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茵国际大酒店及磁湖半岛住宅工程电梯安装工程监理细则一、工程慨况:工程名称;中茵国际大酒店及磁湖半岛住宅工程工程地点:省市团城山广会路工程建筑面积:113628m2参建单位:建设单位:中茵股份勘察单位:佳境建筑设计单位:中南建筑股份监理单位:合联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宝业建工集团(总包)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桩基)华太岩土工程(边坡支护)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机电安装)二、分部分项工程监理细则电梯工程监理主要依据GB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及GB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进行,本监理细则着重规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具体的主控项目及一般项目应按规规定标准执行。
基本规定及材料设备管理:a.电梯安装前应按规进行土建交接检验。
b.电梯安装前应按规进行电梯设备进场验收,验收随机文件必须包括下列资料:(a)产品出厂合格证;(b)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及缓冲器的型式试验证书复印件;(c)装箱单;(d)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e)动力电路和安全电路的电气原理图;(f)设备零部件应与装箱单容相符;(g)设备外观不应存在明显的损坏。
c.参加安装工程施工和质量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
d.承担有关安全性能检测的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资质。
仪器设备应满足精度要求,并应在检定有效期。
e.隐蔽工程应在电梯安装单位检查合格后,于隐蔽前通知有关单位检查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
(甲)强制性条文:如下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a.井道必须符合下列规定:(a)当底坑底面下有人员能到达的空间存在,且对重(或平衡重)上未设有安全钳装置时,对重缓冲器必须能安装在(或平衡重运行区域的下边必须)一直延伸到坚固地面上的实心桩墩上;(b)电梯安装之前,所有层门预留孔必须设有高度不小于1.2米的安全保护围封,并应保证有足够的强度;(c)当相领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大于11m时,其间必须设置井道安全门,井道安全门严禁向井道开启,且必须装有安全门处于关闭时电梯才能运行的电气安全装置。
当相邻轿厢间有相互求援用轿厢安全门时,可不执行本款。
b.层门强迫关门装置必须动作正常。
c.层门锁钩必须动作灵活,在证实锁紧的电气安全装置动作之前,锁紧元件的最小齿合长度为7mm。
d.限速器动作速度整定封记必须完好,且无拆动痕迹。
e.当安全钳可调节时,整定封记应完好,且无拆动痕迹。
f.绳头组合必须安全可靠,且每个绳头组合必须安装防螺母松动和脱落的装置。
g.电气设备接地必须符合下列规定:(a)所有电气设备及导管、线槽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必须可靠接地(PE);(b)接地支线应分别直接接至接地干线接线柱上,不得互相连接后再接地。
h.层门与轿门的试验必须符合下列规定:(a)每层层门必须能够用三角钥匙正常开启;(b)当一个层门或轿门(在多扇门中任何一扇门)非正常打开时,电梯严禁启动或继续运行。
(乙)质量控制要点:a.电梯井道的宽度、深度、垂直度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b.检查曳引装置的组装:(a)蝎轮减速器的油位及油质应符合要求;(b)各部位轴承油位及油质应符合要求;(c)油标齐全,油量充足;(d)凡机房通井道的孔,要防止漏油、漏水,在孔四周筑高50mm以上,宽度适当的台阶;(e)钢丝绳与机房楼板孔洞每边的间隙均应为20~40mm;(f)限速器绳索至导轨的距离(两个方向)的偏差均应不超过±5mm;(g)绳索在电梯正常运行时不应触及夹绳钳;(h)电梯平衡系数应为40%~50%。
c.检查导轨的安装:(a)每根导轨至少有两个导轨支架,其间距不大于2.5米;(b)导轨支架的水平度误差不应超过5mm(超差过大,将影响导轨垂直度、跨距、接头等尺寸);(c)直埋式导轨支架的埋入深度不小于120mm,地脚螺栓的埋入深度不应小于120mm;(d)导轨支架与墙面间允许增加等于导轨宽度的方形金属垫板以调整高度。
垫板厚度超过10mm时,应与导轨架焊接,焊接导轨架时,应双面焊牢;(e)导轨应用压板固定在导轨架上,不应用焊接或螺栓连接;(f)电梯撞顶与蹲底时,各导靴均不应越出导轨。
d.检查轿厢、层门组装:(a)轿厢底盘平面的水平度应不超过3/1000;(b)反绳轮与轿厢架上梁间的间隙相互的差值均不应超过1mm;(c)反绳轮的铅垂度不大于1mm;(d)门扇跳动(振动)要小,无噪声;(e)平层准确度应符合,交流双速V≤0.63m/s±15mmV≤1.0m/s±30mm。
e.检查电气装置安装:(a)电线槽敷设导线的总面积(包括绝缘层)不应超过槽净面积的60%;电线管敷设导线总面积(包括绝缘层)不应超过管净面积的40%;(b)导线要标号,两端要注明接线编号;(c)机房控制柜(屏)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正面距门、窗不小于600mm;维修侧距墙不小于600mm;距机械设备不小于500mm;(d)电源总开关应装在机房入口处,距地面高1.3~1.5m墙上;(e)机组、控制柜、井道、轿厢、厅门等应接地或接零,超过50m应重复接地,接地电阻<4Ω;(f)轿顶和底坑或轿底需设电源插座和检视用灯,还应有220V电源插座供检修测试用;(g)主开关不应切断下列供电电路:①轿厢照明和通风;②轿顶电源插座;③机房和滑轮间照明;④机房电源插座;⑤电梯井道照明;⑥报警装置;⑦底坑电源插座。
(h)封闭井道应设置照明,井道除最高与最低0.5m以各装一灯外,中间灯距不超过7米,并分别在机房和底坑设置一控制开关。
(i)电缆安装应满足:①随行电缆两端应可靠固定;②轿厢压缩缓冲器后,电缆不得与底坑地面和轿厢底边框接触;③随行电缆不应有打结和波浪扭曲现象。
f.电梯井及电梯外观检查:(a)机房是否清洁、整齐,线槽是否完整、美观;(b)抱闸板手是否放在机房合适的地方;(c)井道是否清洁、无杂物;(d)轿厢顶是否清洁、无杂物;(e)各井道线槽盒盖,各护板是否齐全盖好;(f)轿顶各盒槽是否齐全完好,护栏螺丝是否装好;(g)坑底是否清洁卫生,无污水杂物;(h)对重保护网是否安装;(i)厅门、门套、轿门碰撞、划伤、磨损检查;(j)轿门头、轿壁、轿操纵盘,外呼钮及面板碰撞、划伤、磨损检查;(k)外呼、选楼层显示等,显示(亮度)情况检查;(l)轿照明或星光顶显示有否划伤、磨损;(m)轿紧急照明检查;(n)轿对讲(机房对讲)或检查;(o)机房曳引机、机座、工字梁油漆检查;(p)导轨支架及附件、轿顶、厅门、轿门的油漆情况检查;(q)厅门、轿门、地坎槽及轿卫生情况检查。
(丙)施工质量通病:a.机械安装通病:(a)常规要求方面通病;①紧固螺栓规格、防松措施不符合要求;②润滑油杯、油嘴不全,油的标及油位不适当;③防锈防腐不符合规要求,漏刷、不均匀,污染周围环境;④机房钢丝绳孔洞每边间隙不符合(20~40mm),围台高度不足50mm;⑤乱凿楼板,随意切断结构钢筋;⑥机房吊钩没有进行防腐处理,没有标明限吊重量;⑦盘车装置没固定在适当位置;⑧盘车装置油漆颜色不符合规要求(盘车装置转盘应漆黄色,松开手柄应漆红色)。
(b)曳引机承重梁安装通病:①梁的端部埋设深度未超过墙厚中心20mm,且小于75mm,梁的垫板不实;②汽焊割损钢梁,严重降低承载能力,偏垫与钢梁型号不适合。
(c)曳引装置通病:①限速器绳轮、钢带轮不垂直度超过0.5mm;②曳引轮、导向轮对铅垂线的偏差在空载或满载工况下均大于2mm;③曳引轮位置偏差:前后方向超±2mm,左右向超±1mm;④机座挡板、压板焊死,减振垫位置不当、松动、遗漏或被水泥抹死;⑤制动轮与闸瓦间隙超过0.7mm,锁紧螺母松动或遗失;⑥限速器固定不牢,绳索与导轨间距偏差超过±5mm;⑦对重块与对重架不固定。
(d)导轨组装通病:①支架间距超过2.5m,位置不当;②导轨支架水平度大于1.5%,膨胀螺栓粗细、长短与设计不符合,固定不牢,支架固定埋深小于120mm;③支架固定焊接不牢,或未双面焊牢;④垫片过多,高度超过10mm厚时未与导轨架焊牢;⑤埋设支架孔洞砖结构小于240mm×240mm();200mm×200mm(外),填料强度不够;⑥组装式角钢支架装反,结合处未点焊;⑦导轨不垂直度每5米超过0.6mm;相互偏差在整个高度上超1mm;⑧导轨接头处台阶超过0.05mm,局部间隙超0.5mm,修光长度小于150mm。
(e)轿厢层门组装通病:①层门地坎未高出地面2~5mm,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间距的偏差超+3或0;②轿壁、层门门套、框架、轿门门套不垂直度超1/1000,轿厢壁、门扇、门套划伤;③中分门扇对口不平,超1mm,门缝宽度超2mm;④门扇间、门扇与门套、门扇与地坎间隙超出客梯1~6mm,货梯1~8mm;⑤开门刀与各层层门地坎、各层层门开门装置滚轮与轿厢地坎间隙超出5~10mm围或不符合图纸要求;⑥导靴与导轨端面间隙超差,刚性结构间隙超2.5±1.5mm,弹性结构导靴滑块面与导轨顶面有间隙,弹簧伸缩围超值。
b.电气安装通病:(a)常规要求通病:①多股导线端子压接没有线鼻子、线卡或搪锡,紧固螺丝无防松、防锈蚀措施;②电器外部接线不符合要求。
(b)接地保护:①地线来源不可靠,无标志;②地线串联,线槽、线管、设备金属外壳未连成一体,轿厢、层门无接地(按设计要求和规规定);③接地保护遗漏,导线截面不够。
(c)配线①导线外露,与设备箱盒连接无专用接头,硬塑料管不阻燃;②垂直敷设导线过长,无固定措施;③轿顶电线敷设,未使用金属电线槽、电线管;④导线编号不全、不清晰、备用线不够;⑤随行电缆长度不适、扭曲、绑扎不牢,移动弯曲半径小于规定值。
(d)电气设备的通病:①空气开关电源与负荷出入端接反,无专用照明开关;②楼层指示,召唤位置不准,面板歪斜不平,灰浆污染;③机房配电缺少,检修插座或插座接线错误;④保护地线(PE)与各设备串联连接;⑤保护地线(PE)没有采用黄绿双色线;截面选择不符合规规定;设备缺少,保护接地线(PE);⑥接地螺栓端子接多根导线(多于2根接地线);保护地线螺栓,端子缺少紧固件;⑦金属软管外壳没有保护接地;⑧控制柜、屏、箱二次线端头没有标记、没编号;⑨线槽始、终端没有可靠接地;线槽连接处及配管处没有跨接、接地;⑩线槽连接螺栓方向不符合规(螺栓连接应从向外穿,螺母在外侧);11 线槽用木枕固定在砖墙上或用膨胀螺栓固定在空心砖上。
c.安全保护装置安装通病:(a)机械与电气联锁、联动装置动作不可靠,导线余量不适当;(b)安全钳楔块与导轨侧间隙超过3~4mm,两侧差值大于0.5mm(厂家自定技术规除外),动作时不可靠,拉杆复位弹簧功能差;(c)轿顶、底坑,无检视照明及插座不符合要求;(d)电梯载重量超过额定重量的10%时,超载保护开关动作失灵,且操纵盘上灯不亮,蜂鸣器不响;(e)轿厢与井道固定部件的安全距离小于20mm,轿厢与对重装置等相对运动部件的间距小于50mm;(f)底坑没有爬梯;底坑积水;(g)底坑急停按钮安装位置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