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与上海之比较
纽约(New York)是美国第一大都市和第一大商港,它不仅是美国的金融中心,也是全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纽约位于纽约州东南哈得孙河口,濒临大西洋。
它由五个区组成:曼哈顿、布鲁克林、布朗克斯、昆斯和里士满,面积828. 8平方公里。
截止2009年7月,纽约人口约839万,是全美人口最多的城市。
纽约还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总部大厦坐落在曼哈顿岛东河河畔。
上海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
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和浙江两省。
2006年末,上海全市土地面积6340.5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0.06%,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约100公里,陆海岸线长约172公里。
境内辖有崇明、长兴、横沙三个岛屿,其中崇明岛面积1041.21平方千米,是我国的第三大岛。
至201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347.46万人。
纽约的历史较短,只有300多年。
最早的居民点在曼哈顿岛的南端,原是印第安人的住地。
1524年意大利人弗拉赞诺最早来到河口地区,1609年英国人哈得孙沿河上溯探险,该河便以他的名字命名。
1686年纽约建市。
独立战争期间,纽约是乔治·华盛顿的司令部所在地和他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的地方,也是当时美国的临时首都。
1825年,连接哈得孙河和五大湖区的伊利运河建成通航,以后又兴建了铁路,沟通了纽约同中西部的联系,促进了城市的大发展。
到19世纪中叶,纽约逐渐成为美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集金融、贸易、旅游与文化艺术于一身的国际大都会。
而上海历史悠久,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它是一个古老国家里的“年轻”城市,而纽约则是一个年轻国家中的“古老”城市。
上海城市的发展轨迹开埠前,上海的城市中心在县城,它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县城,时人称为“小苏州”。
在上海兴起的过程中,以港兴市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一大特点。
在解放之前,上海曾是远东第一金融中心,无论股票,黄金,外汇等金融市场规模全部雄踞亚洲第一。
上海是全球第二大期货交易中心,仅次于芝加哥;全球最大黄金现货交易中心;全球第二大钻石现货交易中心,全球三大有色金属定价中心之一。
曼哈顿岛是纽约的核心,在五个区中面积最小,仅57.91平方公里。
但这个东西窄、南北长的小岛却是美国的金融中心,美国最大的500家公司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把总部设在曼哈顿。
7家大银行中的6家以及各大垄断组织的总部都在这里设立中心据点。
这里还集中了世界金融、证券、期货及保险等行业的精华。
位于曼哈顿岛南部的华尔街是美国财富和经济实力的象征,也是美国垄断资本的大本营和金融寡头的代名词。
这条长度仅540米的狭窄街道两旁有2900多家金融和外贸机构。
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美国证券交易所均设于此。
而浦东陆家嘴上海是中国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2004年人均GDP6661美元,连续十年年均经济成长超过8%。
第三产业在上海的经济占了一定比重,其中最主要的产业包括了金融业、房地产业、保险业以及运输业等。
位于浦东新区的陆家嘴是上海的新兴金融中心,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2005年8月在上海揭牌,主要职能是管理公开市场操作。
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部分在上海设立了中国区总部、分公司和办事处。
城市文化设施为营造大都市文化氛围,陶冶市民道德情操,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增强城市凝聚力和自豪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纽约拥有闻名遐尔的林肯艺术演出中心、卡内基演出厅、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公共图书馆等文化设施。
例如,纽约共有2000多所博物馆,既有综合性博物馆,也有艺术、历史、自然科学等专业博物馆。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有世界各国艺术珍品36.5万多件,包括服饰、陶器、金属制品、盔甲、木乃伊、油画、雕塑、摄影、镶嵌艺术品等,反映的历史长达5000年。
再如,纽约三大公共图书馆,藏书2200万册,每年服务人次730万以上。
上海文化设施取得了显著成绩,建造了东方明珠、上海大剧院、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上海博物馆新馆等许多标志性建筑,为充分发挥大都市的文化辐射和传播功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上海文化形态“硬件”仍显不足,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数量少,馆藏不足,反映城市发展历史的各类专业博物馆更是少见。
纽约拥有312个博物馆,204个图书馆,电影院312个;而上海只有11个博物馆、35个图书馆和242电影院。
这样的文化设施远远满足不了市民的需要,郊区文化设施布局不足,适合普通百姓的文化设施质差数少,免费开放的社区青少年活动场所更少。
但是,另一方面,上海顶级文化设施却与纽约相当。
上海图书馆、上海大剧院等无论是规模还是设备等方面都堪称一流。
例如,上海大剧院,总面积6.3万平方米,内设1800座的观众厅、500座的中剧场、200座的小剧场以及大小不等的操练房和琴房,1700平方米的舞台,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音响设备。
“整个建筑是一座玲珑剔透的艺术宫殿,和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美国的林肯中心、法国的巴士底剧院等一样,同为世界建筑艺术的经典”.
在文化产业方面,纽约市传媒业、新闻也很发达。
总部设在纽约的美国三大广播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全国广播公司(NBC)、美国广播公司(ABC)控制了2千家电台和电视台;纽约出版的《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时代周刊》、《商业周刊》、《新闻周刊》等出版媒体影响全美舆论界,左右着全国的新闻和娱乐,对全世界也有巨大影响。
加上百老汇,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日益显现的经济价值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上海的文化被称为“海派文化”。
它是在中国江南传统文化(吴文化)的基础上,与开埠后传入的对上海影响深远的欧美文化等融合而逐步形成,既古老又现代,既传统又时尚,区别于中国文化,具有开放而又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
但上海城市文化的影响力因为有首都北京的存在,不如纽约那样具有横跨南北的全国性定位作用。
不过在江浙一带,也是首屈一指。
加上即将到来的世博会,也是给上海的文化增加了影响力。
很遗憾的是,上海既无世界影响的报刊杂志,也无全球影响的娱乐业、旅游业。
这些都有待开发。
而上海和纽约最不同点还在于政府办文化的思想根深蒂固,以致于上海文化产业仍靠政府投入,多元资本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产业机构上,上海比纽约更具有多元化。
上海是一个集重/轻工业,金融和文化产业于一体的城市。
而纽约几乎没有重工业,主要是金融,文化和服务性行业为主。
因为没有重工业,所以纽约的生活品质在不知不觉中就高出上海许多。
曼哈顿是个岛,站在街道上,这一头可以看到另外一头的边缘。
没有高楼挡住两边河流带来的空气流通。
两百多条街就好比两百多条换气管道,时时把城市的乌气给吹跑。
纽约的水也是很干净。
达到直接饮用标准。
而上海,早在20年前,到处就可以闻到工厂带来的排放气体味道。
那时的水,有很明显的漂白过的气味。
最近几年经过工厂外移,水源整理,环境也有很大的改善。
苏州河也不再是条又黑有臭的河。
自来水也少了很多怪味。
但因为产业的不同,上海的污染还是要比纽约严重的多。
在物价方面,二者也有较大差别。
纽约的房价每平方米在10000元左右,上海因为不同的区相差太多,不容易比较。
每平方米7千到3万还是常见的,当然也有汤臣一品这样上10万元一平米的。
除去这种特殊的以外,按收入比例来说,上海的还是要贵一些。
不过纽约的个人收入税比较高,有联邦,州,市,以及社会安全税。
在性格方面,上海人比较自大,除了上海本地人之外都称为“乡下人”。
纽约人也很自豪,纽约有世界级的华尔街,培养了成千上万的高收入人群,但纽约人没有看不起外地人的习惯。
对于那些在华尔街牛铜像边上拍照的人很友好。
因为,纽约人知道,尊重别人是一种教养的表现。
但有一点上海人和纽约人是一样,其它城市的人喜欢他们的不多。
两座城市都各具独特的城市魅力和特色,也有着不少共同点。
上海和纽约分处中美两国的东海岸,是所在国家的首位城市和具有世界主义导向的大都市。
两城市工商业发达,内外贸繁荣,是国家经济中心。
其次,上海与纽约均为港口城市,纽约位于哈得逊河出海口处,是一个理想的天然良港,纽约成了美国与欧洲
文化交流地;同样,自五口通商之后,上海成为西方文化输入的窗口,是中西文化交汇的前沿、融合的基地。
综合比较上海与纽约,可见两座城市都各具风格和特色,对于纽约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我们应该加以汲取,同时也要发扬上海的传统文化,展现上海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