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6 新药临床前毒理学评价

06 新药临床前毒理学评价

可靠或确实安全系数CSF =LD1/ED99
安全范围SM=(LD1/ED99-1) X 100% SED50/ED50, 越大越安全
LD5基本无害量 LD1肯定无害量 ED95基本有效量 ED99肯定有效量
为临床毒副反 应监护提供参考
中毒症状,起始、持续、恢复时间 中毒靶器官 对抗试验为临床急救提供依据
啮齿类动物微核试验高剂量为 1/2 LD50
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的高、低 剂量分别为1/2 LD50和1/4 LD50
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高剂量 =1/2 LD50
短期致癌试验高剂量=MTD
I 期临床选择起 始剂量提供参考
细胞毒类抗癌药,I期临床 起始剂量= 1/10 LD50

也参考LD50
Ⅰ. 鼻孔呼吸阻塞,呼吸频率和 深度改变,体表颜色改变 Ⅱ.运动功能:运动频率和特点的 改变 Ⅲ.惊厥(抽搐):随意肌明显的无 意识收缩或惊厥性收缩
Ⅳ.反射 Ⅴ.眼检指征 Ⅵ.心血管指征 Ⅶ.唾液分泌 Ⅷ.竖毛 Ⅸ.痛觉丧失 Ⅹ.肌张力 Ⅺ.胃肠指征 Ⅻ.皮肤
感官,神经肌肉 自主神经;出血,感染 自主神经,CNS,心输出量降低等 自主神经 自主神经 感官,CNS 自主神经等 自主神经,胃肠动力等 刺激性,炎症,过敏等
出剂量序列表
First
Second
最高非致死剂量 最低致死剂量
近似致死
近似致死
剂量范围
剂量范围
OR 最低致死剂量 最高非致死剂量
MTD法
最大允许浓度和最大允许容积仍未测出 LD50, 可只求MTD值
一次或24h多次(总量≤5g/kg)给20只动物
观察14d, 未见死亡, 则MTD > XX g/kg; 个别死亡, 则写成LD50 > XX g/kg
iv要求 pH 5-8,速度:大、小鼠 10-20s
ig时空腹, 即禁食12-16h左右
常用容量和最大容量(ml)
给药 途径 ig ip 小鼠 20 g 0.2-1.0 0.2-1.0 大鼠 200 g 豚鼠 400 g 家兔 1.5 kg 犬 10 kg
1.0-4.0 1.0-5.0 5.0-10.0 50-100 1.0-3.0 2.0-5.0 5.0-10.0 5-15
毒性反应是否可逆 Reversibility
解毒或解救措施 Antidote 确保临床用药安全(重点监测指标)
目的意义
阐明药物毒性作用及强度、计算 相对毒性参数 了解毒性靶器官 为长毒、特殊毒性试验剂量设计 为Ⅰ期临床试验起始剂量选择 为临床毒副反应监护提供参考 其它 (DO STAR)
OECD口服急性毒性分级
等 级 LD50
25 mg/kg
高毒(Very Toxic)
有毒(Toxic)
有害(Harmful) 不分级(Unclassified)
25~200 mg/kg
200~2000 mg/kg 2000 mg/kg
相对毒性参数
治疗指数TI =LD50/ED50 安全系数SF=LD5/ED95
给药途径
临床拟用途径 + 原型药物较完全进
入循环途径(如静脉注射)
啮齿类ig给药前应禁食12h,不禁水
剂量和分组
给药剂量:未见毒性量严重毒性量 设空白和/或溶媒(辅料)对照
小动物4-6个剂量组, 组距0.65-0.85,求LD50
大动物可用50%等量递升法(近似致死剂量法), 求出ALD和MTD,不必达到致死量
新药临床前毒理学评价
Preclinical Toxicological Evaluation of New Drug
第二军医大学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
陆国才
Contents
目的意义 急性毒性试验(acute) 长期毒性试验(chronic) 特殊毒性试验(遗传、生殖、致癌) 其它毒性试验(过敏、刺激 etc.) 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 SFDA新药审评会 案例学习
间、持续时间、严重程度、恢复期及动物最短、
最长死亡时间
其它指标:一般指标、体重变化等
急性毒性研究的一般观察和指征
观 察 指征 A-E A-J A-E A-F A-H A-E A A A A-B A-B A-B 可能涉及的器官、组织、系统 CNS,感官,神经肌肉等 CNS,感官,神经肌肉等
CNS,呼吸衰竭,神经肌肉,自主神经
结果处理
剂量-反应、时间-反应关系
反应可能涉及组织、器官或系统 肉眼病变和组织病检,初步判断 毒性靶器官 病检报告应附:病检者签名+单位 盖章+病理照片 确定NOAEL、 MTD、ALD etc,初步判 断受试物的安全范围
综合评价
判断反应与药物作用相关性:
时间、发生率、剂量-反应关系 动物种属及背景数据 病理学检查结果 同类药物特点
EPA Policies
Beyond the Limit, recommends
approximate lethal dose the up-and-down methods
近似致死剂量法(非啮齿类动物)
6只健康Beagle犬或猴。犬612 m,猴2-3 y 估计可能引起毒性和死亡的剂 量范围。按50%递增法,设计
LD50测定不足: 动物消耗量 Nhomakorabea 获得信息有限 测得数值不准
EPA Policies
Discourages the use of the Classical LD50 test Uses Structurally Related Activities (SRA) to obviate the need for testing on animals Recommends the Limit test
毒性反应是否可逆 Reversibility
解毒或解救措施 Antidote 确保临床用药安全(重点监测指标)
基本原则
执行GLP 整体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阶段性 随机、对照、重复 方法公认
Procedure
Animals Route Duration Time Housing Dosage Index Report Drug Group Recovery
(动饲药径剂组 周指恢时报告)
Animal
in vitro体系筛选实验动物种属或品系 理想动物
对受试物生物转化与人体相近
对受试物敏感
已有大量历史对照数据
Animals
rodent non-rodent
rat mouse
beagle dog monkey
Animal
二种动物,啮齿类首选大鼠,非啮齿类用Beagle 犬, 必要时用猴、猪等 符合等级要求 来源、品系、遗传背景清楚,有动物质量合格证 大鼠6-9 w, Beagle犬6-12 m,体重CV≤20% ♂♀各半 必要时,可用疾病模型动物进行试验 Duration ≥6m, natural death ( rat: 1y-15%, 1.5y-50%, 2y-70-80%)
Long-term Toxicity Study
目的意义 基本内容和要求 有关问题
Mechanic? Innovative ?
长期毒性试验
目的意义(DO STAR)
毒性剂量 Toxic Dose
安全剂量范围 Safety margin 毒性反应 Toxic reaction: 性质、程度、量 毒关系、产生、达峰、持续时间及反复产生 毒性反应时间、迟发性、蓄积性、耐受性 寻找毒性反应靶器官 Target Organ
Acute Toxicity Test
概念、目的意义 传统方法基本内容和要求 有关问题 其它实验方法
Concept
动物单次或24h内多次给予受 试物后,一定时间内(≥14天) 所产生的毒性反应 毒理研究早期阶段进行
目的意义(DO STAR)
毒性剂量 Toxic Dose
安全剂量范围 Safety margin 毒性反应 Toxic reaction: 性质、程度、量 毒关系、产生、达峰、持续时间及反复产生 毒性反应时间、迟发性、蓄积性、耐受性 寻找毒性反应靶器官 Target Organ

系列化合物的合格率分析(除理化性质为主外)
复方药物的相互作用, 也可通过拆方及合用
的LD50来判别相互作用性质
比较不同途径的LD50,获得一些生物利用度信
息,为剂型开发提供参考
基本原则
执行GLP 整体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阶段性 随机、对照、重复 方法公认


获得尽量多信息前提下,使用尽量少动物 啮齿类---小鼠或大鼠 非啮齿类---犬或猴 二种动物(啮齿类及非啮齿类) 小鼠18-22g; 大鼠120-150g; 犬用成年犬 初始体重不应超过或低于平均体重的20% ♀♂各半
(勤俭办事,服从命令)
动物选择
XXX 体外代谢种属比较研究
代谢产物
M0 原形 M1 去乙基 M2-1 羟基化 M2-2 羟基化
Area(%) 人
84.7 5.63 -0.29

63.2 27.7 0.26 0.46

47.6 9.87 8.19 8.48
大鼠
86.2 7.35 0.17 0.35
im
iv
0.1-0.2
0.2-0.5
0.2-0.5 0.2-0.5
0.5-1.0
2-5
35-50
1.0-2.0 1.0-5.0 3.0-10.0
sc
0.1-0.5
0.5-1.0 0.5-2.0
1.0-3.0
3-10
最大无毒性反应剂量(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