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力和力矩

第一章力和力矩

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 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二、物体的受力分析
1.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1)明确所分析的物体,并把它从其他物体中隔离出来; (2)要把作用在研究对象上的所有力根据力的性质逐一
分析清楚; (3)把通过分析得到的物体所受到的每一个力,用力的
平行四边形得
F1=G·sin F2=G·cos
§1.3 物体的受力分析
一、牛顿第三定律 二、物体的受力分析
一、牛顿第三定律
1.物体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我们把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叫做作 用力与反作用力。如果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 力,那么另一个力就叫反作用力。
3.牛顿第三定律
M1+M2+M3+…=0或者M合=0
点击 播放视频
4.力矩平衡条件的应用
例题 如图所示,质量均匀的杆BO
可 绕 B 轴 转 动 , 杆 BO 重 力 G1=100N。钢绳AO与横梁的夹角 θ=30°,在杆BO的端点O处挂一 重力为G2=600N的重物,为使水 平横梁安全平衡,求钢绳抗断拉 力应不小于多少牛?

取横梁BO为研究对象,由力矩平衡的条件可得
T Lsin G1
由F=G2,代入上式可得

L 2

F

L

0
由此得
T

Lsin

G1

L 2
G2

L

0
T G1 2G2 100 2 600 1300N
2sin
2 0.5
可见,钢绳的抗断拉力不能小于1300N。
3.受力分析要点
(1)在分析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物体时,必须将它们从周 围物体中分离出来。
(2)确定研究对象后,可按重力、弹力、摩擦力等顺序逐 个分析,不能遗漏,也不能凭空添加。
(3)两物体相互作用时,必定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 析时应注意它们间的联系。
§1.4 力矩和力偶
一、力矩 二、力偶
一、力矩
f=N=0.30×1.96×104
=5.88×103 (N) F=f=5.88×103 (N)
为了省力,可在车床底座下搁置 一些圆木或钢管,使车床在圆木 或钢管上滚动前进。
2.静摩擦力
(1)静摩擦实验
(2)静摩擦力
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有滑动趋势, 而没有相对滑动时,这个物体将受到另一个物 体的阻碍作用,这时产生的摩擦叫做静摩擦。
1.转动和转动平衡
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 或匀速转动,我们称这个物体处于转动平衡状态。
2.力矩 (1)力臂
从转动轴 到力的作用 线之间的距 离叫做力臂。
(2)力矩
力F和力臂L的乘积叫做力对转动轴的力矩。 M=FL
力矩的单位是牛米,符号是N·m。
3.力矩的平衡
(1)力矩平衡
4.矢量和标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且它的合成遵守平行 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没有 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5.同一直线上的矢量合成
(1)方法:当几个矢量处在一条直线上,可以 设定一个正方向,用正号或负号来表示矢量的 方向:矢量方向与正方向相同时取正值,矢量 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时取负值。
(2)示例
静摩擦力的方向
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 趋势的方向相反。
最大静摩擦力
物体即将开始运动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 值fmax 。
静摩擦力大小
0≤f≤fmax
静摩擦应用
§1.2 力的合成与分解
一、力的合成 二、力的分解
一、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
(1)合力与分力 从效果上看,用一个力F可代替两个力F1和F2, 力F叫做力F1和F2的合力,力F1和F2叫做力F的分力。
可见,木块共受到4个力,受力分析如下:
例题 在一固定的斜面上,一木块沿着斜面向下滑 动,分析木块的受力情况。

首先,木块受到重力G,方向竖直向下; 其次,木块受到斜面施加的弹力,方向垂直于
斜面向上; 最后,木块还受到斜面施加的滑动摩擦力,方
向沿斜面向上。
可见,木块共受到3个力,受力分析如下:
F1=2N,F2=3N,F3=4N。
F合=F1+F2-F3 =(2+3-4)N =1N
F合=F3-F1-F2 = ( 4-2-3)N = -1N
二、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
(1)分力与合力 从效果上看,两个力F1和F2可代替 一个力F,力F1和F2叫做拉力F的分力。
(2)力的分解 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例题 用一水平力F将一木块紧压在竖直的墙面上, 使木块保持静止,分析木块的受力情况。

木块受到重力G,方向竖直向下;木块 受到已知力F,方向水平向左;木块受到墙 面施加的弹力即支持力,方向水平向右;由 于在重力G作用下,木块有下滑趋势,还受 到墙面施加的静摩擦力f,方向竖直向上。
可见,木块共受到4个力,受力分析如下:
绳的拉力指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 方向沿着绳子背离所拉物体。
四、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要 受另一个物体的阻碍,这种阻碍两个物体间相 对滑动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总是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的相对
滑动方向相反。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f =N
选择某一标度,如取10mm长的线段表示10N的力,作出 力的平行四边形,则表示F1的线段长30mm,表示F2的线段长 40mm。
用刻度尺量得表示合力F的对角线长为50mm,所以合力 的大小F=10×50/10=50N。
用角度尺量得合力F与力F1的夹角为53。 整个过程如下页动画所示。
3.多力合成
示意图表示出来,即得到物体的受力图。
2.受力分析的应用实例
例题 用水平的绳子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 分析木块的受力情况。
F1

首先,木块受到重力G的作用,方向竖直向下。 其次,木块受到桌面和绳子施加的弹力,其中,地面对
木块施加的弹力即支持力N,方向垂直于桌面向上, 而绳子对木块施加的弹力即拉力T,方向沿绳子背离 木块。 最后,木块还受到桌面施加的滑动摩擦力f,方向与滑动 方向相反。
例题 两木块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 分别分析两木块的受力情况。

木块A:受到重力GA,方向竖直向下;木块B对它的支 持力N1,方向竖直向上。
木块B:受到重力GB,方向竖直向下;木块A对它的弹 力即压力N1,方向竖直向下;地面对它的支持力N2, 方向竖直向上。
两木块A、B的受力分析如下:
二、力偶
1.什么是力偶
工程上,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 相互平行的一对力叫做力偶。
点击 播放视频
2.力偶矩
(1)力偶臂 力偶中的两个力
的作用线之间的距 离d叫做力偶臂。
(2)力偶矩
F的大小与力偶臂d乘积叫做力偶矩。 M=Fd
力偶矩的单位是牛米,符号是N·m。
例题 车床底座是用铸铁制成的,铸铁与地面间 的动摩擦因数为0.30。要缓慢地移动一质量为 2.0×103kg的车床,需在水平方向对车床施加多 大拉力?为了省力,应采取什么办法?
解 分析可知,车床共受到重力、拉力、地面的
弹力(支持力) 及摩擦力等四个力
N=mg=2.0×103×9.8 =1.96×104(N)
2.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分解
把表示已知力的线段 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 线,作平行四边形,与 对角线相邻的两条边就 用来表示两个分力。
说明: 如果没有
其他限制,同一 个力可以分解为 无数对不同的分 力。一个力怎样 分解,要根据实 际情况来决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例题 走钢丝是我国传 统的杂技项目。设运动 员体重为G,当他走到 钢丝绳的中间时,钢丝 绳 成 170° 的 角 度 。 求 这时钢丝绳所受的拉力。
如果这两个力矩大小相等,使物体保持转 动平衡,这就是力矩平衡。
(2)力矩平衡条件
表述1 物体转动平衡时,物体上向顺时针方 向转动的力矩之和等于使圆盘向逆时针方向 转动的力矩之和,即M1+M2=M3。
表述2 如果规定使物体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 矩为正力矩,使物体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力 矩为负力矩,则物体转动平衡时,力矩的代 数和等于零。即
点击 播放视频
2.弹力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 跟它接触的物体要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 为弹力。
例题 一本书放在桌面上,试分析产生于书和桌面之间的 弹力。
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承面指向被压物体,支持 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承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例题
电线下方悬挂电灯,分析产生于电线和电灯之间的弹力。
二、重力
1.重力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叫做重力。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重力的大小G=mg。
例子:苹果成熟从树上落下。
2.重心
地球对物体的重 力作用在物体的各个 部分。从效果上看, 我们通常认为整个物 体受到的重力作用在 一个点上,这个点叫 做物体的重心。
三、弹力
1.形变
在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 改变叫做形变。
解 将重力沿着左右两侧钢丝绳的方向分解,用作图
法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测量发现,钢丝绳上的拉 力大约是运动员体重的6倍。可见,钢丝绳上的拉 力比运动员体重大得多。为了运动员的安全,必须 使钢丝绳具有足够的强度。
例题 一滑块静止在斜坡上,试对滑块所受重力进行恰 当地分解。
解 将重力沿斜坡及斜坡垂直的方向进行分解。作力的
点击 播放视频
(2)力的合成 求分力F1和F2的合力F叫做力的合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