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 PPT课件 人教版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 PPT课件 人教版


1℃, -10℃,读着 ,绝对0度为 ℃.
4.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 和 .然后看清它的 ,即它所测量的 温度和 温度。
5.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泡要与被测量物体
,测液体的温度时,
玻泡不能接触

.用体温计测量人体的温度时,能离开人体读数是因为 。
6.在横线上填出物态变化的名称和吸热放热情况
二是
11.液体沸腾必须达到两个条件,一是 ,二是 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升高而 ,当气压一定
时,液体沸腾过程中温度 .
12.蒸发.升华.熔化过程都
热,具有
作用.
第4章基础知识
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我们身边的自然光源有 ,人造光源有 ,生物光源有 。
2.光可以在 介质和 中传播,在 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
可闻声更强烈。
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5. 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源之一。人们以 (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
传播的等级。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弱的 Nhomakorabea音。控制噪声可以从“
——

”三个方面入手。
第3章基础知识
1.我们把 叫温度.
2.温度计是测量物体
的仪器.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的规律制成的.
3.温度计上的C表示 温度.其单位是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 的温度是100℃, 表示
折射光线向 偏折,折射角 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7.在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
8. 白光是由
混合而成. 由 , , 是光的三原色。
9.可见光谱的红光之外是
。高温物体向外辐射较强的 。紫光之外是 线。
10.眼睛之所以能看见物体,是因为
,我们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
的 射,我们看到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是因为光的 射.当光照射到 表面上发生镜
第6章基础知识
1.质量
物体所含 的多少叫质量。当物体的位置、形状、物态改变时,物体的质量
(会或不会)改变。质量的单位是 ,符号是 。
2.质量的测量
质量可用 、 等来测量。
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质量时,要把天平放在 台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 端的
处,调节天平两端的 ,使指针指在分刻度盘的 处,这时横梁平衡;把被测
的物理量。
物体沿着 且 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
于物体通过的 除以所用的 ,用公式表示就是υ= ,如果知道公式中的任
意两个物理量,就可以算出另一个物理量。即S= ,t= 。
在变速运动中,常用平均速度υ= 来粗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第2章基础知识
1. 声音的产生于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 ,真空 传声(能或不能)。
1. 正确使用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 、 和 。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紧

;读数时,视线要 刻度线。测量结果由 和 组成。
2. 参照物
物体
叫机械运动。当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在静止还是在运动时,总是选
某一物体作为 ,这个物体叫做 。参照物可以根据 来选取,通常选 为参
照物。
3. 速度
速度是表示物体
15℃时,声速是 m/s.
2. 声音的特性
物体振动的频率高,发出声音的 高。物体振动的振幅达,发出声音的 大。不
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 也不同。
3. 声的利用
声作为一种 ,既可以传递
,又可以传递 。人们把高于20 000Hz的
声叫做 ,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 。 传波的距离很远。 产生的振动比
m/s。
3.光在
介质(或真空)中传播路线是直的。
4.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会发生反射,光在反射时,
和在
同一平面内;
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
入射角。
5.平面镜成像是因为光的 ,其特点是:

即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 对称。
6.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 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
物放在天平的 盘里,用 向 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 在标尺上的位置,直
面反射, 其特点是
当光照射 表面上时发生慢反射.其特点是
.两种反射的共同特点是
第5章基础知识
1. ①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 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 透镜。 ②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 ③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 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凸透镜的 。 叫焦距。 2. ①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 (倒立或正立) (放大、等大或缩小)的 (实或虚) 像。 利用了这条规律。 ②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成 (倒立或正立) (放大、等大或缩小)的 (实或虚)像。 ③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焦距时,成 (倒立或正立) (放大、等大或缩小) 的 (实或虚)像。 利用了这条规律。 ④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 (倒立或正立) (放大、等大或缩小)的 (实或 虚)像。 利用了这条规律。 ⑤显微镜和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成 (虚或实)像,目镜的作用是把这个实像 (放大或缩小)。 具体的说,通常的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利用透镜多次成像.显微镜的物镜成 (倒或正 )立. (放大或缩小)的 (实或虚)像,显微镜的目镜成 (倒或正 )立. (放大或缩小)的 (实 或虚)像.由两组透镜组成的望远镜的物镜成 (倒或正 )立. (放大或缩小)的 (实或虚) 像,目镜成 (倒或正 )立. (放大或缩小)的 (实或虚)像. 3. ①眼睛可以调节晶状体的 ,从而看清楚远近不同的物体。 ②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大约是 厘米。 ③眼睛近视后焦距变 , 通过近视眼镜( 透镜)的 作用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④眼睛远视后晶状体的焦距变 ,通过远视眼镜( 透镜)的 作用,可以在视网膜上得 到实物的清晰的像,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7.冰的熔点是 ,水的凝固点是 ,所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
点是 .
8.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最小分度值是

9.晶体熔化时 热,温度 .非晶体熔化时 热,温度 ,晶体凝固时 热,温度 非晶体没有
一定的凝固温度.
10.晶体熔化必须达到两个条件,一是 ,二是 晶体凝固必须达到两个条件,一是 ,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 目录
八上
1机械运动
2声现象
3物态变化
4光现象
5透 镜
6质量与密度
八下
7力
8运动和力
9 压强
10 浮 力
11功和机械能 12简单机械
九年级
13内能
14内能的利用 15电流和电路 16电压 电阻 17 欧姆定律
18 电功率
19 生活用电
20 电与磁
21 信息传递 22 能源发展
第1章基础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