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 影响资金时间价值的因素:(1)资金的使用时间(2)资金数量的多少(3)资金投入和回收的特点——在总资金一定的情况下,前期投入的资金越多,资金的负效益越大;反之,后期投入的资金越多,资金的负效益越小(4)资金周转的速度P3 利率的高低由以下因素决定:(1)利率的高低首先取决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并随之变动。
在通常情况下,社会平均利润率是利率的最高界限(2)金融市场上借贷资本的供求情况(3)借出资本要承担一定的风险.风险越大,利率也就越高(4)通货膨胀12 (5)借出资本的期限长短在以单利计息的情况下,总利息与本金、利率及计息周期数成正比关系(复利非正比,非 n 倍的关系) 时间轴上的点称为时点,通常表示的是该时间单位末的时点。
现金流量图绘制中,箭线长短只要能适当体现各时点现金流量数值的差异,并在各箭线上方(或下方)注明其现金流量的数值即可。
P11 系列的第一个 A 与 P 隔一期。
即 P 发生在系列 A的前一期。
系列的最后一个 A 是与 F 同时发生。
P13P7P度出发,分析拟定技术方案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生存能力。
对于非经营性方案,经济效果评价应主要分析拟定技术方案的财务生存能力。
P2034总投资收益率或资本金净利润率指标不仅可以用来衡量技术方案的获利能力,还可以作为技术方案筹资决策参考的依据。
P24P25 当 FNPV>0 时,说明该技术方案除了满足基准收益率要求的盈利之外,还能得到超额收益.【例 lZl01025】已知某技术方案有如下现金流量(表 1Z101025),设 ic=8%,试计算财务净现值(FNPV )。
某技术方案净现金流量 单位:万元 表1Zl01025P2P 年 份 1 2 3 4 5 6 75P由于 FNPV=242.76 万元>0,所以该技术方案在经济上可行。
财务内部收益率其实质就是使技术方案在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若 FIRR≥1。
,则技术方案在经济上可以接受;若 F1RR<1,则技术方案在经济上应予拒绝。
FIRR 的大小不受外部参数影响,完全取决于投资过程现金流量。
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可用于归还借款的利润、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费和其他还款资金来源。
利息备付率也称已获利息倍数,指在技术方案借款偿还期内各年企业可用于支付利息的息税前利润(EBIT )与当期应付利息(PI ) 的比值。
利息备付率从付息资金来源的充裕性角度反映企业偿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表示企业使用息税前利润偿付利息的保证倍率。
P37 盈亏平衡点要按技术方案投产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正常年份的产销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产品价格、营业税金及附加等数据来计算,而不能按计算期内的平均值计算。
P39 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的步骤:(1)确定分析指标(2)选择需要分析的不确定性因素(3)分析每个不确定性因素的波动程度及其对分析指标可能P P P6带来的增减变化情况(4)确定敏感性因素P41 敏感度系数SAF>0.表示评价指标与不确定因素同方向变化;SAF<0.表示评价指标与不确定因素反方向变化。
|SAF|越大,表明评价指标A 对于不确定因素 F 越敏感。
临界点是指技术方案允许不确定因素向不利方向变化的极限值。
P44 二、资本金现金流量表资本金现金流量表是从技术方案权益投资者整体(即项目法人)角度出发,以技术方案资本金作为计算的基础,把借款本金偿还和利息支付作为现金流出。
补贴收入同营业收入一样.应列入技术方案投资现金流量表、资本金现金流量表和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P PP55 (一)有形磨损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在外力的作用下设备在闲置过程中受自然力的作用(二)无形磨损1.同类设备的再生产价值降低2.新型设备出现P56 设备大修理是更换部分已磨损的零部件和调整设备,以恢复设备的生产功能和效率为主;设备现代化改造是对设备的结构作局部的改进和技术上的革新,如增添新的、必需的零部件,以增加设备的生产功能和效率为主;更新是对整个设备进行更换。
P57 三、设备更新方案的比选原则:1.若要保留旧设备,首先要付出相当于旧设备当前市场价值的投资,才能取得旧设备的使用权。
2.不考虑沉没成本。
3.逐年滚动比较。
P62 设备租赁与设备购买相比的优越性在于:78(1)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既可用较少资金获得生产急需的设备,也可以引进先进设备,加速技术进步的步伐;(2)可获得良好的技术服务;(3)可以保持资金的流动状态,防止呆滞,也不会使企业资产负债状况恶化;(4)可避免通货膨胀和利率波动的冲击,减少投资风险;(5)设备租金可在所得税前扣除,能享受税费上的利益。
设备租赁的不足之处在于:(1)在租赁期间承租人对租用设备无所有权,只有使用权(3)长年支付租金,形成长期负债 租赁费用主要包括:租赁保证金、租金、担保费。
P69 (一)价值工程的目标,是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使产品具备它所必须具备的功能(二)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P76 功能系统图是功能整理的结果P 69P78 Vi<1,此时功能现实成本大于功能评价值。
表明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偏高,而功能要求不高,一种可能是存在着过剩的功能;另一种可能是功能虽无过剩,但实现功能的条件或方法不佳,以致使实现功能的成本大于功能的实际需要。
P80 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选择原则: 一、技术上先进、可靠、适用、合理二、经济上合理常用的静态分析方法有增量投资分析法、年折算费用法、综合总费用法等P86 财务会计的内涵决定了财务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
核算是监督的前提和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
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的概念会计核算的处理分为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
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②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如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
P P89P90 P8P10 ③无形资产: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如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和商誉等。
2.所有者权益的内容(1)实收资本:所有者按出资比例实际投入到企业的资本。
(2)资本公积:指由投资者投入但不构成实收资本,或从其他非收益来源取得,由全体所有者共同享有的资金,包括资本溢价、资产评估增值、接受捐赠、外币折算差额等。
(3)盈余公积:按照规定从企业的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
主要用来弥补企业以前的亏损和转增资本。
(4)未分配利润:本年度没有分配完的利润,可以留待下一年度进行分配。
P91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反映企业某一时点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称为静态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是反映某一时期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称为动态会计要素。
费用按经济用途可分为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生产费用与生产成本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计人生产产品的生产费用才是生产成本。
费用与支出的关系:支出是一个会计主体各项资产的流出,也就是企业的一切开支及耗费。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的支出可分为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营业外支出及利润分配支出四大类。
资P P本性支出是指某项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支出,如企业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的支出、长期投资支出等,对于这类支出应予以资本化,而不能作为当期的费用。
收益性支出指某项效益仅及于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支出,这种支出应在一个会计期间内确认为费用,如企业生产经营所1112发生的外购材料、支付工资及其他支出,以及发生的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等;另外,生产经营过程中所缴纳的税金、有关费用等也包括在收益性支出之内,它是企业得以存在并持续经营的必要的社会性支出。
营业外支出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如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债务重组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罚款、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利润分配支出是指在利润分配环节发生的支出,如股利分配支出等。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重点关注工程成本包括从建造合同签订开始至合同完成止所发生的、与执行合同有关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其他直接费用包括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材料二次搬运费、临时设施摊销费、生产工具用具使用费、工程定位复测费、工程点交费、场地清理费等。
间接费的概念和包含内容。
分包成本,计入工P97 P98P100 P P P13 P 程成本。
工程成本核算的程序:(一)确定成本核算对象,设置成本核算科目,开设成本明细账(二)核算与分配各项生产费用(三)计算期末工程成本(施工生产费用)(四)计算年度合同费用(五)计算竣工单位工程的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编制单位工程竣工成本决算。
管理费用的包含内容。
工程造价=税前工程造价×(1+11%)税前工程造价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和规费之和提供劳务收入的包含内容:主要包括机械作业、运输服务、设计业务、产品安装、餐饮住宿等。
追加资产的建造,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作为单项合同:(1)该追加资产在设计、技术或功能上与原合同包括的一项或数项资产存在重大差异。
(2)议定该追加资产的造价时,不需要考虑原合同价款。
如果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当期的合同收入。
P P P P14营业利润=营业收人一营业成本(或营业费用)一销售费用一管理费用一财务费用一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为负)+投资收益(损失为负)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一营业外支出二、所得税的计税基础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人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人、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P119 (二)扣除1.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人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P1202.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 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6.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投资资产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P124 一、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1)企业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基础。
(2)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3)重要项目单独列报。
(4)报表列示项目不应相互抵消。
P P P(5)当期报表列报项目与上期报表列报项目应当具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