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教育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家庭教育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家庭教育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一、家庭教育的一般原则:
1、以身作则的原则。

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就是教育者给受教育者做出榜样,并以此去影响受教育者。

俄国伟大的文学家列·尼·托尔斯泰写道:“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


2、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的原则。

就是说家庭教育的内容,教育方法要统一,对孩子的态度、要求要一致。

家庭成员中每一个人对孩子要持一致的教育态度。

当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发生分歧的时候,长辈们要互相尊重,共同商量合适的办法,如果一时不能取得一致,也不要把矛盾暴露在孩子面前。

明阳天下国际教育培训有小编说家长对孩子教育态度在保持一致的同时,还要注意教育的一贯性。

所谓一贯性,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保持始终如一,目标明确,方法多样,决不能出尔反尔。

不能今天要求孩子这样做,明天又要求孩子那样做,不能今天说这样是对的,明天又说那样是对的。

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反复无常,变化莫测,会使孩子感到无所适从,会给孩子的心田里埋下不负责任的样子。

3、严格要求和尊重爱护相结合的原则。

家长要民主平等、尊重孩子的人格的自尊心,做到严宽有度,不迁就、不溺爱、不放任,对孩子实施正确、适当、明确的教育。

正确
就是要合乎情理、令人信服;适当,即提出的要求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是孩子可以接受的;明确是指要求要具体,易于被孩子领会掌握,有利于孩子去实行。

4、循序渐进的原则。

循序渐进是指家长对孩子科学知识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思想品德的熏陶和身体素质的锻炼,都要按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水平有步骤地提出要求和进行。

5、因材施教和因人而异的原则。

因材施教和因人而异是家长从孩子的个性特征出发,根据不同的实际,有的放矢地实施不同的教育,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对于孩子刚刚萌发的聪明和才智,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对孩子的培养目标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以免扼杀孩子的个性发展。

二、家庭教育的基本方法:
1、陶冶法。

利用环境条件和生活气氛对孩子产生积极影响。

就是要求家长有意识地创造一个优美、和谐、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孩子置身于其中,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正面说服教育。

由于孩子知识经验贫乏,对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差,对周围事物又存在无穷的好奇心,孩子总是在许多的“为什么”中学习知识和确立行为准则。

因此,对孩子正面说服教育,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讲清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

从而启发孩子的自觉性,提高孩子的思想觉
悟,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3、树立榜样。

孩子的认识是从观察、模仿开始,因此榜样教育十分重要。

树立榜样主要以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去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种形象、具体、生动的教育方法。

4、磨炼和锻炼。

就是根据孩子的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让孩子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活动,培养孩子自我服务能力,鼓励孩子不怕困难、树立信心、持之以恒。

其次,家长有意识地让孩子通过克服困难而得到严格训练,让孩子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陶冶情操。

与此同时,家长在正确对待孩子锻炼中的失误,对孩子设置的困难,提出的要求和任务难易要适度。

5、表扬和鼓励。

这是对孩子好的思想行为作正面肯定和评价,通过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激发孩子的进取心。

孩子做对的事要及时表扬,在孩子经过努力未能取得成功时,也应肯定孩子所付出的劳动和努力,保护孩子的自信和热情,积极鼓励,进而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精神。

表扬和鼓励的方式多样,如赞许的目光,亲切的抚摸、称赞,或者适当奖励一点有一定意义的物品等。

6、批评。

批评是对孩子不良思想品德行为以否定的评价。

孩子同样需要有纪律的约束和适当的批评,必须明确规定一些他们不应做的事,如打架、骂人,糟踏东西等。

犯了错误就要批评,有时还在严厉些。

当然,批评应以不损孩子
身心健康为限,尤其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批评要公正合理、恰如其分,要讲究方式方法,讲究批评的艺术,储蓄、间接、选择合适的时候、避开在公众场合批评训斥孩子。

7、暗示法。

暗示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迅速影响的过程。

具体方式可有语言、手势、表情或其他暗号。

让孩子学会良好的自我暗示,即在做事前让孩子心里对自己说:“我能干好”,“大家希望我成功”经常让孩子回忆自己过去成功的事,养成习惯,增强自信心。

8、指导和督促。

家庭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家庭,还要以社会为课堂,以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为教材。

带领和督促孩子走出家门走亲访友和同伴交往,户外玩耍、游戏等,增长孩子知识,开拓孩子眼界。

本文转自明阳天下国际拓展官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