开玩笑,该说的 就说,不该说的不说。④听同学说话时态度要认真,不得轻易 打断别人的讲话,要插话或提问应选择适当的时机,若同学说 得欠妥和说错了,应在不伤害同学自尊心的情况下,恳切、委 婉地指出。吵架、骂人说难听话是一种无教养的行为及无礼的 表现。
到图书馆、阅览室,应该衣着整洁、服饰得体。不 能穿背心、拖鞋进入。如不注意自身形象,有失学 生身份,有失礼仪教养。 整洁卫生、保持安静是图书馆、阅览室要遵守的基 本规范。
学生必知礼仪知识
3.图书馆阅览规范 ■讲究公共道德 图书阅览要按规定办理借书、还书手续。阅读开架 报刊后,要按原来的顺序摆放整齐。要爱护室内的 一切公共设施,查阅卡片时要轻拿、轻翻、轻放。 特别要爱护图书,不能在书上画线、折页、写字, 更不能在书上“开天窗”,把自己特别喜爱的内容 窃为己有。不要抢座,更不要为其他同学占座位。 落座、起身时要轻搬座椅,以免干扰别人阅览。
■戏谑称谓 戏谑称谓就是利用人的外形、性格、从事的工作等 特征起的名称,俗语称“起外号”,如:大个子、 小机灵、老蔫、切糕刘等。这是人与人之间表示亲 近的一种语言形式,和贬蔑称谓有着本质的不同。
学生必知礼仪知识
10.称谓礼仪 从社会交往的礼仪礼节角度讲,采用戏谑称谓一定要 分清场合和时机。戏谑称谓一般都是在私下场合使用, 比较熟悉的人们之间称呼一下,可以增加感情,缩短 距离。但在比较正规的社交场合不适宜采用戏谑称谓。 这样做会破坏应有的气氛,对玩笑双方以外的人的不 尊敬。另外,部分戏谑称谓突出了人身体的某种残缺 特征,在公开的场合呼来喊去,会使被叫人感到难堪, 造成彼此之间的隔阂或纠纷。 ■昵爱称谓 昵爱称谓是表示喜爱的私下的称呼,又称之为昵爱称。 家庭中长辈给晚辈起的小名,恋人之间只用对方姓名 的最后一个字来称呼,都属于昵爱称。由于昵爱称具 有私下交往的特殊性质,所以在使用时格外要注意讲 究场合。在社交公众场合不要使用昵爱称,避免给人 以轻浮不庄重的感觉。
学生必知礼仪知识
5.日常行为礼仪 ■参加集会、听讲时坐正立直。坐正:头正颈直, 上体与座椅靠背基本垂直;立直:抬头挺胸,上体、 双腿与地面垂直。 ■行走稳健。行走姿势正确、步幅适中,稳健有力; 在楼道、教室行走时,慢步轻声;在街道上,靠右 行走;不摇肩晃臀,不与人勾肩搭背行走。 ■谈吐举止文明,是仪表的综合要求。与人交谈时, 态度诚恳,语言文明;待人接物,表情自然,动作 大方。
学生必知礼仪知识
6.常用体态语言的礼仪 ■鼓掌:是表示喜悦、欢迎、感激的礼节。双手要 有节奏地相击,鼓掌要适时适度。 ■握手:是与人见面或离别时最常用的礼节,也是 向人表示感谢、慰问、祝贺或鼓励的礼节。握手前 起身站立,脱下手套,用右手与对方右手相握;握 手时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一般情况下,握手 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老友间可握得深些、久些 或边问候边紧握双手;多人同时握手不要交叉,待 别人握后再伸手,依次相握。 ■右行礼让:在校园、上下楼梯、楼道或街道上行 走时,靠右侧行进;与师长、客人、长辈等同时出 入房门时,主动开门侧立,请他们先行。
学生必知礼仪知识
9.社会公德礼仪 ■出游从准备垃圾袋开始 出去游玩大多是想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在广阔 的草地上,伴着青山绿水聊聊天、赏赏景,再来些水 果,想起来都觉得惬意。但如果看到是垃圾成堆、水 面漂浮着塑料袋,甚至还有路人随地留下的大小便。 想必你愉悦的心情会荡然无存。目前,利用假期出门 旅游的人多了,还有不少是自驾游的,但千万不要走 一路丢一路,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环保意识, 将旅游中的废弃物装入自备的垃圾袋中,扔到规定的 地方。不让方便而快捷的自驾车成为垃圾传播车。 ■“自觉补偿意识”就是一种文明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是一种文明,自觉地补偿照 顾不到的地方也是文明。在发达国家,行人主动示意 让机动车通过,就是行人对法律、法规规范不到内容 的自觉补偿,就是一种文明。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 自觉地补偿照顾不到的地方,不仅会给别人也会给自 己带来好处。
学生必知礼仪知识
1.校园常规礼仪 爱护公物
■要爱护学校和班级的一切公共财物,爱护花草树 木,不在黑板、墙壁、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 刻,节约用水、用电。
■要随时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 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 ■在教室里要随时保持安静、整洁,维护教室良好 的学习环境。课间不要追逐打闹,以免教室桌椅歪 斜,尘土飞扬,影响同学的学习、休息及身心健康。
学生必知礼仪知识
10.称谓礼仪 ■身份称谓
身份称谓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工作中被人们所认同 地位的体现。如:称在艺术上有一定贡献的人为 “艺术家”;无报酬而工作的人为“志愿者”等。 身份称谓一般不用于自称,多用于他称,例如:从 事教学工作的人的职业是“教师”,而“老师”则 是社会上对教师的尊称,是身份的象征。正确的自 我介绍应该用职业称谓“我是教师”,而不用“我 是老师”。
学生必知礼仪知识
5.日常行为礼仪 ■尊称(敬称)。长辈、友人或初识者称“您”;对 师长、社会工作人员要称呼职务或“老师”、“师 傅”、“叔叔”、“阿姨”等,不直呼其姓名。 ■使用文明用语。对他人提出要求时说“请”;与 人打招呼时说“您好”;与人分手时说“再见”; 给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别人向自己致谢时回 答说“不客气”;得到别人帮助表示感谢时说“谢 谢”。
学生必知礼仪知识
4.同学之间的礼节和礼貌 ■借物还物 同学们经常在一起,难免相互之间借用东西,但要 谨记:1.即使随便用一下别人的物品,也必须事先 打招呼,征得他人同意。2.有借有还,如果在使用 中损坏了物品,应坦白告诉物品主人,必要时予以 赔偿。 ■帮助他人 乐于助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也是校园 礼仪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当有同学需要帮助时,应 分清是非,弄明情况,如果是对的,应尽力而为、 量力而行、助其一臂之力,忌视而不见、臵之不理。 如果是违反法规校纪的事,就要有正确的是非观, 不可同流合污。自己需要帮助时不要强求别人,要 学会换位思考多替他人考虑,尽量不给别人造成困 难,甚至带来麻烦。
■在别人回答问题时,不应随便插嘴。别人答错了, 也不应讥讽嘲笑。可举手,得到老师允许后,站起 来补充回答。
学生必知礼仪知识
3.图书馆阅览规范
图书馆、阅览室是我们博览群书、查阅资料、获取 知识的重要场所。有情操、有品位的人,不会把自 己的尊严丢在这知识的圣殿。为此,要注意以下两 点: ■注意自身形象
学生必知礼仪知识
6.常用体态语言的礼仪 ■微笑:是对他人表示友好的表情,不露牙齿、嘴 角微上翘。 ■鞠躬: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个人对群体 的礼节。行鞠躬礼时,脱帽、立正、双目注视对方, 面带微笑,然后身体上部向前倾斜自然弯下,低头 眼向下看。有时为深表谢意,上体前倾可再深些。 ■招手:在公共场合远距离看到相识的人或送别离 去的客人,举手打招呼并点头致意。
学生必知礼仪知识
2.上课应答的礼仪和规范 ■学生回答问题,应先举手,并要在老师点到自己 的名字时,方可站起来答题。切不可坐在座位上, 七嘴八舌地发言,也不要抢先答题。 ■回答问题时的站姿、表情必须要大方,不要搔首 弄姿或故意做出滑稽的举止引人发笑,说话声音要 响亮、清晰,不要声音过低或吐字不清。 ■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答不出来,也应先站起来,用 抱歉的语调实事求是地向老师说清楚。不站起来的 行为是极不礼貌的。
学生必知礼仪知识
9.社会公德礼仪 ■博物馆里不要大声喧哗 博物馆同图书馆一样,是一个讲究安静的场所,能让 参观者静下心来感受艺术品带来的艺术美感。因此, 参观者在馆内应该始终保持安静,尽量不高谈阔论, 更不能大声喧哗。有些人在参观时看到一些令人赏心 悦目的艺术品,常常会兴奋地招呼同伴来看,高声叫 喊同伴的名字,这些做法都会导致馆内秩序混乱,影 响了他人参观的情绪,分散了他人的注意力。 ■展品不能乱摸 博物馆里展出的艺术品都是十分珍贵的,有的展品甚 至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极高的价值。但少 数参观者在参观时总是觉得“不过瘾”,一定要亲手摸 摸展品,这种做法对展出的艺术品是一种极大的“伤 害”,甚至会起到破坏作用。因此,在参观时,应注意 查看展品旁的说明,这样做就可以了解你所关注的展 品的基本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