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 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
高三地理 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
20世纪重大公害事件
公害事件
危害
原因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12;Belgium)
几千人中毒,60人 烟尘堆积河谷,遭遇长时间逆
死亡
温天气且有大雾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34,5~10;USA)
大多数居民患病, 400万辆汽车日耗油2400万升,
65岁以上老人死亡 排放烃类1000多吨,盆地地形
案例5: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历史上的黄土高原是一个林茂水丰的地 区,后来由于森林被砍伐,地面缺少植被的 保护,水土流失加剧,地表支离破碎,土壤 受侵蚀,肥力下降,生产能力降低,单产水 平下降,粮食不足,为了获取较多的粮食, 再去毁林开荒,扩大耕地,进而形成恶性循 环。
问题:毁林开荒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400人
不利于空气流通
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10;USA)
4天内全镇43%的居 工厂密集于河谷形盆地中,又
民患病,20人死亡
遇逆温和多雾天气
伦敦烟雾事件 (1952,12;UK)
水俣事件 (From 1953;Japan)
5天内死亡4000人, 历年共发生12次,
死亡近万人
居民取暖煤中含硫量高,排出 大量SO2和烟尘,又遇逆温天气
问题:围垦湖海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内蒙古 草地的 退化
案例4:内蒙古草地的退化 内蒙古高原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当地居民
多以牧业为生。由于人口的增长,对消费的需求 大增,有些地区便开垦草地,种植作物,使牧区 的范围缩小了。被开垦的地区,冬春季节地表没 有植被,此时风力又很大,地表遭受风蚀,表土 被吹走,逐渐变为沙漠。牧区缩小之后,有些草 地超载严重,植被同样受到破坏,也会导致土地 沙化,这些都会破坏生态平衡,致使生态环境恶 化。去冬今春的沙尘暴,就与内蒙古草地的开垦、 沙化有关 。 问题:开垦草地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生态 破坏
具体方面
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 下降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 化加剧
土壤盐碱化
大气增温、臭氧层空 洞
物种灭绝
原 因 举例
滥伐森林,森林面积 锐减
自然植被的破坏
不合理的灌溉等原因
由于大量燃煤和使用 消耗臭氧物质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 破坏或过度捕猎
三.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思考:比较下列环境问题发生在哪些地区?
案例1:非洲的粮食问题
二战后,亚非拉地区人民在夺取民族独立 的粮人食于致口斗民使食消人大争 的 人产 费 口 多中消均量量增数的增长的取费产同长过亚得水量主快质增供胜平开时不快非要,资,给多拉利始亚,,,是对源超能地非下。还但。超人粮的出力区降拉是进过各特口食需了导粮粮口了大国。别增这求环致食食一粮多在近是长一量境的匮匮数些食些发19过物大的.乏乏7粮增国展年1,食长年家生,,的以的产,占特速后人世别、以度,均界是提增粮由人撒高,加 哈拉以南的一些非洲国家,情况相当严重
3.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趋向
分析图中 的案例,哪些 地区的环境问 题有可能影响 到其他地区甚 至全球?
环 人类与环境关系密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
境切
制约和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关系。
问
题
环境污染
的
环境问题的表现
生态破坏
表
现
和
分
环 境 问 题 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
布
的 分 布 特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展中国家比发达
水 俣湾事件
由于氮肥厂含汞催化剂随废水 排入海湾,转化成甲基汞,被鱼、 贝类摄入自1953年发现至1991年3 月。有2248人患病,其中死亡1004 人。
工厂三废――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
1952年12月,由于居民取暖燃煤
中含硫高,排出大量SO2和烟尘,又 遇逆温天气,5天内死亡4000人历年
点
国家严重,全球化趋势。
一、人口压力
1999年10月12日
工业革命以前:极其缓慢
工业革命以后:明显加快
总体上呈现出加速增长的势头
但是近年来其增长速度放慢了 目前每年增长7000-8000万,而这样的增长 是以牺牲森林、湿地、草原等为代价的
1.人口的增长
世界各地区人口的增长 (1950——1997年)
各地区由于经济结构、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不同,环 境问题也有所不同。因此环境问题具有地域性特征。
乡村: 利用资源方式不当 或强度过大
水土流失 荒漠化 土壤盐碱化 森林减少 水源枯竭 物种减少
生态破坏
1.城市和农村的比较
主要环境问题
城
市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 水污染等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
(2)人类通过生产或生活活动与环境发生联系
人类通过生产,生 活对环境产生影响
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环 境反作用于人类本身
总结:人类社会和环境有着密切地联系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环境问题: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
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
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 净力的时候就会形成的问题。
20世纪初,世界人口只有约16亿。2006 年,世界人口已经突破了65亿。随着人口 的激增、生活需求的扩大以及工业的迅猛 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 染,生态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 走向全球性,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 问题之一。
什么是环境问题呢?该如何解决呢?
一、人类与环境
1.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 (1)人类是环境的产物
中国的工业发展 加重了环境污染
热带雨林毁灭性 破坏及物种锐减
3.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趋向
(1)酸雨随着大 气的运动,能影响 到很远的地区;
3.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趋向
思考:除了酸雨,还有哪些全球化的环境问题?
(1)国际性河流上游被污染,将使全流域受到影响; (2)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影响; (3)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和臭氧层的破坏,威胁着 全人类。
生态破坏
人类对环 境的破坏,导 致环境恶化, 从而影响人类 生产和生活。
生态破坏
滥伐森林
土壤次生盐碱化
全 球 气 候 变 暖 和 臭 氧 层 破 坏
最近400年来,地球上物种灭绝速度在加快。 现在每年都有1万-2万种物种灭绝,物种灭绝速 度是形成速度的100万倍。
生物多样性锐减
主要 表现
环境对人类、生 活的排泄物具有 的容纳和清除能
力
二、环境问题的表现
环境污染
人类任意排放 废弃物和有害物 质,导致环境质 量下降。
工厂三废――水污染
四川沱江河污染事件
水污染实列
1986年11月1日,瑞士巴塞尔市桑多 兹化工厂仓库失火,近30吨剧毒的硫 化物、磷化物与含有水银的化工产品 随灭火剂和水流入莱茵河沿岸 下居事故发生地约150千米以内,河里 大约有60余万条鱼被毒死近500千米以 内的河岸两侧的井水不能饮用。
1995年2月——1998年9月, 全球环境基金针对全球福利 的项目和活动,向发展中国 家几个重点领域提供了大量 的资金。
伦敦 烟雾
北海地 中海波 斯湾的 海洋污
染
中亚北非 的沙漠化
北欧酸 雨危害
东欧北亚的 核泄露污染
西雅图噪 音污染
黄土高原的 水土流失
日本水 俁事件
五大湖的 城市垃圾
华北地区的土 地盐碱化
1408人死亡,2万人 中毒,15万人接受 治疗,20万人逃离
45吨异氰酸甲泄漏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 漏(1986,4;USSR)
31人死亡,203人受 伤,13万人疏散,直 接损失30亿美元
截止1991年3月,有 氮肥厂含汞催化剂随废水排入
2248人患病,其中死 海湾,转化成甲基汞,被鱼、贝
亡1004人
类摄入
公害事件
危害
原因
四日事件
患者出现哮喘等症 工厂大量排放SO2和煤粉, 状,仅1975年有 并含钴、锰、钛等重金
(From 1955;Japan)
1231人受害
属微粒
米糠油事件 (1968;Japan)
共发生12起,死亡近万人。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由于该城400万辆汽车每天耗油 2400万升,排放烃类1000多吨,盆 地地形不利于空气流通,在1943年 5—10月大多居民患病,65岁以上老 人死亡400人。
沙尘笼罩下的呼和浩特
农药--土壤污染
生活生产中产生污染 --固体废弃物
交通、工厂产生污染-废气、噪音等
其他的污染:
放射性污染 海洋污染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
1986年4月26日,位于前苏联乌 克兰基辅市郊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由于管理不善和操作失误,4号反应 堆爆炸起火,致使大量放射性物质 泄露,造成31人当场死亡,共有300 万人受到核辐射,前苏联一位物理 学家预言:在今后20年内,有1—3 万苏联人将面临癌症的危险。
农 村 盐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 减少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比较
思考:
谁的环境问题更严重?
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环境问题更为严重
为什么?
(1)环境承受经济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的双重压力。 (2)经济、技术水平落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 (3)发达国家污染将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时,不禁会皱起眉头。
问题:请分析上述案例并找出墨西哥城环境恶化的原因。
2.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
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 耗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 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
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资源需 求量大增.
非可再生资源的有限性,可再生资源再 生的周期性长 .
患者5000多人,死 亡16人,实际受害