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院管理》第30卷第2期(总第343期)2010年2月医疗管理Yiliaoguanli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它代表了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先进水平和发展方向,自20世纪80年代末在北京等地的大型医院采用以来,其他各地医院纷纷效仿。
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所需的投资相当巨大,而一些县区级医院却在投入不充分、技术力量不过关的情况下盲目开展此项技术,导致死亡和伤残事故时有发生。
针对这种情况,实行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准入制度和质量监管制度非常重要。
2007年7月,卫生部颁布了《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1],对于规范医疗机构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强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北京市卫生局于2008年8月招标成立了北京市心血管介入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以下简称“质控中心”)。
我院及时提交了建立质控中心的可行性报告。
2008年9月,经北京市卫生局批准,我院以总分第一成为质控中心的主任单位。
从成立质控中心以来,我们通过不断摸索,在管理模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1省级心血管介入质控中心的内涵1.1关于心血管介入质控中心的定义虽然北京市自2002年以来已经建立了其他一些医疗专业的质控中心,但是对于心血管介入质控中心的定义尚缺乏一个明确的概念。
我们认为,应以一所心血管介入专业技术力量较强、管理相对规范的医疗机构为重点,政府给予政策支持,使其功能提升,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负责本区域医疗机构的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推动本区域心血管介入工作的开展。
1.2关于质控中心的定位北京市心血管病介入质控中心隶属于北京市卫生局直接领导,挂牌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具体执行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心血管病介入质量控制与改进的要求,是北京市卫生局职能的延伸。
1.3关于质控中心的工作职责依据卫生部颁布的《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2]和北京市卫生局颁布的《北京市医疗专业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管理办法(试行)》,我们制定了质控中心的工作职责。
(1)制定年度心血管介入质量控制和改进标准以及考核方案。
(2)每月汇总各医疗机构介入质控小组上报的介入数据(包括数量、质控措施等),分析全市介入质量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3)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计划,定期组织本专业的专家对本市经批准开展心血管介入工作的医疗机构的相应专业介入工作进行质量督查、考核和评估,针对本市该行业的考评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
(4)定期召开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研讨解决本市本专业介入质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定期上报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
(5)协调有关部门,组织对本专业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及上岗前培训。
(6)年终将本市心血管介入质量控制和改进工作进行总结,以书面形式上报北京市卫生局。
(7)北京市卫生局决定的其他由本中心承担职责。
2质控中心在管理模式方面的探索借鉴其他各地各专业质控中心的做法和经验[3-4],我们建立了心血管介入质控中心的基本管理模式。
2.1建立质控联络员制度在质控中心成立之初,我们即建立了质控联络员制度。
在开展心血管介入的各医院分别设立质控联络员1名,负责所在医院每个月心血管介入数据的收集和汇报工作。
2.2定期汇总数据,宏观掌控介入技术的基础资料心血管介入数据是质量控制最为重要的资料,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在这方面,我们做了较为完善的布置和考虑。
质控中心根据心血管介入的特点制定了上报数据的内容和表格。
①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北京100037北京市心血管介入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管理模式探讨杨国胜①李晓洁①摘要通过对北京市心血管介入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成立1年来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总结了质控中心在管理方面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医疗专业质控中心应该着眼于本专业特点,制定有效、合理的质控管理模式,以质控管理促进专业的长期发展和技术进步。
关键词心血管介入质量控制管理模式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5329(2010)02-0033-02The Exploration of the Management Mode of Beijing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 Quality Control and Im -provement Center /YANG Guo-sheng ,LI Xiao-jie ∥Chinese Hospital Management ,2010,30(2):33-34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situation of Beijing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 quality control and improvement center which has set up in our hospital for about one year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gained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center ,the paper summed up that the medical professional quality control center should establish efficiency and suitable management mode to correspon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to facilate the professional long-term development and technical progress in this profession.Key words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madeFirst-author ’s address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Fuwai Heart Hospital ,Beijing ,100037,China《中国医院管理》第30卷第2期(总第343期)2010年2月北京市心血管介入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管理模式探讨———杨国胜等在目前上报的数据中包含各医院每个月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先心病介入每个专业的总例数、并发症发生例数和死亡例数。
2.3技术先行,专家委员会掌控介入质量质控中心成立了专家委员会,把专家对质量控制的权威性放在首位[5]。
专家委员会在质控中心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专家委员会从本市心血管介入专家中产生,由医德医风好、介入技术和学术水平高、在本专业内权威性较强、在本市有一定代表性的44名介入专家和4名非介入专家组成,经北京市卫生局批准后颁发聘书。
专家委员会的工作职责主要为:(1)制定心血管介入质量控制和改进标准及考核方案;(2)制定工作计划,在质控中心组织下对本市批准开展心血管介入工作的医疗机构相应专业实行业务指导和质量监督、考核和评估并提出改进方案;(3)对本市本专业质量现状提出改进建议;(4)审议质控中心年度总结;(5)参加对本专业从业人员的培训;(6)参加质控中心的工作会议;(7)承担质控中心的其他工作。
专家委员会每个季度召开专家委员会会议1次。
会议分2项内容:一是就本季度心血管介入质控工作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必要时上报市卫生局。
二是就例行的死亡病例进行讨论。
由各医院介入医师汇报其死亡病例,由专家委员会进行评议,指出其介入操作中的不足之处,提请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注意,藉此提高全市的心血管介入技术水平。
2.4微观质控,循序渐进完善质控网络2009年7月,卫生部决定在全国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病例信息报送工作。
要求各医疗机构在完成每例冠心病介入、先心病介入或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后10日内,登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管理信息网”进行相关病例信息报送工作。
及时上报介入病例信息工作对于质控工作是一个有机的补充,可以更加精确地掌控整个北京市的心血管介入开展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
2.5质量督查,有效促进本专业技术进步质控中心每半年组织1次心血管介入工作的全面质量督查工作。
对于批准开展心血管介入的医疗机构,重点督查其完成心血管疾病介入的数量、质量和术前、术后的管理;对于整改医院,则采用北京市卫生局统一的准入条件作为质量检查标准进行督查,促使其不断改进设备、提高技术,以使其能够在1年的整改期结束后达到准入条件,获得正式开展心血管介入的资质。
3质控效果3.1卫生行政部门能够及时了解本专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每个月的介入数据收集和汇总,我们对北京市各医疗机构开展心血管介入的病例数量和质量有了初步的了解。
每个季度,我们会将数据汇总后上报市卫生局,这样卫生行政部门就可以及时了解心血管介入技术的现状,对目前北京市各医疗机构开展心血管介入的情况有较为准确的了解,便于其更好地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
3.2通过质量督查工作促进了心血管介入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每年对各医疗机构进行2次心血管介入质量督查,同时每个季度要将各医院的死亡病例汇总后提交专家委员会集中进行讨论。
通过这两种方式,直接将目前心血管介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摆在了大家的面前,督促各医院介入医师不断改进介入工作,提高技术水平。
4关于下一步质控工作的几点思考4.1心血管介入技术是否可以考虑实行分级准入制度我们认为,如同外科手术一样,心血管介入技术也是可以考虑实施分级准入制度的。
对于不同层次的介入医师,根据其介入技术水平实行分级准入管理可能更加科学,更能保证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4.2心血管介入的质量安全工作如何落到实处2009年,卫生部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其核心就是医疗安全问题。
作为心血管介入质控中心,我们最为关心的也是心血管介入的质量安全。
虽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心血管介入是一种高风险的专业,还需要不断改进工作措施,推进介入操作规范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医疗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Z].2007.[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Z].2009.[3]倪型灏,孙文勇,余传定.浙江省临床病理质控中心规范持久开展质控工作[J].中国肿瘤,2007,16(6):402-404.[4]郑一宁,陈静.北京市护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管理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09,9(7):16-17.[5]张玉坤.综合性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5):22-23.■[收稿日期2009-12-09](编辑程学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