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鞘瘤课件

神经鞘瘤课件


27
淋巴结
2020/3/24
28
淋巴结
2020/3/24
29
血管瘤
2020/3/24
30
血管瘤
2020/3/24
31
皮样或表皮样囊肿
2020/3/24
32
皮样或表皮样囊肿
2020/3/24
33
总结
❖ 浅表神经鞘瘤的高频超声检查,声像图上有其 一定特征,并且廉价、无创、准确性又较高, 所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列为首选的影像 检查方法。
❖ 由于诸多原因,声像图特征性表现显示率仍较 低,有赖于检查技术的发展和检查者用心度的 提高。
2020/3/24
34
2020/3/24
谢谢 聆听!
35
10
坐骨神经及其分支
2020/3/24
11
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2020/3/24
12
股神经
2020/3/24
13
神经鞘瘤分型
❖ 实质型:边界清楚,高回声包膜,呈椭圆或梭形,内部回声 较均匀,大部分位于颈部及四肢浅表部位。
❖ 混合型:较大,光滑,规则,内部可见不规则囊性部分及散 在强回声,部分伴有钙化。
17
左侧腋神经鞘瘤
2020/3/24
18
左侧腋神经鞘瘤
2020/3/24
19
左侧正中神经鞘瘤
2020/3/24
20
左侧正中神经鞘瘤
2020/3/24
21
左手掌神经鞘瘤
2020/3/24
22
左侧手掌神经鞘瘤
2020/3/24
23
“鼠尾征”超声显示
❖ 神经源性肿瘤中,“鼠尾征”超声探查显示率尚较低,与诸 多因素有关。
❖ 显示率低原因分析: 肿瘤较大,或位置深,影响观察,难以确定与神经干 关系。 发生于末梢神经,肿瘤较小,神经过细。 仪器调节失当。 检查中认识不足,认真不够。
2020/3/24
24
左上肢皮下神经鞘瘤
2020/3/24
25
常见鉴别诊断
❖ 脂肪瘤:多位于皮下,质较软,边界清楚,部分内部可见条 状高回声,血流稀疏或无。
❖ 肿瘤较大,边界不清,回声不均,血供丰富,考虑恶性可能。
❖ CDFI:部分肿瘤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较丰富,PW:测及动脉型 血流频谱。
❖ 但部分肿瘤血管壁纤维性增厚伴血栓形成, 超声显示无或仅少许血 流信号。
2020/3/24
15
左臂丛神经鞘瘤
2020/3/24
16
左臂丛神经鞘瘤
2020/3/24
浅表神经鞘瘤超声探讨
厦门长庚医院超声科
围神经髓鞘,亦称施万细胞瘤或雪旺细胞瘤。 ❖ 属周围神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外周神经肿瘤21%,极少
数恶变。 ❖ NF2 基因( 定位22q12.2)是神经鞘瘤的肿瘤抑制基因, 神经鞘瘤
的发生与NF2 基因失活有关。 ❖ 发病年龄不确定,多见成年人,30-50岁,无明显性别差异。 ❖ 部位:主要位于头颈及四肢,四肢神经干多走行于屈侧,所
❖ 囊肿型:肿瘤为圆形,囊壁光滑,内部可见少许细弱回声, 后方回声增强。
2020/3/24
14
神经鞘瘤超声特点
❖ 易发生囊性变,长轴与伴行血管走向一致。
❖ 两端呈“鼠尾征”与肿瘤相连,强烈提示神经源性。神经干受压 迫,水肿增粗,呈低回声。
❖ 与神经纤维瘤鉴别:理论上后者起源于神经内膜,在神经干内延 神,延神经纤维间隙生长,神经干梭形膨大,与前者不同,但实 践中鉴别困难。
2020/3/24
4
病理
2020/3/24
5
外周神经超声特点
❖ 对较粗大的外周神经,高频超声较好显示,如颈从、臂丛、 迷走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坐骨神经、胫神经、 腓总神经、股神经等。
❖ 长轴切面:多条低回声束相互平行,为不连续的强回声线所 分隔。
❖ 短轴切面:多发小圆形低回声束,被强回声线包绕,形成网 状结构。
❖ 淋巴结:常多发,边界清楚,形态规则,部分可见淋巴门结 构,可见进出血流信号。
❖ 血管瘤:浅表多见漫状血管瘤,内部可见小血管窦腔,探及 血流,加压变扁,部分静脉石形成。
❖ 皮样或表皮样囊肿: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内部较均匀,部 分加压内部回声浮动,未见血流信号。
2020/3/24
26
脂肪瘤
2020/3/24
以肿瘤亦多见于屈侧。 ❖ 偏心生长,生长缓慢,与神经无黏连。
2020/3/24
2
临床表现
❖ 多以发现肿块就诊,有时伴疼痛或感觉异常,迷走神经鞘瘤 可引起声嘶。
❖ 质中,光滑,横向活动度好,纵向活动欠佳,叩击或加压可 有放射样疼痛或感觉异常。
❖ 穿刺可见血性不凝固液体。 ❖ 偏心性生长,与神经无黏连,可将肿瘤与神经分离而剥除,
❖ 低回声束代表神经纤维束,强回声线为包裹在神经纤维束周 围的神经束膜。
❖ 较粗大神经多与周边动静脉血管伴行。
❖ 神经干受压迫,静脉淋巴回流受阻,水肿增粗,显示更佳。
2020/3/24
6
颈丛、臂丛
2020/3/24
7
双侧迷走神经
2020/3/24
8
正中神经
2020/3/24
9
尺神经和桡神经
2020/3/24
不会损伤神经干。
2020/3/24
3
病理
❖ 肉眼观:完整包膜,切面为灰白或灰黄色,略透明,可见漩 涡状结构,有时出血和囊变。
❖ 镜下观: 束状型(Antoni A型):细胞细长,梭形,境界不清,核长
圆形,呈栅栏状或不完全漩涡状; 网状型(Antoni B型):细胞稀少,呈稀疏网状结构,细胞间
有较多液体,常有小囊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