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理利用网络

合理利用网络

2、学会“信息节食”
3、提升辨析网络信息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2、传播网络正能量
1、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2、我们要中网络上传播正能量
教学反思
()
A.我国公民在网络上可以发表任何言论
B.网络可以汇Leabharlann 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C.网络上人们表达诉求的唯一平台
D.我国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活动
2、简答题
你认为应该如何加强“网德”建设?




1、沉迷网络对人的影响?
2、开放的网络世界对个人隐私的影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多媒体播放视频《虚假的北京一日游》,学生谈感受,探究应该怎样利用网络?
A.网络诈骗都是针对有文化、高智商的人群
B.网络诈骗无处不在,我们要谨慎参与网络生活
C.网络是不法分子进行坑蒙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唯一渠道
D.在网络世界里,女性更容易上当受骗
2、怎样合理利用网络?
作业
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




2.2合理利用网络
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提高媒介素养,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网络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我们要做网络的智者,合理利用网络。
学生阅读教材阅读P17“运用你的经验”探究问题。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
1、什么是媒介素养?
2、媒介素养包括什么内容?
1、学生完成调查问卷。
2、学生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评析。
3、学生思考怎样对待互联网上的信息?
活动一:学生阅读P17“运用你的经验”,思考:
1、你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
2、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
教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的发言,老师感受到了同学们对网络都能有正确的认识,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什么是媒介素养呢?媒介素养又包括什么内容?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1年7月24日下午,中国家发改委会议室举行的“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颁奖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同志为陈宏彦,这位唯一的在校中学生获奖者颁发二等奖证书。
陈宏彦在近2年的时间里,在不少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她组织里几个地方的近十位小记者,在中国文化管理学会、北大资源学院等有关科研力量的帮助下,先后向国家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办公室递交里五分建言献策,分别是《基础教育阶段,进一步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而保护和培养中小学生的自主创新素养》、《关于拓展红色旅游产业的建言献策》、《关于开通红色经典频道的建言献策》、《关于建筑物群采用太阳能的建言献策》、《从“体育强国”呼声中产生的建言献策》。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是能为我们谋福利还是对我们造成不良影响,关键是我们如何利用它。我们应该怎样利用网络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了探索这个问题,让我们走进新课《合理利用网络》。
学生观看视频,探究怎样利用网络。








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提高媒介素养,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学生阅读教材P18“相关链接”和“方法与技能”探讨这两个问题。
学生观看漫画
1、评析漫画中人的行为。
2、说说你的感受。
小组讨论:
3、我们应该怎样参与网络生活?
学生阅读P19相关链接,自己感受。
学生欣赏材料。
指导学生阅读20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网络公益活动?谈谈你的感受。




1、据报道,一名大学女教授遭到假冒的检察院以微信实施的诈骗,共被骗走人民币1800多万元。这表明()
教师:我们作为公民要积极地行使监督权和建议权,通过网络平台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和意见,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2、我们要中网络上传播正能量
活动五:探究与分享
指导学生阅读20页“探究与分享”思考问题。
教师总结: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活动三:网络的“自由”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都很精彩,我也与你们感同身受。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宣泄负面情绪......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我们在网络生活中都有自己的原则,而我们也要共同遵守道德与法律,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我们看一下具体内容:P19相关链接:
教师过渡: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能够很好的处理网络信息,从而使自己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形成网瘾,还有人对网络信息缺乏辨别能力,容易上当受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网瘾和网络谣言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8“相关链接”和“方法与技能”共同探讨这两个问题。
3、提升辨析网络信息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教师过渡:通过探讨我们知道了在利用网络时我们要学会辨别网络信息,学会合理利用网络信息,那么我们在利用网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活动二:问卷调查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调查问卷:
1、你上网的时间都做什么事?
2、你作网络上都浏览哪些信息?
3、对于网上的不良信息你是怎样处理的?
教师统计学生的上网情况公布出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对待网上的信息?
教师总结: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做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做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要善用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信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2、传播网络正能量
1、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活动四:展示新闻案例,阅读感悟
在校中学生积极为国家五年规划建言献策获奖
2011年08月01日
课时
1课时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健康上网的是()
A.发布虚假言论、泄露他人隐私
B.有选择地浏览自己需要的信息
C.浏览低俗、不健康的信息
D.完全依靠网络解决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2、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民众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建言献策,表达自身诉求,有序地参与社会管理。这体现了
课例
2.2合理利用网络
授课人
伊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了解网络利弊的基础上,遵守道德与法律的网络生活准则,保持正确态度,既不回避也不沉迷于网络交往,恰当运用网络服务于生活和学习,尝试传播网络正能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掌握运用网络的优势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服务;通过合作探究,探讨网络的弊端,避免我们沉迷于网络,合理利用网络。
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
2、学会“信息节食”
教师过渡:通过学习我们对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的内容我们有所了解,我们要培养我们的媒介素养运用互联网的有用信息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服务,我们都是怎样利用网络的呢,下面我们来做一项调查。
知识与技能
了解网络生活的准则;掌握网络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有效方法;知道可以通过网络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发挥网络的优势,避免网络陷阱。
教学重点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教学难点
传播网络正能量。




教法选择
活动法、情景体验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学法指导
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媒体应用
多媒体
资源利用
课程标准、网络、教材全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