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中学英语教学目的和教学特点之我观-------------------------以下是论文正文内容------------------------ 关键词教学目的语言规则为交际中学英语教学要给学生打好口头、笔头的方面的基础。
学好语法有助于打好这两方面的基础。
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不应视为只能听懂、会说现成的套句,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交际能力是一项包含多方面、多层次的知识和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不宜提倡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应大力提倡 "培养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这一教学要求。
我国的英语教学受制于我们的社会制度、英语的特点、教学目的、学生特点等因素。
这些因素决定了我们英语教学的特点。
对中学英语教学目的的认识(一)打好初步的基础新大纲对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目的规定为:"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基础;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都是为了打好初步的基础。
打好初步的基础,应包括打好口语和书面语两方面的基础。
为此,要求学生要切实掌握英语的语音、语调和拼读技巧;掌握基本句型和习语;掌握基本语法知识和一定量词汇及其用法;掌握词的变化规律和一般构成规律;掌握阅读技巧以形成语言能力(linguistie competence)和言语能力(speech competence)。
打好初步的基础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会说几句装配好的现成的套话这样一个简单概念上。
英汉两种语言不是"同族同宗"语言,有各自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各自的特点。
两种语言在语音、语法、词汇三方面相差甚远,两种语言的形态、结构有很大差异。
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难点多,形成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的困难多。
所以,为了打好初步的基础,对中国学生来说,必须学好英语的语言结构,这样才能形成组词成句组句成篇的能力,这样才能形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当前初中学生学英语,由于使用新教材,学生的听说能力有很大增强。
但这种增强,似有些虚假成分。
如有的学生的听说能力范围只限于书本上的话,把书上的话稍加变动便听不懂说不出来。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语法问题没有解决。
语言能力源于语法知识。
语言能力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层次的内容。
理解在先,表达在后。
语言的理解能力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
没有充分的理解,便不可能产生有效的表达。
"掌握一门外语的关键是弄通和内化这门外语的结构,而掌握语法是通向这一目标的最佳徐径。
"教师讲解语言规划并不是语言教学的目的,只是为言语操练服务。
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交际,这是语言教学的主体,讲语法仅仅是服务于打好基础。
所以讲解要适当,边讲边练边巩固所学知识。
学好语言规则是认知语言的需要,是取得技能的需要,是取得技能阶段的基本训练。
在这个基础上经过大量、反复的言语操练才能逐步内化语言规则。
只有这样在交际中才能做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中学生学英语其母语习惯已相当牢固。
由于母语的干扰,他们总是习惯于用母语思维,按母语的框架学习英语,不经过大量、反复的言语操练便不可能改变这种心理定势。
中等教育是系统的基础教育,英语教育是这一系统教育的一个部分。
中学生学英语不可能沿用幼儿学母语那种规律,不能靠无意习得,只能靠课堂上的正规学习。
抓好语言能力训练是"打好初步的基础"的要求,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培养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语言是交际工具。
交际能力是"人与人之间运用语言进行信息、思想、感情相互交际的能力,即在真实情景中运用语言进行听说读写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能力。
"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认识能力、文化知识(包括跨国文化知识)、文体知识、情感因素和其它方面的知识在内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一个人获得交际能力,那就是说他不但获得语言的知识,而且还获得语言在社交中使用的规则。
"可见交际能力不是单一的能力,它是由很多方面的知识,不同层次的能力融合到一起的综合能力,在交际过程中,交际的各种要素处于不同的平面,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因而形成一种极为复杂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交际可通过口语和书面两种形式体现出来。
不管哪种形式,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都应该抓住,不能只强调口语忽视书面语,反之亦然。
只是在教学过程中按阶段略有侧重罢了。
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有的学校只强调口语训练而忽视了书面语训练,致使学生学过的课文读不出来,书写中错误百出,这一问题应引起注意。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与文化二者意百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不同的语言负载不同的文化。
任何两种语言间不存在一对一的简单对应关系。
所以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必须学习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如社会背景、礼仪习俗、宗教信仰等。
这些要素在交际过程中不时地在起作用。
我们的学生在交际中常常发生同本民族的交际模式套用目的语国家的交际模式这种现象,而我们的学生在中学生的阶段又不大可能把交际过程中诸多起作用的要素学到手。
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交际礼仪等方面的知识,不应要求过高,也不必刻意追求完全的真实的交际情景。
如果那样,倒反捆住了学生的手脚,无法进行操练。
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
我们的教学条件,学生在各方面的知识水平和他们的实际年龄中不具有应付在真实条件下完善的交际能力。
"在非专业外语教学中,完全采用所谓的‘纯粹’交际是不可能的。
课堂教学中‘纯粹’也是不存在的。
"[6]但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这一宗旨是不能变的。
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缺乏信息差的假交际手段,训练学生的口、笔头交际能力,使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提高听说能力和阅读能力,提高使用英语的熟巧程度。
二、对中学英语教学特点的认识从京师同文馆开设英语课算起,在我国正规学校里开设英语课至今已有了了250多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国外外语教学流派虽然对我国的英语教学有着重大的影响,但我们在接受国外外语流派的同时,也实实在在地在开阔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特点。
这些特点,植根于我们的社会制度、教学目的、英语本身的特点、学习的特点、教师有特点、教学条件等因素。
这些特点大致可归纳为如下五项:(一)在进行语言教学的问题,挖掘语言教学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英语教学和我国中学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担负教育和培养双重任务,即通过语言教学担负起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
通过英语教学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树立辩证唯物的观点,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挖掘,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四化、严守纪律、助人为乐等优秀品质。
在低年级,教师要把树立学生的正确的学习目的、培养学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遵守纪律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随着教材内容的丰富,教师把课文的思想教育因素充分挖掘出来,对学生进行自然、合情合理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在思想品德方面也受到良好的熏陶。
(二)精讲语言知识、通过假交际手段培养学生进行交际的能力。
教师讲语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语言结构以利于语言操练。
讲语言知识仅仅是促使学生学会使用课堂上教师讲得精当是为了让学生能很快抓住要领,节省时间以利于言语操练。
课堂上师生用教过、学过的语言材料传递没有信息差的假信息来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
这种操练的传递的信息虽然没有什么价值,有时简直是"无稽之谈",但正是通过这样手段培养出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教师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用英语讲课、发问,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均属教学交际之列。
课堂上师生说英语,创造了使用英语的条件。
这种方式易于为学生接受。
课堂上的言语操练要按机械操练——复用练习——活用练习的顺序进行。
1.机械操练(mechanical exercise)机械操练是英语教学中起始的操练方式,也是难以绕过的操练方式。
这项训练,通过模仿的方式,使用学生对新接触的语言材料上口,训练他们的听说能力和内化语言的功夫。
这项训练虽然枯燥,但对培养学生语能力的作用是其他方式所不能替代的。
通过机械操练,学生可能抓住句子结构的框架,进而生成语言,为理解、表达的自动化打下基础。
机械操练不是言语训练的唯一方式,也不是言语训练的终结。
当学生基本熟悉了新的语言材料,就要及时转到复用练习上,避免机械操练过量。
2.复用练习(practical exercise)这是继机械操练后高一级的言语操练。
在操练中既要顾及到语言形式,又要顾及到语言的意义。
开始时,学生可以把主要注意力放在语言结构上,把次要注意力放到语言意义上;进一步,则把主要注意力放在语言意义上,把次要注意力放到语言结构上。
通过这样训练提高强化训练的效果,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熟巧程度,为实现真实交际打下基础。
3.活用练习(productive exercise)活用练习是通过真实(或接近真实)交际这种形式体现出来的。
在这项练习中,交际双方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发出和接受信息上。
交际双方所发出的信息基本上是有信息差的真实信息。
(三)听、说、读、写全面训练,不同阶段略有侧重。
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口头训练,又要重视笔头训练,二者应有机结合,综合训练,互相促进,不可偏废。
学生在学英语时,口语和书面语符合几乎同时出现。
这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均衡、协调发展很有好处。
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的综合训练,口语能力和书面能力的综合训练,是语言教学成功的关键。
我们的中学生一般在11-12岁间上中学,17-18岁间高中毕业。
在这六个年级三个阶段里,学英语的特点各不相同。
在初级阶段(初中1-2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模仿力强,语言的羞耻感差,是重点进行听说训练的好机会。
在这个阶段把听说技能培养出来,就为进入中、高级阶段打下较好的基础。
反之,在这个阶段如果放弃了听说训练,在中、高级级阶段便不容易学下去。
中级阶段(初中2年级——高中1年级)是过渡阶段。
这个阶段除要继续抓好听说训练外,还要引导学生开展阅读训练。
与此同时还要逐渐完善语法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为进入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主的高级阶段打下基础。
高级阶段(高中2-3年级),由于学生心理方面的微妙变化,他们非常重视语言的客观评价,不大愿意开口,怕说错让别人笑话。
经验证明,在这个阶段才开始抓听说训练为时已晚,其效果往往不完全令人满意。
这个阶段的重点应放在抓阅读训练和综合技能提高这两个方面,但也要注意学生的口语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