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学案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案学案

4.18世纪,中国文化在西欧得到进一步传播,对很多启蒙思想家都有影响。其中有一位思想家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曾在著作中对中国文化进行过专门的论述,但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通过“开明”君主实行改革。这位启蒙思想家是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狄德罗
5.孔子是国际公认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仁爱”、“天人合一”等思想影响了古今中外。儒家思想在今天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仍被广泛推崇,下列儒家思想的观点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
2、思想主张:
(1)顾炎武重视,形成了的思想(思想主要特色)
(2)他主张。
(3)提出“”
3、影响:。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思想主张:
(1)唯物论:王夫之认为,一切事物都是;
(2)认识论:物质是不断,是。主观的认识是由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3)辨证法:。
2、影响:。
【合作探究】
(3)王夫之:哲学贡献大,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
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出现的共同的背景怎样?有何共同的作用?
共同背景:政治上:社会黑暗,吏治腐败,社会动荡剧烈,阶级
作用:
(1)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对后世影响巨大。
(2)三大思想家的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和唯物思想等,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Ⅰ卷(单选题)
一.单选题(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代号填在Ⅱ卷的答题栏中,本题共30小题)
1.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而黄宗羲则抨击君主专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正确评价是:
A.都是片面的B.其局限性决定他们的思想都未能对历史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C.都是进步思想D.由于他们都属于地主阶级代表,其主张实质都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明清之际思想家们大胆批判传统文化的行为的学习,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全的意志,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教学建议】
1. 联系必修Ⅰ·专题一“明清专制主义强化”和必修Ⅱ·专题一“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政治、经济对思想意识的作用,进而掌握明清时期儒学发展的社会原因。
A.他犯了历史发展循环论的错误
B.他只看到了历史运动的迂回性,没看到历史发展的进步性
C.他没有从本质上认识中国古代史
D.他的观点是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所做的客观总结
8.《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2.以列表的方法,从时代、代表、主张、影响等方面,指导学生归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主要内容。
3.援引明清时期儒学发展的材料, 从政治、经济、思想学说、价值观等方面,让学生知道明清儒学是如何冲击传统的。
【重点难点】
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难点:如何结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原因。
A.“以德治民”B.“以法为本”来治国
C.“天人感应”D.“存天理,灭人欲”
6.在明清之际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进步思想,根本原因是
A.知识分子具有忧国忧民思想B.封建专制统治的残酷压迫
C.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D.士大夫接受了西方民主思想
7.王夫之在分析历史进程时说:“天下之势,一离一合,一治一乱而已。”对他的观点评价不准确的是
1.比较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思想的异同
共同的观点
(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君权。
(2)学术思想上: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主张“经世致用”,
不同的思想
(1)黄宗羲:继承先秦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激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特别倡导实学,积极求真并实践。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编稿:殷建琴审稿:高二历史备课组
【课程标准】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教学目标】知 Nhomakorabea与能力:
通过学习,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结合当时时代特征,把握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在对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了解过程中,运用比较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要求学生从教科书、课外读物、互联网等处,收集与本课相关的历史图片、人物传记、文字资料等。
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回答以下4题。
2.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内涵不断丰富、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朝时,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的“大一统”思想
B.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
C.宋朝时,新儒学中已经吸收了佛教等外来文化的成分
D.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取代
3.“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话出自下列哪位人物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1、生平:黄宗羲(1610—1695)进步思想家。著有《》。
2、思想主张:
(1)抨击,揭露。
(2)提出“”的思想。
(3)主张以取代,限制君主权利,保证人们的基本权利。
3、评价: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对以后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生平: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著有、。
孔子创立的儒学思想源远流长,影响广泛。完成以下2题。
9.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制天命而用之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D.为天下之大灾者,君而已矣
10.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信息解读不准确的是
【方法】合作—探究
课前预习
一、知识体系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出现背景
(1)政治上:①
②。
(2)经济上:,人们追求个性,社会上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传统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
(3)思想上:封建统治者实行,封建礼教束缚人们的思想。
2、思想主张:
(1)指出
(2)认为
(3)批判
(4)认为
4、评价:
他将矛头直指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的时代要求。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