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数学图形分类教案
【篇一: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图形分类】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图形分类
设计思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了图形分类内容,此活
动以到“图形王国”参观为主线,让游戏贯穿于活动中。
凭门票入场
环节,为下一步分类作好铺垫,以“送图形宝宝回家”形式,自然地
进行图形归类,最后的电脑操作,又体现了班本课程的探索与研究。
活动自始至终让幼儿感受到是在“图形王国”中玩耍,使幼儿在欢乐
愉悦中感受到数学为自己带来的乐趣,从而发展幼儿的记忆力、观
察力和初步的归类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让幼儿充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
而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初步的归类能力。
3、巩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主要特征的掌握,能排除大小、颜色
的干扰进行图形分类。
重难点分析:
重点:巩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主要特征的掌握。
难点:能排除大小、颜色的干扰进行图形分类。
活动准备:
1、知识:幼儿已经分别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场地准备:用大型积木搭建的图形王国的入口,分别标注圆形、
正方形、三角形图标。
3、教具准备:课件、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脸谱各一个,展板一块,游戏光盘一盘,电脑,软件,
4、学具准备:圆形、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
活动方式:集体、个人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到图形王国去参观的口吻,引起幼儿的兴趣,感知大
众图形的特征,为图形分类做好铺垫。
二、展开:
1、引导幼儿按图形的形状入口,初步感知图形:
教室介绍图形王国的三种形状的入口,要求幼儿按自己门票的形状,走与自己门票相同形状的入口。
比如:由圆形门票的小朋友走圆形
入口。
依次组织幼儿入场。
2、复习三种图形的外形特征:
①提问幼儿,引出三种图形的名称。
问:“你是从哪个入口进来的?为什么?”分别提问三名门票形状不
同的幼儿,从而引出图形的名称。
过渡: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是我们已经认识的图形朋友,你们还
记得它们长得什么样子吗?
②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回顾三种图形的外形特征。
每一部先提问幼儿,再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归纳,最后出示课件验证。
如:圆形长的什么样子?正方形长的什么样子?三角形长的什么样子?
过渡:图形妈妈还有图形宝宝,宝宝很顽皮,喜欢跟妈妈做捉谜藏
的游戏。
3、幼儿操作,学习图形分类:
①圆形分类:出示圆形脸谱,提问问题:“圆形妈妈的宝宝是谁?”
引导幼儿每人找一个圆形,教师找出大小不同的两个圆形,引导幼
儿观察不同点,从而理解:虽然大小不同,但是形状相同,所以他
们分在一起;教师再利用两个颜色不同的圆形,讲解:虽然颜色不同,但是形状相同,所以,他们分在一起。
小结归纳:所有长的圆圆的,周围很光滑,没有角的图形都是圆形
妈妈的宝宝,②依同样方法进行正方形、三角形分类。
③检验结果后,变化图形脸谱,引起幼儿的兴趣。
过渡:为了感谢小朋友们的热心帮助,图形妈妈为咱们一份礼物:
一张游戏光盘,光盘里有什么游戏呢?我们一起看看吧!
4、游戏巩固:请幼儿操作游戏《小老鼠的家》,操作过后,引导幼儿说出:“你用哪几种图形为小老鼠盖的房子”,根据操作情况及时
颁发奖品。
三、结束:小朋友,图形王国的开放时间已经到了,我们一起听着
音乐从出口回教室吧
【篇二:《图形的分类》教案】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
《图形分类》教案
陈莹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
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
【教学难点】
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
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图形,制作简易框架的长条,大头针等。
【教学方法】
比较法,归纳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种图形,并让学生说出图形名称。
2、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可不止这些,大家还记得吗?大家一起说出
它们的名字。
这么多的图形,博物馆的管理员不好管理,我们来帮忙给它们分分
类吧。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图形分类。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形成数学模型
1、小组活动:利用学具把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并讨论说明分类理由。
2、小组汇报情况:
①按照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来分;
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区别(小实验)
②平面图形的分类
按照是否由线段围成来分。
按照围成图形的边数来分。
按照是否有角来分。
1、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特性。
小组合作,请挑选合适的纸条,利用大头针固定制作一个你们喜欢
的图形。
自主探究,形成数学模型
(1)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用大头针固定后:拉拉看,你发现了什么?
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容易变形。
(2)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
三角形不容易变形,具有稳定性。
2、谁能想出一个办法固定制作的四边形?
3、说一说,赏一赏生活中运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情况。
四、运用提高
1、课本23页第3题,利用三角形的特点固定椅子
2、填空,回顾本课内容。
(多媒体出示)
五、作业布置
利用今天所学知识,帮忙修理班上摇晃不稳的桌椅。
【篇三:蒙氏数学教案——按颜色分类】
蒙氏数学教案
按颜色分类
活动目标:
1. 能够辨识五种不同颜色、三种不同形状,建立起幼儿对颜色和形
状的认知。
2. 通过对不同形状卡片的堆叠,能够进行一些手部细微动作,锻炼
幼儿的手部小肌肉。
活动准备:
取红黄蓝三色纸板,剪成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纸片,每种图形每
种颜色5个。
活动过程:
1.走线,教师弹琴,让幼儿跟着音乐走线。
2.线上游戏:《好朋友抱抱抱》
第一轮教师请出6个小朋友,边拍手边念儿歌:一二三,两人抱抱。
(找到旁边的好朋友抱在一起)重复两次。
第二轮教师可请9或12
人一起来玩,边拍手边念儿歌:一二三,三人抱抱。
(找到旁边的
三个人抱在一起)重复进行两次。
3. 回座位。
(1)教师按顺序出示三种颜色让幼儿认识。
(2)游戏:《小花快快开》。
游戏过程:教师先请3个小朋友上来玩一次游戏,给幼儿按顺序
带上圆形三色卡片,站成一排。
教师说红色小花快快开,带有红色卡片的那个小朋友双手上举打开,并且向前走出一步。
教师再提问幼儿:“你们看看红色小花旁边的小花是什么颜色呀?”幼儿回答:“是黄色,他们两个是离得最近的”。
教师请小朋友一起说黄色小花快快开,请出黄色小花。
以同样的方式请出蓝色小花。
引导幼儿说出三种不同颜色的名称。
(3)教师按顺序出示红色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卡片,让幼儿认
识。
(4)游戏:《拼小猫》
游戏过程: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大的圆,教师说,小猫的耳朵是红色的三角形,眼睛是黄色的圆形,鼻子是蓝色的三角形,嘴里咬着的面包是黄色的正方形,请小朋友们帮助老师把小猫贴好。
请出两位小朋友给小猫贴上耳朵,两位小朋友给小猫贴好眼睛,一位小朋友贴鼻子,一位小朋友贴面包。
引导幼儿说出红色的三角形、黄色的圆形、蓝色的圆形、黄色的正方形等名词。
(5)教师讲述故事,让幼儿将相同颜色相同形状的卡片归类到格子内。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5.游戏《找朋友》。
教师可把全班幼儿分为9个一组上来玩游戏,分别带上三种颜色三种形状的卡片,让幼儿记住自己的颜色和形状。
游戏开始,教师可以任意说出一种颜色或形状,如教师说“红色”,则请带有红色任意形状卡片的三位小朋友拉着手一起站出来,看看谁最快最准,并给予表扬或奖励,并分别报出自己的两个同伴的形状。
游戏可多次进行。
(应适当调整幼儿的数字,尽量避免重复)。
活动反思:未考虑到幼儿对课程内容的接受能力,课程内容多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辨认家中的家具颜色及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