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速凝剂新国标变化

速凝剂新国标变化


硅酸三钙(C3S)含量55%~60% 游离氧化钙(f CaO)含量≤1.2% 水泥比表面积(350±10)m2/kg
基准水泥粉磨时,还必须严格控制好粉磨温度,因为粉磨温度不同, 会造成二水石膏的脱水产物及数量的不同,从而影响基准水泥性能的 稳定性。
基准水泥的包装也是保证其性能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包装密封和 防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3 初凝时间/min ≤5
≤8 终凝时间/min ≤12
新标取消了速凝剂合格品与一等品的区分,净浆的初凝时间与终凝时间参数同 样只有一条合格指标。
04胶砂强度
旧建材行业 标准 JC/T4772005
合格品
1d抗压强度 /Mpa ≥6.0
28d抗压强度比/%
≥70
一等品 ≥7.0 ≥75
90d抗压强度 保留率/% 无 无 ≥100
外加剂的检验与工程应用是不一样的,在工程应用中,只要该外加剂与所用 水泥相适应,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就能在该工程什么? 基准水泥生产企业是如何控制质量的?
影响基准水泥质量稳定的主要因素有水泥的矿物组成和比表面积、调 凝胶石膏、掺合料等。 水泥生产厂家严格按照GB 8076附录A规定的技术条件进行基准水泥的 生产,技术条件包括满足42.5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技术要求, 熟料中的 铝酸三钙(C3A)含量6%~8%
基准水泥是综合考虑了我国水泥生产现状,包括水泥的组成、掺合料、调凝 石膏等方面的情况,经过大量试验研究而确定的一种专用于检测外加剂的水 泥,其技术性能要求见GB 8076附录A。基准水泥使同一类的各种外加剂的检 验结果有了可比性,可以说基准水泥是检测外加剂的一个标尺,用这一标尺 来比较各种外加剂的性能,所以外加剂性能检测一定要用基准水泥。
GB/T35159-2017与JC/T477-2005不同
①定义
稳定性
净浆凝结时间 变化指标 ④胶砂强度 ⑤掺量 ⑥搅拌方式
01定义
旧建材行业标准 JC/T477-2005 用于喷射混凝土中, 能使混凝土迅速凝结 硬化的外加剂,统称 速凝剂
新国家标准 GB/T35159-2017 新增无碱、有碱速凝剂定义:明确 规定 无碱速凝剂碱含量≤1.0%,且 PH值≥2.0 在速凝剂分类不清晰的情况下,新 国标明确了“无碱速凝剂”的定义,
02稳定性
旧建材行业标准 JC/T477-2005 无
新国家标准 GB/T35159-2017
具体的稳定性状态: 上清液或底部沉淀物体积≤5ml
03净浆凝结时间
旧建材行业标准 JC/T477-2005 合格品 初凝时间/min ≤5 终凝时间/min ≤12
一等品 新国家标准 GB/T35159-2017 无合格品与 一等品分类
06搅拌方式
旧建材行业标准 JC/T477-2005 新国家标准 GB/T35159-2017
人工搅拌
机器搅拌
(一)在本标准附录F.3条中和我国其他混凝土外加剂产品标准中,为什么规定基准水泥来进行 检测?为什么不可以像TB标准(铁路行业标准)一样,建议用工程水泥进行检测呢?
外加剂与水泥之间有适应性问题。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因其熟料矿物组成 和化学组分不同、掺合料不同、调凝石膏品种和组成不同、粉磨细度不同等 因素的影响,会得到各种不同的试验结果,无法统一评价外加剂的性能。
新国家标准 GB/T351592017
无碱 速凝剂
1d抗压强度/Mpa 28d抗压强度比/% ≥7.0 ≥90
有碱 速凝剂
≥7.0
≥70
≥70
05掺量
旧建材行业标准 JC/T477-2005

新国家标准 GB/T35159-2017
粉状速凝剂:4%-6% 无碱液体速凝剂:6%-9% 有碱液体速凝剂:3%-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