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95%的枯水年,其重现期T等于( ) 年。
2百年一遇洪水,是指( )
3暴雨形成的条件是( )
4从流域洪水过程的流量起涨点,用斜直线法或水平线法分别分割得到的地面径流过程线,分析其地面经验单位线。
用斜直线分 割法分析的单位线比水平线分割法分析的单位线( )
5大坝的设计洪水标准比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 )
6当一日内水位较大时,由水位查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以推求日平均流量,其水位是用( )
7地形雨的特点是多发生在( )
8对设计流域历史特大洪水调查考证的目的是( )
9对设计流域自然地理、水利化措施历年变化情况调查研究的目的是( )10对设计站与上下游站平行观测的流量资料对比分析的目的是( )
11对于比较干燥的土壤,充分供水条件下,下渗的物理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它们依次为( )
12对于测验河段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原则是( )
13对于某一流域来说,影响流域年产沙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14分期设计洪水各分期的划分是( )
15甲乙两河,通过实测年径流资料的分析计算,得各自的年径流量均值Q甲、Q乙和均方差σ甲、σ乙如下甲河均值:Q甲
=100m3/s,σ甲=42m3/s;乙河:Q乙=1000m3/s,σ乙=200m3/s两河相比,可知( )
16甲乙两流域,除流域坡度甲的大于乙的外,其它的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都一样,则甲流域出口断面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 的( )
17将全球的陆地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系统,已知多年平均降水量Pc=119000km3、多年平均蒸发量Ec=72000km3、试根据区域水量 平衡原理(质量守恒原理)计算多年平均情况下每年从陆地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 )
18枯水径流变化相当稳定,是因为它主要来源于( )
19流域的总蒸发包括( )
20流域中的湖泊围垦以后,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一般比围垦前( )
21某流域的集水面积为600 km2,其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5亿m3,试问其多年平均流量是( )、多年平均径流深、多年平均径流 模数。
22某流域的集水面积为600km2,其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5亿m3,试问其多年平均流量多年平均径流深是( )
23某流域的一场洪水中,地面径流的消退速度与地下径流的相比( )
24某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0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00mm,则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 )
25某流域有甲、乙两个雨量站,它们的权重分别为0.4,0.6,已测到某次降水量,甲为80.0mm,乙为50.0mm,用泰森多边形法计 算该流域平均降雨量为( )
26某水文站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当受洪水涨落影响时,则( )
27某站的年径流量频率曲线的Cs>0,那么频率为50%的中水年的年径流量( )
28人类活动(例如修建水库、灌溉、水土保持等)通过改变下墊面的性质间接影响年径流量,一般说来,这种影响使得( )
29人们从不断的实践中发现,当( )时,断面平均含沙量与断面某一垂线或某一测点的含沙量之间有稳定关系,通过建立其相 关关系,便可大大地简化了泥沙
30日降水量50~100mm 的降水称为( )31设计洪水的三个要素是( )
32设计洪水是指( )
33设计年径流量随设计频率( )
34水文分析与计算,是预计水文变量在( )的概率分布情况。
35水文现象的发生( )
36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因此,它的发生和变化( )37我国年径流深分布的总趋势基本上是( )
38一般情况下,对于大流域由于下述原因,从而使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减小()
39一次洪水中,涨水期历时比落水期历时( )
40一棵骰子投掷一次,出现1点或2点的概率为( )
41以前期影响雨量(Pa)为参数的降雨(P)径流(R)相关图P~Pa~R,当P相同时,应该Pa越大,( )
42因地表局部受热,气温向上递减率增大,大气稳定性降低,因而使地表的湿热空气膨胀,强烈上升而降雨,称这种降雨为(
)
43用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求小流域的多年平均年径流时,其值等于( )44用配线法进行频率计算时,判断配线是否良好所遵循的原则是( )
45在典型年的选择中,当选出的典型年不只一个时,对灌溉工程应选取( )46在典型年的选择中,当选出的典型年不只一个时,对水电工程应选取( )47在洪水峰、量频率计算中,洪峰流量选样的方法是( )
48在进行频率计算时,说到某一重现期的枯水流量时,常以( )
49在湿润地区,当流域蓄满后,若雨强i大于稳渗率fc,则此时下渗率f为( )50自然界中,海陆间的水文循环称为( )
B. 95
B. 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
C. 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有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
D. 洪峰流量小,流量过程历时长,总水量小
A. 高
C. 面积包围法计算的日平均水位C. 迎风面的山坡上
C. 提高系列的代表性
A. 检查系列的一致性
B. 检查洪水的可靠性
D. 渗润阶段—渗透阶段—渗漏阶段
A. 在满足设站目的要求的前提下,测站的水位与流量之间呈单一
A. 年暴雨量的大小和暴雨强度
B. 设计流域洪水季节性变化规律和工程要求
D. 乙河水资源丰富,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C. 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
A. 47000km3
B. 地下蓄水
A. 水面蒸发、植物蒸散发、土壤蒸发
A. 增大
A. 15.9 m3/s
A. 833m
B. 前者小于后者
B. 0.5
C. 62.0mm
D.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呈逆时绳套C. 小于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B. 蒸发量增加,从而年径流量减少
A. 断面比较稳定、主流摆动不大D. 暴雨
D. 设计洪峰流量、设计洪水总量、设计洪水过程线
A. 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洪水
A. 增大而减小
C. 未来很长很长的时期内
D. 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
D. 具有统计规律
A. 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D. 调蓄能力强,各区降水相互补偿作用大
B. 短
B. 0.33333333333
B. 损失愈小,R愈大
B. 对流雨
B. 该流域重心处等值线值
C. 理论频率曲线与经验频率点据配合最好的原则
A. 灌溉需水期的径流比较枯的年C. 枯水期较长,且枯水期径流比较枯的年份
A. 最大值法
A. 小于和等于该径流的概率来表C. f=fc
C. 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