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学科上册学业质量评价方案
惠济区老鸦陈小学四年级数学组
2017年12月21日
四年级数学下册学业质量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课标精神,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恰当的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二、评价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教师要创造宽松的环境,支持和鼓励学生自评、互评、共评,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见,同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对照反思,全面了解自身的素质发展状况、发展水平、发展差异,从而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作用,找到继续发展的方向。
2、多样性原则。
数学素养的诸多方面要求数学评价的方式应该多样化,既有终结性评价,又有平时成长记录;既检测知识,又测查能力,同时还要测查学习习惯、情感态度、认知方式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况;记录学生平时表现、兴趣、潜能等,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3、互动性原则。
要扭转教师一人评价、教师和学生二元对立的传统评价局面,形成教师、家长、学生交互式的评价网络。
4、个性化原则。
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其不同的学习需求,尊重其兴趣、爱好,帮助每个学生在已有基础上确定不同的“最近发展区目标”,在评价中提高他们的人格尊严,促进他们的自主发展。
5、趣味性原则。
要寓评价于快乐的活动之中,除了检测的内容更新外,还应在活动的形式上多进行创新。
二、评价目标及内容
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关注学生的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思考的发展及数学学习情感和态度;采用多元化评价,实现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
根据四年级数学教学内容,本次评价和平时表现及学习情况评价进行综合评价。
结合本册教材具体包括:
1.“认识更大的数”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直观模型认识万以上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会正确数、读、写大数以及比较大数的大小。
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了解自然数的意义及特征。
2. “线与角”结合实例,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与直线,体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认识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交和平行的位置关系。
能借助三角尺、方格纸等工具获得已知直线的垂线或平行线,结合旋转的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和周角。
3. “乘法” 本单元主要学会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用竖式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会对其进行估计,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能运用乘法知识和估算策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 “运算律”经历探索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加法和乘法的交
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能用字母表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结合生活实例,认识中括号,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5. “方向与位置”能根据路线图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具体路线,体会方向与距离对确定路线的重要作用。
经历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具体情境中位置的抽象过程,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6. "除法" 本单元主要学会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竖式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道理,经历商不变规律的探索过程,并能运用商不变规律寻找合理简捷的计算途径,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总价、数量与单价”之间的数量关系。
7. “生活中的负数”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能认、读、写负数,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进一步发展对0的认识,并了解整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相反意义的量。
8.“可能性”通过掷硬币的试验和生活实例,知道有些事件发生是不确定的,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并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结合摸球游戏的具体情境,经历分析、判断等思考过程,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三、评价形式和方法
对学生数学学习进行评价应涉及到用于评价学生的进步,调节教师的教学以及为家长们提供他们孩子在校学习数学的情况等几个方面。
对
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评价应注意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采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操作、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
四、评价标准及操作程序
1、本次评价内容(40%)
(1)口头测试:
口算(小组合作完成) 以及数学思想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
测试内容:口试的主要内容是本册教材的口算题目(口算题卡出示),说一说试商的方法等。
测试方法: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负责,口算抽取10道题进行测试;在统一的测试题目中说一说如何试商。
教师测试小组长,家长辅助测试。
评定标准:口算正确率在90%以上(含90%)为优秀;正确率为80%—90%(含80%)为良好;正确率为70%—80%(含70%)为合格;正确率在70%以下为待合格。
试商过程语言表述清楚,思路清晰的评为“优秀”;能基本表述清楚,思路基本清晰的评为“良好”;能在少量提示下表述清楚的评为“合格”;说不清楚,思路比较混乱的评为“待合格”。
(2)书面测试(包括画图等动手操作题目)
测试内容:笔试的主要内容是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解题能力(主要包括画平行线和垂线,量角器画角等)。
测试方法:书面测试题,学生独立完成。
评定标准:正确率在85%以上(含85%)为优秀;正确率为70%—85%
(含70%)为良好;正确率为60%—70%(含60%)为合格;正确率在60%以下为待合格。
2、平时表现及学习情况评价(60%)
评价内容:
(1)学习态度(2)课堂作业(3)单元测试
评价办法:由任课老师对照下列标准,给出评价。
评定标准:
优秀:(1)学习兴趣浓、态度习惯好、行为表现主动。
(2)作业清楚、认真、正确率高(10次优以上)。
(3)学期单元测试获得优秀(85分以上)。
(4)利用各种学习方式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强,有与他人良好合作的习惯与能力。
态度积极,行为主动,意志坚强,学习效果好。
良好:(1)学习兴趣较浓、态度习惯较好、行为表现较主动。
(2)作业比较认真、清楚、正确率较高(6次优以上)。
(3)单元测试获得良好以上等(60分-85分)。
(4)利用各种学习方式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较强,有与他人良好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态度积极,行为主动,意志坚强,学习效果良好。
合格:(1)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态度习惯、行为表现一般。
(2)作业能够完成。
(3)学期单元测试获得合格以上等(60分以上)。
(4)有利用各种学习方式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意识,能与他人建立
合作,态度、行为、意志,表现一般。
待合格:暂不评定(二次评定)
五、评价方案的有关说明:
在每一项考评结束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考评过程作出相应的点评,让学生既受鼓励,又发现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对待合格的学生,组织学生进行二次评定。
此评价方案是对学生一学期的学习过程情况进行考查,对学生采取本次评价和平时表现及学习情况评价进行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