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律基础知识课件

法律基础知识课件


第三单元、代理
一、代理: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 第三人为法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法 律制度。 二、代理适用范围:除了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约定应当本人 亲自进行的民事法律行为外,皆可以适用代理。(具有人 身性质的民事行为不可代理) 三、代理的种类: 1、委托代理:基于被代理人的委托授权而发生的代理。 2、法定代理: 3、指定代理: 后两种只适用于被代理人是无民事行为哦能力人和限制行 为能力人。
第一节、民事法律基础知识 第一单元、民事法律关系
一、民事法律关系概念及三要素 是由民法调整的、在平等主体之间形成的以民 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1、特征: (1)平等主体间法律关系 (2)基于自愿形成的法律关系 (3)权利义务通常是对等的(单务民事法律行为除外) 2、 三要素: (1)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权利人、义务人) (2)客体:民事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物、行为、智 力成果、人身利益) (3)内容:具体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
第二单元、民事法律行为
一、民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行为是指当事人实施的,目的在于设立、 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 具体有: 民事法律行为、 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 无效民事行为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 1、民事行为的成立要件: 一般成立要件:(1)意思表示必须包含设立变更 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2)意思表示必 须完整表达;(3)内心意思表示必须表现于 外部。 特别成立要件:如合同须双方意思表达一致才能够 成立。
六、无权代理: 1、无权代理(狭义)概念及种类: 代理人不具有代理权所实施的代理行为。 (1)没有授权的代理 (2)超越代理权的代理 (3)代理权已经终止后的代理 无权代理对被代理人不具有法律效力,但通过事后追 认可转化为有权代理。
五、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 指民事行为虽已成立,但是是否生效尚不确定,须 经过特定当事人的行为才能确定生效或不生效的民 事行为。 1、类型: 无权处分行为;无代理权的代理行为;债务承担; 限制行为能力人待追认的行为。 2、追认:有追认权的人追认的单方法律行为使原效 力待定的行为生效。 3、善意相对人的催告权和撤销权:
三、无效民事行为:即欠缺法律行为生效要件的民事行为。 1、行为人不具有行为能力的行为。 2、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民事行为。 3、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 4、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 5、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的其他民事行为。 无效民事行为的法律后果: 尚未履行的义务即不履行; 正在履行中则中止履行; 尚未履行应该或返回财产、赔偿损失、追缴财产。
四、代理证书: 《民法通则》规定,除非有法律特殊规定之外,委托代理授权可以采用 书面形式,也可采用口头形式。通常为保证交易安全,通常制作代理证 书。 五、代理权的行使: 1、代理人的义务: (1)为被代理人利益而实施代理行为; (2)亲自代理; (3)报告义务; (4)保密义务; 2、代理权的限制: (1)自己代理的禁止; (2)双方代理的禁止; (3)代理的懈怠或诈害行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行为);
民事法律事实
指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事实或现 象。 1、分类: (1)行为:取决于人的主观意愿。(合法行为与非法行为之 区别)如订立合同、侵权行为。 (2)自然事实即法律事件:非人的主观意愿所决定的事实。 诸如人的死亡、时间的经过等现象。 2、民事法律事实的构成: 即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几个法律事实的总和。 如继承法律关系的发生须具备被继承人的死亡、被继承人留下 遗产、继承人接受遗产。
四、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 因为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存在欠缺,依照法律的规定,可由当事 人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撤销的已经生效的民事行为。 注意:当事人没有变更、撤销前民事行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行使变更或撤销权效力及于行为的开始。 1、类型:因重大误解而实施的民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的 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合同法54条之规定)。 2、或变更或撤销由撤销人自行选择决定。 撤销权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之内行使。 一经撤销,民事行为自始无效。
2、民事义务:指法律规定或当事人依法约定, 义务人依法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满 足权利人利益。 依据义务发生的原因不同分为法定义务和约定 义务。 依据义务人的行为方式不同分为积极义务和消 极义务。
3、民事责任:民事主体不履行民事义务而承担 的不利的法律后果。 根据发生的依据不同可分为合同责任、侵权责任。 合同责任是因违反合同约定的义务或违反合同法规定 的义务而产生的责任。 侵权责任是行为人的不法行为侵害他人人身权和财产 权,而应承担的责任。 具有(1)违反法定义务而产生的民事责任;(2)强制性; (3)主要是财产责任;(4)侵权责任主体的广泛性..\案例集 课件\案例1.ppt
三、民事权利、民事义务、民事责任
1、民事权利: 包括财产权(债权、物权)、人身权(人格权、身份 权)、兼具财产权与人身权的综合(继承权、知识产 权)。 (1)物权:民事权利主体对特定物进行管理支配并享有物 所产生利益的排他性财产权利。 自物权(即所有权) 他物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抵押权、质押权、留置 权)。 重点介绍一下典权 (2)债权:权利人请求义务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合同之债、侵权之债、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民事行为的生效: 通常,民事行为成立时即具有法律效力。也有特殊情 况。如遗嘱和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附期限民事法律 行为。 一般生效要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行为能力的规定) (2)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是真实的。 (3)行为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 特别生效要件:如房产合同买卖必须办理过户手续, 产权才发生转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