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上历史第四次月考试卷

九年级上历史第四次月考试卷

第一学期初三历史第四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把它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1.有人把中国近代化历程概括成“一个序幕,三大运动”,这“一个序幕”指的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 戊戌变法
D.武昌起义
2.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C)
①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②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
③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④孙中山——辛亥革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①终年积雪的雪山②一望无际的草地
③还缺少粮食给养等④敌人围追堵截⑤内部的分裂(B)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4.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兴起艰难曲折,反映这一历程的相关史实中不包括:(D )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万里长征D.三大战役
5.以下战役,从战略意义上讲作用相同的是( B ) ①中途岛战役②斯大林格勒战役③莫斯科战役
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⑤诺曼底登陆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6.俄国的名称在历史上多次发生变化,其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哪一变化过程中( B )
A、莫斯科公国——沙皇俄国
B、沙皇俄国——苏维埃俄国
C、苏维埃俄国——苏联
D、苏联——俄罗斯
7、拉丁美洲正在进行独立运动的时候( C )
A、美国正在进行独立战争
B、英国正在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C、拿破仑帝国正在欧洲扩张
D、俄国正在进行彼得大帝的改革
8. 在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上( A )
①英国与美国都是主要的与会国②都通过了建立了国际组织的决定
③都通过了处理德国的会议决定④都通过了不利于北洋军阀的政府决定
⑤两次会议都与中国有关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9.比较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下列集团或组织中有不同一项的是( B )
A、三国同盟
B、三国协约
C、欧共体
D、轴心国集团
10.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成员国中,位于最南边的国家是(C )
A.英国B.法国C.意大利D.奥匈帝国
11.1914年7月,德皇威廉二世借口“千载难逢的机会”向塞尔维亚宣战。

这个“机会”是指( C )
A.三国同盟成立
B.三国协约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12、二战后,亚非国家在取得民族独立的过程中,大体采用了政治斗争和武装
斗争两种方式。

下列国家中实现民族独立方式明显不同于其他三国的是
A、埃及
B、阿尔及利亚
C、印度
D、印度尼西亚
13.人类历史中,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成功现实的标志是 C
A.《共产党宣言》发表B.巴黎公社成立
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D.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
14、下列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D )
A、②③④①
B、②④①③
C、③②④①
D、②④③①
15.右图反映的工人失业状况,是当时德国经济的
一个缩影,对此德国采取的应对措施是B
A. 实行新政
B.建立法西斯统治
C.寻求美国帮助
D.走社会主义道路
16.“目前中国海尔公司在美国、意大利、摩洛哥等地以建立了13家工厂,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设计、生产和销售本地化。

”(东方网2002年3月5日报道),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C )
A 中国经济呈现本土化发展趋势
B 地区经济呈现区域化发展趋势
C 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发展趋势
D 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题,17题10分,18题8分,19题8分,共26分)
17. 20世纪,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个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体系)的三次大变动。

请回答: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什么体系? (1分)
答(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哪两个国家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 (2分)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1分)“冷战”政策的表现有哪些? (3分)
答: 苏联和美国(只写出一个国家不得分)。

(2分)
苏联解体(或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当今的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1分)谈谈你的认识?(2分)变化:世界正在问多极化发展;
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等(学生答出任意一点或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分)
18. 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开始于美国,继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为了对付危机,美国的罗斯福一上任就实施新经济政策,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德国的希特勒组织法西斯党上台执政,建立起恐怖独裁统治。

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意大利建立起法西斯专政,日本以军部的法西斯专政也建立起来。

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国相互勾结,最终形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三国同盟,世界和平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上述表述中,有四处违背基本史实的错误,请逐一指出,并简要说明理由。

错误1:
理由:
错误2: 理由: 错误3: 理由: 错误4: 理由: 错误1:罗斯福实施新经济政策
理由:列宁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罗斯福上台实行“新政”。

错误2:希特勒组织法西斯党
理由:意大利称法西斯党,德国称纳粹党。

错误3: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意大利建立起法西斯专政
理由:意大利法西斯专政早在1922年建立,在经济危机打击下,法西斯专政进一步强化。

错误4:三国同盟
理由:一战前德、奥、意结成三国同盟,二战全面爆发前,德、意、日勾结,形成轴心国集团。

19.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1) 据图一,美国失业率哪一年开始剧增?是什么原因导致失业率的剧增?
(2分)
1929年开始剧增。

主要原因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
发。

(2)据图一,美国失业率哪一年开始回落?出现回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1933年开始回落。

主要原因是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3)据图二图三,美国为解决失业率问题,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2分)
举办公共工程,解决失业问题。

(4)材料二中苏联“社会主义”的建立得益于哪次革命?(1分) 有人说“罗斯福挽救了资本主义,邓小平挽救了社会主义”。

你是怎样理解的“罗斯福挽救了资本主义”?
答 十月革命(或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分)
罗斯福实行新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到改善;
罗斯福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危机的损失;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
重要意义等。

答出以上要点之一即可给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给分,共1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