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正确认识学习英语的目的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碧光中学
冯周良
2300字
2009年12月13日
[摘要]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用于交际,但目前,很多师生对这点认识不到位,把考试当做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学生虽然学习多年的英语,最后掌握的只是一门“聋哑”英语,最终没有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
[关键词]目的交际能力语境
要正确认识学习英语的目的
语言是用来表达和交流的,英语学习的目的主要就是用来表达和交流的,但很多学生学了多年的英语,却达不到这一目的和要求,在实际应中,无法用英语和外来人士进行交流,作为教育工作者,对这种教育成果,我们不得不反省一下自己的教学教法,在诸多因素中,我认为主要是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一、缺乏了认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目的性
英语,作为世界上通用的语言之一,它使用的范围在世界上是最广泛的,许多的报刊、书籍都是以英文出版的。
在改革开放的当今时代,要成为一名人才,就必须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因为无论将来我们从事什么职业,科技也好,服务管理也好,都离不开英语,特别是从事外交、导游及翻译的行业,更需要精通英语,我们在给学生教学英语之前,有必要让他们认识这些重要性,使他们对学习英语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我认为教学英语,必须要给学生“四会”,首先是“听”“说”的能力。
这两个技能是最重要的,也是我们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
所谓“听”“说”,是指能听懂别人说的话,并能用英语口头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听说能力对英语初学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语言首先是有声的,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众所周知,两三岁的小孩能彼此相
互交流,都是从“听”“说”这一步开始的,如果口头上说不出来,只用书面语进行记录,那就是“哑巴”英语,对互相交际是十分不利的。
听是说的基础,说是听的发展和提高,是人们的实践能力,英语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把培养听说的能力,即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随着英语新教材的使用,中学英语教学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该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次的“两会”是“读”“写”能力,所谓“读”“写”,是指能读懂别人记录的材料,并能把听到或读到的内容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应该说这两个技能是学习英语的更高境界。
是用以辅助听的一种手段,历来都受到师生的特别重视,我们如果能把“读”与“说”的技能结合起来,那么我们的学习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达到了学习目的。
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束缚
基于英语的重要性,我国历来都把英语当作主考科目,且在中考和高考中所占的分值比例都很高。
目前中考占120分,高考占150分,设置这样高的分值的主旨性很明显,就是鼓励和要求学生要学会英语。
对于这个分值比例,师生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但正所谓“利”“弊”相依,正因为这样高的分值,使师生把英语当成了教学和学习一门考试科
目,最终是高分低能。
对这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英语成绩考差的话,对于学生,就会影响升学甚至无望升学,对于教师,会影响到职称的评定和待遇问题。
因此师生都把追求分数当作学习英语的目的。
我认为出现这样的矛盾根源在于:
1、是评价系的弊端
不说远的,就我们县来讲,历来都把各校的考试成绩进行排名,考试成绩是主要是由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综合而成。
各校再根据你的成绩在全县所处的位置进行奖惩考核,如果成绩落后,优秀资格一票否决,甚至考核可能会不合格,因此,师生都把眼睛盯在分数上,甚至会不择手段地追求分数。
素质教育虽然喊了很多年,但都无法落实到位。
实施的仍然还是应试教育,我认为各级都应该淡化排名和考试成绩,来消除由此带来的许多负面影响,制订出更完善,更科学的评价体系。
2、考核手段不完善
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考核,主要是以考试的手段进行的,以前的英语考试,都是笔试内容。
现在增加了听力内容,分值占30分,这也是考核手段的一大进步,但我认为笔试内容占的分值仍然过大。
考核的内容和手段不够全面。
笔试内容的分值过高,会让师生过多注重笔度内容教学和学习,而忽视“听”和“说”的训练。
即然我们说学习英
语的目的在于“听”“说”,这样不是“主”“次”倒置了吗?我认为在英语能力的考核中,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都应增加口试这一关,以此促进师生对“听”“说”的重视。
无论这一考核存在多大的难度和复杂性,为了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就必须实行。
三、缺少语境的熏陶
学习任何语言,都要有语言环境,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接触英语。
记得我小学是到一个离家有四公里远的傣族寨子里的一所小学读完的,我本来是一个汉族,但我现在能用傣语和别人交流,也不是说我们开设过傣语课,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语境的重要性。
缺少语境,就体现不出英语的实用性,学生就领会不到学习英语的目的。
我国大多数农村学生读书面临的都是这样的情况,一部分继续升学,一部分回家就业,在十天半月见不到一个外国人的情况下,所学的英语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慢慢地就还给了老师。
英语在他们身上,可以说刚诞生就夭折了,这就是缺少语境的结果。
我们的学生接触英语口语的机会很少,就连英语课堂上说的机会也不多,即使有很少量的口头练习,也往往是在教师的示范下学生进行背单词,套用句型、朗读课文等机械的练习。
这只是语言能力的训练,而不是交际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创造思维和灵活运用了。
因此,教师应该在英语教学
过程中,给学生创造更多语言训练的环境,随着教育设施的不断改善,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置一些真实的情境对话,让学生切身操作,使他们从被动的听讲转化为主动操作者。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应用英语的积极性和创造思维。
这样,学生就有信心学说英语。
另外,有条件的我们可以聘请外语教师,开设专门的口语训练。
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交通的发展,学生见到外国人并不是难事,我们应尽量鼓励学生和他们零距离交流,从而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性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