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南高考数学考点分析数学高考试题的命制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
在能力要求上,着重对考生的五种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两种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进行考查。
试题基本保持大稳定小创新。
下面针对近6年课改区试题按模块进行分析:模块一不等式(不含选考)2008年 6. 不等式(恒成立)2009年 6.线性规划(目标函数为线性);2010年 8.解不等式2011年 13.线性规划(线性区域为四边形内部,目标函数为线性)2012年14.线性规划线性规划(目标函数为线性);2013年 1.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11分段函数恒成立求参数范围该部分很少考查纯粹的题目,一般会和其他知识结合考查。
单纯考查一般较简单,主要考查不等式性质、解法等和线性规划,最值。
学生易忽视不等式性质,线性规划试题很常规,不易过难训练.模块二函数与导数2008年 10.定积分21.导数(切线,对称)2009年12.由指数函数和两个一次函数构成的最小值函数的最值(作图解决); 21.导数(涉及指数和积的导数,求单调区间,证明不等式)2010年 3.一次分式函数的导数;8.函数(偶函数、不等式);11.分段函数(考查图像);21.指数函数导数(求单调求单调、参数范围)2011年 2.函数性质判断(奇偶性、单调性);9.求积分;12.函数性质的运用(反比例函数与三角函数的交点问题);21函数解析式为包含对数的分式(根据某点处切线方程求参数,根据不等式求参数)2012年10.函数图象及性质(涉及对数);12.函数综合(涉及指数和对数);21.导数综合(涉求单调求单调及指数)2013年 16函数求最值,21函数求解析式,恒成立求参数范围大题一般考查导数有关的综合问题,注意把导数与不等式证明联系起来,导数题目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函数类型涉及有对数型、指数型、三次函数、分式函数。
三个二次间的关系,分段函数,三角函数型的要引起重视.学生易在起步求导出错.求导与求定积分要分清。
模块三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2008年 1. 三角函数(周期)3. 三角形(余弦定理)7. 三角求值13. 向量(坐标运算)2009年 9.根据向量关系式判断点在三角形中的位置); 14. 三角(知图像求表达式);17.三角(正余弦定理进行实际测量的步骤)2010年 4.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9.三角(涉及二倍角的化简求值);16.解三角形(三角形面积,三角变换)2011年 5.三角化简求值(二倍角、基本关系式);10.求向量夹角的范围;11.三角函数化简及性质研究;2012年9.三角函数的性质;13.向量运算;17.解三角2013年 13.向量数量积运算17解三角形小题一般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利用诱导公式与和差角公式、倍角公式、正余弦定理求值化简、平面向量的基本性质与运算.大题主要以正、余弦定理为知识框架,以三角形为依托进行考查(注意在实际问题中的考查)或向量与三角结合考查三角函数化简求值以及图像与性质. 向量也经常作为工具在其他知识中渗透考查。
(注意在实际问题中的考查)或向量与三角结合考查三角函数化简求值以及图像与性质. 向量也经常作为工具在其他知识中渗透考查。
要注意三角函数的性质,比如周期、对称性、最值。
大题1个,一般是两个方向命题:一是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问题,二是解三角形问题,并且是数列与三角函数大题交替出现。
学生易在半角及辅助角公式上出错. 尤其三角恒等变换教材占的篇幅大,近几年试题分量小,要特别注意.模块四数列2008年 4. 等比数列前n项和17. 等差数列(通项,前n项和最大值)2009年 7.等比和等差小综合求基本量; 16.等差数列(通项与前n项和)2010年 17.求通项和前n项和(叠加求通项,错位相消求和);2011年 17.等比数列求通项以及等比转化为等差求前n项和,求前n项和倒数的前n项和.2012年 5.等比数列(基本元素计算);16.数列综合2013年 7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12数列的单调性14已知和求通项小题以考查数列概念、性质、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内容为主,属中低档题;解答题以考查等差(比)数列通项公式、求和公式,错位相减求和、简单递推数列为主.注意等差、等比数列定义、性质的应用。
大题要关注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的应用,难度比较小,新课标考纲对数列的要求有所降低(特别是递推式不会太难),保持原有的命题风格。
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利用函数解决数列中的最值问题.学生对错位相减法掌握较差.模块五解析几何2008年 11. 抛物线(距离和最值)14. 双曲线渐近线面积20. 椭圆(抛物线,向量)2009年 4.双曲线性质(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b);13.抛物线(由弦的中点求弦斜率,进而求出弦的方程);20. 椭圆方程(根据条件求方程、探求轨迹(涉及线段、双曲线、椭圆)2010年 12.双曲线(直线与双曲线综合,求双曲线方程);15.直线与圆(根据直线与圆相切,求圆的方程);20.直线、椭圆、数列综合;2011年 7.双曲线(根据通经与实轴长的关系求离心率)14.求椭圆方程(已知离心率和焦点三角形周长);20.以抛物线为背景(由条件求方程,探求原点O到曲线上动点处切线距离的最小值)2012年4.椭圆(给定条件求离心率);8.双曲线与抛物线综合;20.直线、抛物线与圆综合2013年 4求双曲线渐近线方程10求椭圆弦中点轨迹20求椭圆方程,求弦长小题难度是中等以上题。
涉及直线与圆有关性质和圆锥曲线的性质应用,大题,一般以椭圆或抛物线为背景来命题,注意抛物线一般与圆综合考查。
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时涉及到参数取值范围,最值,存在性等问题易忽视相交的条件.模块六立体几何2008年 12. 三视图(不等式)15. 球(内接六棱柱,体积)18. 正方体(线线角,线面角)2009年 8.正方体(动点运动判断位置关系);11.三视图(根据三棱锥的三视图求其全面积);19. 正四棱锥(证线线垂直,求二面角)2010年 10.组合体(三棱柱内接球,求球的半径);14.三视图(根据正视图判断几何体形状);18.四棱锥(证明线线垂直、求线面角的正弦值)2011年 6.三视图(根据圆锥和三棱锥组成的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判断侧视图);15.求球内四棱锥的体积;18. 有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锥(求证一侧棱与底面对角线垂直;相邻侧面构成的二面角的余弦2012年7.三视图(识图,计算几何体体积);11.三棱锥和球综合;19.三棱柱(涉及线线垂直和二面角)2013年 6求球体积8已知三视图求体积18证明线线垂直,证明面面垂直小题首先关注三视图的问题,其次是球的有关问题,然后才是平行垂直的判断。
立体几何大题,理科高考题一直注重平行与垂直的证明,线面角、二面角轮流考查,几何体的背景是四棱锥和柱体,很少涉及多面体。
利用空间向量解题学生在线面角正余弦易搞反.、二面角不注意观察锐钝角.模块七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与统计2008年 16. 茎叶图19. 分布列(期望,最值)2009年 3.统计案例(根据散点图判断相关关系);15. 排列组合; 18. 统计(求频率分布直方图和概率、根据平均数求均值)2010年 6.期望(发芽种子数);13.几何概型(以积分为背景);19.独立性检验(调查老年人是否需要志愿者帮助)2011年 4.古典概率计算;8.二项展开式求常数项;19.以频率分布表为背景探求产品的优质品率及利润的分布列及期望;2012年2.排列(分组分配问题);15.相互对立事件的概率(有关电子元件的寿命);18.利润的分布列、期望与方差及购进货物多少的判断)2013年 3抽样方法9二项式系数19互斥事件的概率,分布列,期望小题一般主要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茎叶图、样本的数字特征、独立性检验、几何概型和古典概型、抽样(特别是分层抽样)、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几个重要的分布等.解答题考查点比较固定,一般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和方差. 2010年较特殊,考查的是独立性检验。
尤其对新课标标志性的几何概型,条件概率,变量间的关系,正态分布,独立性检验要引起注意.学生易审不清题意判不准概率类型就下笔.模块八算法与推理2008年 5. 程序框图2009年 10.程序框图(分段函数)2010年 7.程序框图(数列裂项求和)2011年 3.程序框图(阶乘)2012年 6.程序框图(程序执行结果识别)2013年 5.程序框图(程序执行结果识别)每年必考,主要是与数列和函数综合,注意输出的字母,循环结构最好一一列出.模块九集合与简易逻辑、复数2008年 2. 复数8. 充要条件(向量)2009年 1.数集(交、补)2. 复数(提取i可化简的分式复数); 5.命题(特称命题真假判断);2010年 1.集合(简单绝对值不等式、根式不等式);2.复数(提取i可化简的分式复数,共轭复数化简);5. 命题(或且非);2011年 1.复数(提取i可化简的分式复数,求化简后复数的共轭);2012年1.集合(求满足条件的元素);3.复数(有关其概念及运算的命题2013年 1.集合运算2复数虚部复数每年都考,主要考查化简能力,特别是09,10,11,三年都考了提取i可很快化简的技巧。
集合也几乎每年都考,主要考查集合的运算。
简易逻辑主要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特称和存在命题以及充要条件;命题的否定只考特称和全称命题的否定。
模块十选考部分22.平面几何23.参数方程和极坐标24.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试题稳定,难度不大,但由于投入时间少,得分率低。
备考复习的一些想法夯实"三基"与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解题训练,因此我们老师要做大量的题,沙里淘金,根据考纲;学生的薄弱点;教材体系中的重点;近几年考题的高频点; 解题应试技巧;解题中的数学思想数学能力等内容精选题,集体编制习题,不能见题就印发,狂轰乱炸.通过专项训练(模块)构建知识体系; 通过综合训练(周考,模拟考)提高实战能力;通过限时训练(填选,解答)提高答题速度; 通过经典训练提高规范意识。
重点问题反复练; 易混问题对照练; 易错问题纠正练.做后及时批改,利用双向分析表统计分析答题情况切实了解学情.对希望生面批面改,建立问题档案,依据标高分层分类指导,使不同层次学生都受益.帮助学生搜集、整理易错、易混的知识点,搜集相关信息,挖掘热点,大胆预测今年高考的命题点;有针对性的评讲,引导学生反思总结解题规律方法,尤其是通性通法.围绕考点,整合各种题型,做到抽象知识题型化; 整合各种知识,做到零散知识集团化; 整合各种思路,做到解题思路最优化, 解决学生审题不清, 提取信息及知识能力不强,计算过程不优化结果错误,过程不规范,时间分配不当,答题顺序不妥等造成的"会儿不对,对而不全”的老大难问题,确保会做的得满分,不会做的多得分.一轮复习,采用20+20课堂理念进行分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