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收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所有的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2、居民:指在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3、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对其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的国际经济交易,根据交易的特性和经济分析的需要,分类设置科目和账户,并按照复式薄记的原理进行系统纪录的报表。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仅靠自主性交易经常项目、资本金融项目便可以维持的平衡。
5、国际收支不平衡:是指仅靠自主性交易不能维持平衡,需要调节性交易储备相关项目调节后才可以实现的平衡。
6、外汇:“外国汇兑”或“国际汇兑”的简称,它是国际经济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手段,是国际金融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包括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的涵义。
7、直接标价法:它是指以一定单位(1个或100、10000等)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成若干数量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
也就是说,在直接标价法下,以本国货币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
8、间接标价法:它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
也就是说,在间接标价法下,以外国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
9、美元标价法:又称纽约标价法,是指在纽约国际金融市场上,除对欧元、英镑、澳元等用直接标价法外,对其他外国货币用间接标价方法。
10、即期汇率:又称现汇汇率,指外汇买卖双方在成交后的当天或两个营业日内进行交割所使用的汇率。
11、远期汇率:又称期汇汇率,是指在未来约定日期进行交割,事先由买卖双方签订合同达成协议的汇率。
12、外汇市场:是从事外汇买卖或兑换的场所,或是各种不同货币彼此进行交换的场所。
13、即期外汇交易:又称现汇交易,是指买卖双方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的外汇买卖。
14、远期外汇业务:又称期汇交易。
是指买卖双方事先约定的,据以在未来一定日期进行外汇交割的交易。
15、套期保值:是指卖出或买入金额等于一笔外币资产或负债的外汇,使这笔外币资产或负债以本币表示的价值避免遭受汇率变动的影响。
16、投机:投机者为谋取汇率变动的差价进行远期交易。
17、掉期外汇交易:将货币相同、金额相同、方向相反、交割期限不同的两笔或两笔以上的外汇交易结合起来进行。
18、套汇交易:是指同一时刻、不同外汇市场上某一货币汇率发生差异到一定程度时,对该种货币在汇价较低的市场上买进,在汇价较高的市场上卖出以获得其中差额利益的行为。
19、直接套汇:又称双边或两角套汇利用两个外汇市场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差异,赚取外汇间差价的外汇交易。
20、间接套汇:又称三角套汇是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外汇市场上的三种或三种以上货币间汇率的差异,赚取利润的外汇交易。
21、套利:指利用两国短期利率的差异,调动资金以赚取利息差额的活动。
22、即期投机:根据对汇率的预测,买进或卖出某种现汇,希望这种货币的汇率未来上升或下降的外汇交易。
23、远期投机:基于预期未来某一时点的现汇汇率与目前的期汇汇率不同而进行的期汇交易。
简答论述1、利率平价理论说明汇率和利率之间关系的理论,这种关系通过国际资金套利来实现,反映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决中长期:货币数量→购买力(商品价格)→汇率短期:货币(资金)供求数量→利率(资金价格)→汇率(1)套补的利率平价假设条件:1)资本是完全流动的,一价定律在金融资产应用中更适合2)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就是利率。
一般形式:p = i-i*理论表达:远期汇率的变动取决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
如果国内利率高于国外利率,远期外汇必然升水;如果国外利率高于国内利率,远期外汇必然贴水。
(2)非套补的利率平价一般形式:Ep= i-i*理论内容: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
在UIP成立时,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意味着市场预期本币在远期将贬值;如果本国政府提高利率,则当市场预期未来的即期汇率不变时,本币的即期汇率将升值。
2、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当局不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即不通过储备增减来影响外汇供给或任凭市场的外汇供求来决定汇率的上升和下降。
在这种制度下,如果一锅国际收支赤字,外汇需求就会小于外汇供给,外币的价格就会下跌,通过汇率随外汇供求变动而变动,国际收支失衡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消除。
根据弹性论的分析,汇率的上升即本币贬值造成了本国商品相对价格的下降,外国商品相对价格上升,将带来出口数量的增加,进口数量的减少,只要一国贸易弹性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国际收支赤字就会减轻甚至消除。
同样,国际收支盈余通过本币汇率升值也会自动减轻或消除。
3、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1)国际收支状况(2)通货膨胀率差异(3)利率差异(4)经济增长率差异(5)中央银行干预(6)预期因素4、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优缺点固定汇率制优点:(1)汇率稳定,减少风险。
(2)使国际清偿能力稳定,进出口商品价格也稳定(3)汇率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汇市场的投资活动。
固定汇率制缺点:(1)国内经济目标服从于国际收支目标,当一国国际收支失衡是,就需要采取紧缩性或者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从而给国内经济带来失业增加或者物价上涨的后果(2在固定汇率制下,易发生通货膨胀,结果物价上涨使出口商品的成本增加,导致出口减少,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本币币值更加不稳。
为了稳定汇率,该国货币当局只能动用黄金与外汇储备,投放到外汇市场中,使大量的黄金与外汇储备流失。
(3)在固定汇率制下,由于各国有维持汇率稳定的义务,而削弱了国内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浮动汇率制优点:(1)一国国际收支的失衡可以经由汇率的自由波动而予以消除。
(2)各国不承担维护汇率稳定的义务,可根据本国的情况,自主地采取有利于本国的货币政策。
(3)可以保证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避免国际性通货膨胀的传播。
(4)一国由于无义务维持汇率的稳定,因而就不需像在固定汇率制下那么多的外汇储备,可节约外汇资金。
(5)由于各国的国际收支能够自我调整,因而可避免巨大的国际金融恐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外汇市场的稳定。
浮动汇率制的缺点:(1)由于汇率的不稳定性,增加了国际贸易的风险,加大了成本计算及国际结算的困难。
从而阻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
(2)导致各国的国际清偿能力和商品价格不稳。
(3汇率自由波动未必能隔绝国外经济对本国经济的干扰。
(4)助长了外汇市场上的投机活动。
(5)“以邻为壑”的政策盛行。
即各国均以货币贬值为手段,输出本国失业或以他国经济利益为代价扩大本国就业和产出。
5、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调节国际收支赤字的机制①收入效应: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减少国民收入——降低进口支出②相对价格效应: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国内价格下降——进口减少、出口增加③利率效应:紧缩性货币政策——利率上升——吸引资金流入,虽然紧缩性财政政策——利率下降——资本流出,但他的基本作用方向是减少国际收支逆差6、我国国际储蓄规模的合理性分析我国国际储备体系的发展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1、国际储备体系由不规范走向规范,储备资产规模不断增大,其中外汇储备已列世界第二。
2、长期以来实行稳定的黄金储备政策。
我国黄金储备的来源主要是依据国家黄金库存的增长状况以及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逐步调整的。
1978年至1980年我国的黄金储备规模为1 280万盎司,1981年至今,稳定在1 267万盎司的水平上。
1997年以来我国的黄金储备规模有所上升。
这种储备政策基本上符合我国的国情。
3、外汇储备构成发生了变化,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外汇储备已成为我国国际储备的绝对主体。
(1)我国外汇储备构成的变化。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由两部分组成:①国家外汇库存。
②中国银行外汇结存。
但从1992年开始,我国的外汇储备不计中国银行外汇结存这部分,从而使我国的外汇储备构成发生了变化。
(2)1994年以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迅速扩大。
1994年以前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变化不一,出现了“下降一增长一下降一增长”的循环变化特征,但从1994年开始,我国的外汇储备却呈现出了持续大幅度增长之势,在我国国际储备总额中的比例屡破纪录,目前更高达90%以上,外汇储备已成为我国国际储备的绝对主体。
但是,我国外汇储备是不是越多越好?这是近年来学术界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
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各种支付需求强烈,面临的金融风险也较大,因此,外汇储备不嫌多;另一种观点认为,任何事物发展变化都应有个界限,外汇储备还是适度为好。
我们认为,我国外汇储备应该讲究一个适度的储备量,外汇储备过多,负面效益也很明显。
这是因为:①外汇储备过多,而这“过多部分”主要是债务性储备(如由对外借款等资本流入方式形成的),则必然增加外债负担,也使储备流动性减弱;②外汇储备过多,一般会支持本币汇率上升,会增强本币的坚挺程度和国际地位,但同时却不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③外汇储备过多,也会加大国内一定时期通货膨胀的压力,影响国内物价稳定和经济发展;④外汇储备大量增加,并不等于储备效益也大量增加。
因为外汇储备多为硬货币,硬货币一般利率较低,因此储备越多,利息收益的潜在损失也越大,而且,我国目前经营管理外汇储备的水平较低,手段也较缺乏,从而造成较大的亏损;⑤外汇储备不断增加,事实上等于把得之不易的外汇存到外国银行让外国人使用,而我们自己有时却以高利向国外借款,造成宝贵资源的低效益使用甚至浪费;⑥外汇储备过度增加,还会失去获取国际金融组织优惠低息贷款的权力,同时也会面临更大的汇率变动风险,增加对其进行管理的难度;⑦外汇储备持续过度增加,必然意味着国际收支存在不断的顺差,因而也可能招致其他国家的不满甚至报复。
可见,我国外汇储备可适当多些,但不能过度。
我国今后应根据一定的方法或模型,确定出适度外汇储备量,在此基础上对过度外汇储备进行投资。
目前,各国对储备投资都很重视,认为它是增加外汇储备效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
有的国家和地区还设立专门的机构对外汇储备进行投资。
例如,新加坡就专设金融管理局和政府投资公司,从不同侧面对外汇储备进行管理与投资;台湾从1990年开始,就推行“变静态存款为动态投资”的策略;日本更是典型的对外投资国家,由于某外汇储备高,对外投资遍布全球且始终名列前茅。
我国目前对外汇储备投资也予以了重视,据美国财政部最新月报统计显示,我国现已成为美国第四大债主,仅次于日本、英国和德国。
建议今后我国也设立专门化的储备投资机构,采取多样化的投资策略,进一步保障我国储备资产的使用效益。
4、国际储备来源多元化,但主要来自国际收支“双顺差”,即经常项目收支顺差与资本项目收支顺差。
7、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问题货币自由兑换是世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一国实行对外经济开放必须实行对外货币开放,同时,一国货币自由兑换又是以一定高度的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国内经济相对自由为前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